圍觀喵星人的吐槽式自白丨《一隻貓寫的“喵”百科》 第一批出現的有毛髮的溫血哺乳動物 與神齊名 科學進步的核心 瞭解我們

前些天,知美君突然收到了這樣一封信,還附上了一本書……

居然是一隻貓寫的書!這不,知美君迫不及待就來跟大家分享了。看慣了人寫的書,一隻喵執筆寫自傳會有什麼不同麼?好奇的話就讓我們往下看看——

[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021年7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喵星人“自傳式”百科,《螞蟻帝國》作者、法國天才作家貝爾納新作,融匯在奇思妙想中的趣味科普

讓我們從“喵言喵語”的講述中進一步瞭解貓的歷史以及與人類的關係變化吧!



第一批出現的有毛髮的溫血哺乳動物

地球形成於45億年前,起初只有水和海洋生物類。一切都源於水,小型藻類中出現的生命變成了魚。有一天,其中一條魚縱身一躍,跳到堅實的地面上學會了爬行。這第一條魚成功存活下來,並進行了繁殖。

它的後代變成了爬行動物,後來演化出了恐龍。有些恐龍非常高大,也很兇猛。它們的牙齒和爪子都碩大無比,其他動物都望而生畏。恐龍變得越來越聰明,種羣發展壯大起來。

侏羅紀時代的歐洲景觀插圖,包括動物種類、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摘自《自然史手冊》,戈特蒂爾夫·海因裏希·馮·舒伯特。

後來,有塊隕石從天而降,改變了大氣和溫度。恐龍都死了。部分動物活了下來,包括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是最早的溫血類動物,它們長有毛髮和能提供乳汁的乳房。

貓,也是如此。700萬年前,人類和貓的祖先出現了。3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演化爲大型和小型兩類。

《在野外捕老鼠的貓》(Chat tuant des souris dans un paysage),由戈特弗裏德·明德(Gottfried Mind,1768—1814年)創作。

而貓的祖先也演化爲大貓和小貓。人類將大貓稱爲“獅子、老虎”。它們仍然存活着,但數量已經不多,小貓的體型小了至少10倍,但更靈活。後來,小型人類和小貓的同步進化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

當時,人類發展了農業—採集並收穫植物果實。他們開始囤積糧食,但這引來了老鼠,而老鼠又招來了貓。當意識到貓能夠保護食物,人類看待貓的眼光便多了一份敬重。

一座位於塞浦路斯島的墳墓,可追溯至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7000年間,左邊爲人類骨架,右邊爲貓的骨架



與神齊名

地理位置偏遠、氣候炎熱的埃及是個沙漠國家。公元前2500年(有個人叫作耶穌,全世界都以他的出生日期來計算時間。他出生於約2000年前,因此公元前2500年相當於4500年前)的埃及文明創造了信仰獅首人身女神塞赫邁特(Sekhmet)的宗教。

然而,她經常……喫掉供奉她的祭司。多人因此喪命後,埃及人便給塞赫邁特創造出一個貓首人身的化身,封爲巴斯特(Bastet)女神。

壁畫中爲象徵歡樂、音樂和母性的貓首人身女神巴斯特,盧克索,帝王谷遺址。

貓神巴斯特的青銅金雕像,都靈,埃及博物館。

埃及人注意到,貓比獅子更有趣。首先是因爲貓沒那麼笨重,餵養更簡單,且更容易安撫。其次,因爲貓能獵殺更多老鼠,可以更好地保護糧倉。貓還能保護房屋免受蠍子、蛇和大型毒蜘蛛的侵害。

那時候,埃及人管我們叫作“喵”(Miou)。說來話巧,在大多數國家,我們的名字發音都和我們的叫聲很接近。

古埃及:女性雕塑師在陶器作坊裏製作埃及神明雕像。畫作《諸神及其創造者》,埃德溫·朗斯登·朗(Edwin Longsden Long)繪製,伯恩利,湯利大廳藝術館和博物館,1878年

女神巴斯特象徵美麗和繁殖。她的供奉者專門在埃及布巴斯提斯城(Bubastis)的紅色花崗岩神廟中進行祭拜活動。這座有幾百只貓的神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盛大祭祀活動,數以萬計的人類從各地趕來,向女神獻禮。

他們把自己裝扮成尖耳長尾的貓,載歌載舞,不斷唱誦着巴斯特的名字。他們在對貓頭女神的崇敬中宴飲慶祝,倍感幸福。

兩幅均爲古埃及後期(公元前664—前332年)的貓木乃伊,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此外,埃及人也會把貓當作人來打扮,給它們戴上珠寶、項鍊和耳環等首飾。在當時的埃及,死去的貓有權舉辦葬禮,人類會剃眉以示哀悼。亡貓被做成木乃伊,臉上戴着繪製的貓臉面具。

貓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有人傷害了貓,就會遭鞭打,如果他殺了貓,就會被割喉。埃及仍在,但承載這些價值觀的文明早已消失。

這源於一場戰爭。公元前525年,波斯國王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 II)進攻埃及,雖包圍了貝魯西亞大城,但遲遲沒有成功攻佔。當得知埃及人崇拜貓,他便命令士兵將活貓系在盾牌上作戰。

公元前525年圍攻貝魯西亞大城時,岡比西斯二世想到利用城中居民對貓的崇拜,命令士兵將活貓綁在盾牌上。這幅創作於19世紀的插畫作者不詳,畫中的我們竟然變成了被投擲的武器!

於是,埃及人再也不敢射箭,以防傷及神獸,寧可不戰而降。岡比西斯二世自稱新法老,讓舊法老受盡折磨,並處死了所有埃及祭司和貴族。

他還摧毀了所有神廟,包括供奉巴斯特的布巴斯提斯神廟,並下令將這裏的貓都獻給波斯神。於是,對貓和巴斯特的崇拜就這樣在埃及消亡了。

[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021年7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科學進步的核心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和藝術家終於對我們產生了真正的興趣。在法國,國王路易十三(Louis XIII)恢復了貓的聲譽。他的大臣黎塞留(Richelien)約有20只貓,每天早上工作前都要先與貓玩耍。他很喜歡我們。

一幅抱着貓的女人畫像,弗朗切斯科·烏貝蒂尼·威爾第 (Francesco Ubertini Verdi)繪製,16世紀。

路易十三建議所有農民都養貓來保護莊稼。他還組建了一支貓隊,一直養在皇家圖書館裏,讓其負責保護書籍免遭老鼠破壞。遺憾的是,他對貓的這種熱情並沒有傳遞給繼任者。

10歲的路易十四和夥伴們一起把活貓扔進爐子裏,玩得不亦樂乎。可以看得出,那些不喜歡我們的掌權者,比如岡比西斯二世、愷撒、路易十四,以及後來的拿破崙和希特勒,往往都是獨裁者……

抱着貓的女人畫像,作者不詳,16世紀

不過,在路易十四之後,又出現了新貓迷——路易十五。他經常抱着自己的貓參加內閣會議,還正式下令禁止在聖約翰節燒貓。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試圖瞭解世界的人類開始用貓來做科學實驗。

當政治服從於法律,宗教則被想象中看不到的長着大鬍子的巨人的意志掌控。科學是沒有先驗的探求,它提出了新的問題。而恰恰是科學家最先認爲,貓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很多事情。

1963年10月18日,作爲阿爾及利亞哈馬吉爾(Hammaguir)太空生物計劃的一部分,費莉塞特(Félicette)成爲第一隻被送入太空的貓。圖中是正參加太空旅行訓練的它,身穿安全帶被放入太空艙。

其中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1665年英國首都倫敦爆發第三次大瘟疫期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那時他回到伍爾索普村莊居住。一天下午,他正在樹下打盹。他的貓咪瑪麗昂(Marion)爬到樹上,失足落在了他身上。

被驚醒後,他冒出第一個念頭是:“如果瑪麗昂會從樹上掉下,爲什麼月亮不會掉到地球上?”受到這一啓發的他推導出萬有引力定律,成爲物理學偉大的發現之一。後來,同樣喜歡貓的法國作家伏爾泰(Voltaire)在講述這個故事時,把貓換成了蘋果。

1963年12月11日,在巴黎維克多大道的研究實驗室裏,爲了太空飛行,訓練貓咪習慣於坐着不動。它們額頭上就是我第三隻眼的“雛形”。

後來,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看到兒子撫摸自己的貓咪梅塞克時,注意到了黑暗中閃現的微小火花,由此發現了靜電現象。 

從1900年開始,貓不再與巫術畫等號,而是與自由畫等號。黑貓成了無政府主義運動的象徵,這種政治運動的目的是摧毀當前政府,以便生活在沒有任何統治者的世界裏。該運動還與警察、軍隊、宗教人士和任何形式的權威作鬥爭。無政府主義激進分子的旗幟上畫着黑貓的圖案。

中情局的“基蒂貓監聽行動”,給負責監聽的仿生貓植入麥克風、電池和天線。

1961年,美軍決定製造一隻仿生貓,對俄羅斯大使館進行偵察。美國人給一隻名叫基蒂(Kitty)的貓做手術,在它肚子裏植入一塊大電池,耳朵接上麥克風,尾巴裝上金屬天線。這次任務被稱爲 “基蒂貓監聽行動”。

在冷戰期間的1963年,一隻名叫費莉塞特的貓被送入太空。它乘坐法國火箭的太空艙飛行了10分鐘,其中5分鐘處於失重狀態,最後活了下來。作爲第一隻宇航貓,它變得家喻戶曉。 


瞭解我們

骨架 

我們的骨架和表親野生貓科動物的很相似。十分柔韌的脊柱可以讓我們完成所有平衡和柔軟的姿勢。我們比人類多出44塊骨頭,且肌肉彈性驚人,可以根據需要縮短或伸長。

這就是我們能夠跳得這麼高的原因。此外,我們可以依靠後肢肌肉,以近50千米的時速進行衝刺。

睡眠 

從活動時間來看,人是白天活動,晚上休息,而貓世世代代都是夜行性捕食者。我們的狩獵活動和進食更多在黃昏和黎明進行。

我們貓想活動就活動,累了就休息。結果是,人類常因爲營養不良和疲憊而生病,而貓習慣於順從自己真實需求,與身體的變化規律協調。

聽覺 

人類的聽覺的音頻範圍只是我們的一半。貓對超聲波的聽力最高可達5萬赫茲,而人耳僅爲2萬赫茲。而且,人類不能像我們那樣靈活地轉動耳朵。

嗅覺 

貓的嗅覺比人類發達40倍(貓有2億個嗅覺細胞,而人類只有500萬個)。

視覺

人類的視野有限(貓的視野角度爲280度,而人類的只有180度),且人眼的可見視覺光譜範圍較小,無法在光線微弱的環境下看清物體。而貓的眼睛後部有一層特殊的反光層,叫作脈絡膜層(又稱明毯),可以加強射入光線,使我們在黑暗中的視力比人類強6倍左右。

肉墊 

與人類不同,我們是用腳尖和腳趾走路(我們是趾行動物,而人類是跖行動物)。

我們長着多個肉墊,通常與皮毛同色。多虧了這些肉墊,我們才能走得悄無聲息,在任何地形中行動自如。

肉墊還能起到緩衝作用(厚厚的皮膚和脂肪組織能保護我們在摔倒或地形崎嶇的情況下免於受傷)。

視角獨特的創意“貓科普”

市面上少有尊貴的喵星人“親自撰寫”的貓百科,從這種“喵言喵語”出發,更能帶入貓的視角體驗它的生活,不僅適合大人閱讀,也更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法國天才作家全新力作

這本書的作者爲貝爾納·韋爾貝爾,備受全世界矚目的“天才法國作家”。他曾擔任《新觀察者》雜誌科技記者,是一位傑出的科幻小說家,更是一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其作品被譯成3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千萬,代表作品“螞蟻帝國”三部曲在全世界擁有龐大讀者羣。

便攜易讀的“貓貓手冊”

這本書輕巧便攜,閱讀門檻低,內含大量精彩配圖,從貓的視角講述了貓從古至今與人類關係的變化,它們“征服”這個世界的偉大曆程,闡述了貓在人類世界不可忽視的作用,並且介紹了貓身體的各種奧祕。想要了解貓,從這本開始吧!

貼合當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潮流

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與小動物作伴成爲許多人避免孤獨的選擇,貓以其軟萌可愛的外形被許多人喜愛,被戲稱爲“喵星人”,本書十分迎合想要了解貓的讀者的需要,不僅能瞭解貓的構造、特點和習性,還能瞭解貓的歷史以及與人類的關係變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