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評論】沒有離別,何來重逢:《天堂電影院》(託納多雷)

文/小關平

目錄:

1、離別與重逢

2、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

3、稱職的觀衆

4、良師益友

5、小鎮和吵鬧的意大利人

6、電影放映員與觀影模式

7、三部曲的女主和攝影

8、與女神約會

9、最愛的吻戲混剪

10、對電影永遠的愛

————

1、離別與重逢

有幸參加“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的電影沙龍,這是2020年疫情復工之後的首次集體觀影,所以放映師設定的主題是“離別與重逢”。

看電影之前,放映師播放了有關“離別與重逢”的經典影片混剪。

每部電影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比如《盜夢空間》的專屬主題是“多層夢境”,但它和《黑客帝國》、《楚門的世界》又有着共同主題,就是笛卡爾的惡魔理論: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所處的世界就是真實的?

雖然我之前沒有參加過查令的觀影活動,但我很榮幸第一次參加就是觀看託納多雷的《天堂電影院》。

觀衆在影片結束後,都靜靜地將片尾字幕看完,沒有提前離場,沉浸在浪漫的電影世界之中。和一羣愛電影的人一起觀影,本來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我雖然沒有在咖啡館經歷過離別,卻有一種舊友重逢的感覺。

————

2、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

《天堂電影院》,是託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一部。我的喜愛度依次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

曾經最喜歡《海上鋼琴師》,但我看過《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後,被美麗的西西里島和意大利風情所感動,《西西里》的剪輯和攝影也更加成熟。

《海上鋼琴師》在中國的名氣最響,劇情節奏也更明快,還有着眼花繚亂的鋼琴演奏,但總感覺比其他兩部少了點什麼。重溫《天堂電影院》之後,我想到了,是意大利語!

《海上鋼琴師》雖然也是意大利人到達美國的經歷,但爲了迎合好萊塢和世界觀衆,全片用英語完成,缺少了意大利語的風味。

《天堂電影院》老舊的色調和並不波瀾壯闊的故事,之前排在三部曲的末位。但它擁有我鍾愛的“電影”主題,在這次觀影之後,喜愛度超越了《海上鋼琴師》,算是我對電影獨特的致敬。

比電影放映員更厲害的是,拍電影。

多多,正是託納多雷的化身。

雖然多多是在電影院泡大的,但如果他沒有拍電影的天賦和持之以恆的努力,以及艾佛特對他的悉心指點,也不一定能成爲世所矚目的大導演。

在電影院工作的人那麼多,能成爲電影大師的又有幾個?

多多十幾歲就開始對着被屠殺的奶牛拍攝短片,這是託納多雷和斯皮爾伯格、諾蘭這些大導演小時候都幹過的事情。

就像昆汀·塔倫迪諾,也是在他打工的音像店閱片無數,最終走向了導演之路。多多在電影院當播映員的經歷,使他成爲國際大導演奠定了基礎。

————

3、稱職的觀衆

多多看膠片就知道放的什麼情節,而且還記得很多電影臺詞。一開始我認爲,只有像多多這樣從小混跡於電影院放映室的孩子,因爲電影看的太多,纔有這種能力。

但後來發現,電影院裏的很多觀衆,無論大人小孩,都能背掉很多臺詞。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把一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完整地背了下來。在播放電影時,他總是搶在演員說話之前,將電影中的臺詞和盤托出,而且自己還熱淚盈眶,聲淚俱下。

這一段既好笑又感人,這老人是電影癡迷者的典範,當時的電影質樸無華,卻很容易讓觀衆代入到劇情和角色之中,人們觀影時都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了什麼,哪怕已經看過了很多遍。這和時下邊玩手機邊看電影的觀影狀態完全不同。

其中有個人可能有心臟病,當看到電影裏一段戰爭劇情時,一枚炮彈射向觀衆視角,一下子把這位心臟病者嚇得當場去世。對於當時的觀衆來說,電影院的畫面效果太逼真了,比現在的3D效果還要震撼,他肯定以爲那顆炮彈從熒幕中飛出來了。

本片的電影院裏共放了多少部電影?分別是哪些電影?

因爲都是黑白老片,而且很多意大利本土的電影,估計只有歐美觀衆才能統計出這些電影的名稱,期待能看到這樣的科普文章。

寫影評不要只去寫評論和感悟,有時進行一些系統性、專門性的研究,做一些獨特視角的東西,比如統計、考古、排名、盤點、對比、分析、聯想,也都很有意思。

每篇影評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看不同的電影評論,能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如果是現代人來拍《天堂電影院》,電影院裏放映的可能就是《閃靈》《教父》《E.T.外星人》《大白鯊》《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這些電影,我們看的時候可能會更加淚目。

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就致敬了很多經典老片,觀衆從中找到了復古懷舊的感覺,《閃靈》場景的出現直接讓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喜極而泣。

大多數人都沒有在電影院中欣賞過《閃靈》,只能靠影碟、電視和網絡來看,而《頭號玩家》讓我們實現了夢想,在電影院中身臨其境地欣賞《閃靈》,哪怕只是模仿和致敬,也覺得感動不已,彷彿回到了《閃靈》上映的時代。

相信這樣的經典電影,未來都有機會在電影院重映。

————

4、良師益友

多多的小時候很像C羅,我在第一次觀影時就發現了,說多多是小時候的C羅演的,估計也會有人相信。

C羅是個孩子氣的大男孩,臉上經常出現陽光、帥氣、調皮的笑容,一直覺得多多長大就應該是C羅現在的樣子。如果我是播映電影的老頭艾佛特,估計也會喜歡上這個男孩。

艾佛特與多多是忘年交,是教會多多播映電影的人,也是他的人生導師。

電影一大半的情節都在描寫這一老一少忘年交的友情,這也是本片最感人的內容,超過了男女之間的愛情。

艾佛特教會了多多如何放映電影,並提醒他注意安全,萬一出現意外着火,應該如何搶救膠片。這是項重要的職責,真正愛電影的人都會把電影膠片當成生命來愛護。

而且在理想、愛情這些重要的人生議題上,艾佛特也給出了很多建議,是多多最好的傾聽者和老師,最可愛的就是他爲多多談戀愛出謀劃策。哪怕後來雙目失明,依然充當了多多的軍師角色。

不僅如此,他還給了多多最好的人生建議,讓他走出小鎮,去看看外面的廣闊世界。

《海上鋼琴師》的男主也面臨這樣的選擇,是否願意離開從未離開過的遊輪,去看看外面開闊的世界?

1900最終沒能超越自己,他將自己困在船上,就像卡爾維諾筆下的樹上男爵,在樹上不願下來,最終跟着那艘渡輪一起沉默、爆炸。

但是,多多選擇了離開小鎮,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因爲他的人生導師很有遠見地幫他策劃,讓他選擇了一條正確之路。

多多衣錦還鄉的時候,竭盡所能地幫助了小鎮的電影院,這和《大魚》的情節相似,都是王者歸來時的報恩。看着人生導師艾佛特給自己留下的吻戲混剪視頻,他流下了眼淚。也正是那一刻,二人的靈魂又交融到了一起。

————

5、小鎮和吵鬧的意大利人

這個小鎮的村民淳樸善良,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好奇和想象,卻又習慣以看電影的方式來了解外界,久而久之,便不願意走出去直面銀幕外的現實世界。

他們從電影中看到了外面的美好、純真、誘惑和魅力,也看到了兇殺、險惡、恐怖和猜疑,一方面害怕外面世界的殘酷與邪惡,另一方面又嚮往花花世界的驚喜與浪漫。正是在對立的矛盾中,他們通過看電影完成了對這種複雜心理的救贖。這也是電影院一直存在的重要理由。

如果研究意大利文化和意大利人的性格,多看看意大利電影,就會發現吵吵鬧鬧正是意大利人的性格特點。

他們不僅喜歡大聲說話,而且容易情緒化,並習慣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意大利人與其他歐洲人不太一樣的地方。這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南歐國家的電影中是看不到的,西歐、中歐、北歐的電影就更罕見,只有意大利人具有這種吵鬧的特色。

看到小鎮上的瘋子,當別人安靜地生活時,他就在到處搗亂。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們大院的一個流浪漢。

夏天的時候,他扯塊長佈讓別人幫忙擋着(現在想想,幫他拿布的那個人也挺厲害的),拿盆水在球場邊露天洗澡,當時我們這些小孩子看到了都覺得很好笑。不過他沒有錢又無家可歸,不露天洗澡,又能在哪裏洗澡呢?

對於生活中苦難或受到疾病困擾的人,我們不應笑話或冷眼旁觀,也要留一份同情和理解給他們。

可能每個地方都有一個這樣的瘋子,《白鹿原》中就有一個瘋子一直搶戲,《射鵰英雄傳》裏有傻姑,《刑事偵緝檔案3》的牛背洲殺人事件中也有一個瘋了的神棍,《2012》中也有個舉牌子的流浪漢。他們總會說一些驚世大預言,或者讓人聽不懂的話。

《天堂電影院》的瘋子一直說這個小鎮都是他的,這一段看似無關緊要,其實細思極恐,想來也有他的道理。

幾十年後的小鎮物是人非,這個瘋子卻好好地活在小鎮上,仍然堅持在說小鎮是他的。想到那些死去和離開的人,再看看他,你還敢說他說的話不對嗎?他裝滿了小鎮幾代人的回憶,也許他纔是最大的勝利者。

————

6、電影放映員與觀影模式

真正愛電影的人會爲它付出很多,電影放映員的工作也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更不是爲了免費蹭電影看。他們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職業精神,才能將一部部電影完整順利地播放給觀衆欣賞。

電影的創作、拍攝、發行、放映、評論過程中,都需要這種職業精神,每一個環節都應全力去做。

放映電影也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尤其在設備簡陋、技術落後的時代,放映員更是件體力活,經常會面臨危險。艾佛特正是在拯救膠片意外失火的過程中,被火燒傷,雙目失明。

艾佛特將這個差事傳給多多,多多也沒佔什麼便宜,而是承擔起了讓小鎮人民開心快樂的重要職責。

夜色已晚,狂熱的小鎮居民卻嚷着要繼續播映電影,這一段對話特別有趣。

艾佛特問多多,我們需要讓他們快樂嗎?

多多點頭說,要。

他們把電影從銀幕上擴展到了室外的牆上。

影院老闆不讓在銀幕上放,那我們就在外面放。

觀衆說,我們還需要聲音。

艾佛特又問多多,我們要達成大家的心願,讓他們開開心心地看嗎?

多多點頭。

他們又把喇叭對外公放。

一個室外電影院誕生了!

所以說,他們從事的是一項能夠讓人愉悅的職業,並非只是簡單地播放電影。

插說一句,查令84號咖啡館的小唐也是個獨立的放映員,因爲艾佛特和多多是電影放映員的老前輩,今天放映這部電影也是非常應景的。

我以前還不知道,原來當代也有電影放映師這個職業。

露天電影院就是這麼來的,後來還有人從水上坐船來看電影。

現在還有在汽車中看電影的汽車電影院,或在山崖上、星空下看電影,以後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電影播映方式。

這些都只是形式,真正重要的還是影片本身的質量。如果電影真的好看,哪怕我們是在電視、電腦、平板、手機上看,依然能從中獲得快樂。

然而,電影院纔是播映電影最傳統的場所,哪怕以後看電影的方式千奇百怪,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電影院中的那些歡聲笑語,和集體觀影的儀式感。

天堂電影院》是一部表現出看電影最純真一面的電影。當疫情復工之時,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以本片作爲集體觀影的開篇,還是很有想法的。

有一個細節是,兩家電影院共享同一個膠捲,有一人專門騎自行車給兩家影院互遞膠片,一家看上集時,另一家只能看下集。

那些看過上集的人還可以慢慢等下集,可是有些人卻只能先看下集,後看上集。

看影視劇都講究連貫性,除非是四大名著那樣倒背如流的作品,一部新劇很難先把20到40集看一遍,再回過頭看1到20集。

有一個觀衆,當大家嚷着要看上集的時候,他驕傲地說:我整部電影都看過了,我可以把劇情講給你們聽!

接着他被大家痛扁一頓。看來無論哪個時代,觀衆都不喜歡被劇透。

————

7、三部曲的女主和攝影

將時空三部曲的女主角進行對比,“神祕”似乎是她們的共性。

《天堂電影院》的女主艾蓮娜跟多多剛認識的時候也有些飄忽神祕,但好在兩個人還談了一陣戀愛。

《海上鋼琴師》的女主跟男主基本就是擦肩而過,雖是一次浪漫的邂逅,卻沒有碰撞出太多火花,甚至女孩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雖說她給男主留下了線索,讓他去找自己,但男主最終還是沒有下船,錯過了這段良緣。

可能女主還在家中等待着男主來找自己呢!按照一般影視劇的套路,肯定是這個結局,但託納多雷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女主瑪蓮娜(和《天堂電影院》的艾蓮娜名字很像)更是神祕、性感、冷豔,勾起了別人的慾望,卻又斷絕了大家的念想。

可能是託納多雷自己有過一段還未開始就已失戀的情感經歷,所以描寫這種求而不得、欲罷不能、萍水相逢卻又終身難忘的感情,有着感同身受的心理,所以拍得非常成功。

意大利的風景很美,我認爲是世上最美的國度。

《天堂電影院》的攝影毫不差於《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的攝影也非常美,但大部分時間有一種壓抑的感覺,因爲故事一直髮生在船上,基本都是在室內拍攝的,環境比較昏暗,不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陽光明媚,也不像《天堂電影院》星空閃爍。

稍微開闊的場景是,輪船剛到紐約的時候,人們看到自由女神像和岸邊的高樓大廈,都興奮地歡喜高呼。甲板上兩人邂逅的那段戲也有些外景,卻又下着大雨。

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發生在悶熱的夏天,不僅陽光充足,還混雜着汗水和荷爾蒙的味道。

《天堂電影院》也有大量的外景,風景宜人,溫馨浪漫,很適合年輕人談戀愛,也容易誕生出創作靈感。整個小鎮古老而不陳舊,優雅卻又厚重,給人的感覺質樸和溫暖。

影片的鏡頭和攝影都非常唯美,把小鎮的自然之美和人物的純真之美全都體現出來。尤其是女主出現的那一段,在多多手持攝影機的鏡頭下,也是非常之美,這和另外兩部的美感幾近重合。

託納多雷攝影機下的女主角總是魅力十足,這和多多從小拍攝的女性美完全一樣,所以說這是導演的自傳。通過女性美將三部電影聯繫在一起,構思巧妙,意境完美。

再說一下三部曲中關於爆炸的情節,也就是本片的炸電影院和《海上鋼琴師》的炸船。

炸電影院的情節,和《海上鋼琴師》中炸船的情節相似,都是曾經凝聚了記憶的東西被毀滅,而它們對主人公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炸船的時候,主人公和這個載滿回憶的龐然大物一起消失;而炸電影院,不會傷及人的性命。因爲電影院破舊,政府要將其拆除另作它用,小鎮居民對電影的熱忱已不像從前,和大船一樣,電影院也成爲了一個陳舊的回憶。

但對於多多來說,他不忍心看到兒時的記憶化作廢墟,於是重建了新的電影院。他不僅是個導演,還爲電影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也很喜歡這個善良的結局。

其實《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可以創作爆炸的情節:愚蠢的市民可以去炸女主的房子,納粹可以去炸這個美麗小鎮,盟軍也可以去炸法西斯的軍事基地……如果我是導演,可能會這麼拍,讓三部曲再增加一個共同意象。

————

8、與女神約會

看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艾佛特和多多說的那段“公主與士兵”的故事是什麼意思?

士兵等待到第99天,公主開始感動了,但士兵卻孤獨地離去。99 天證明我多愛你,還有1天是我的尊嚴,公主只有獨自後悔。

多多問艾佛特,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艾佛特也說不出來,也許它本身就具有多重含義。好在多多的愛情並不是這樣,他的等待是得到了回報的。

看到他們兩個的短暫愛情,我還是爲多多感到欣慰的,比1900幸運得多。

尤其是看到電影院中兩個人的初吻,我想到多多從小看了那麼多電影的親吻鏡頭,現在輪到了自己,那感覺一定非常純真、美好,令其終生難忘!

當你千辛萬苦追到了自己的女神時,以前付出再多辛苦也都覺得值得。多多對女生的求愛比較主動,當對方沒有表示時,依然不依不撓地追求,最終抱得美人歸,那種喜悅是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當我看到他們初吻、擁抱和浪漫約會的情節時,非常爲多多開心,也想到了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的畫面。

他們在草地上喫野生沙拉,看着像雞肉和生菜,伴着可口的水果,加一點沙拉醬……我看電影時,恰好也在咖啡館點了一份雞肉檸檬沙拉,和這段情節同步,代入感極強。看他們喫東西,頓時覺得手中的食物非常甜蜜。

我們看的是奧斯卡版本,也就是普遍流傳的兩個小時,而導演剪輯版將近三個小時,導演剪掉的是多多成年後和女主的互動,以及艾佛特對這段愛情的阻撓。

這些片段更好地解釋了後半部分讓人困擾的地方,但卻把電影拖得很長,因爲電影的精彩情節都發生在電影院,戀愛的結果,觀衆似乎沒那麼期待。所以奧斯卡版保留了大量的電影院情節,和多多追求女神的浪漫時刻,把後面的感情戲簡化了。

我們也可以看一遍導演剪輯版,但不如這版乾脆利落,雖說有些地方解釋得不夠清楚,但並不影響整體劇情的發展。就這版我還嫌長呢,如果能再壓縮10到20分鐘,本片可能會更加完美。

————

9、最愛的吻戲混剪

教會的人不許電影院放親吻情節,一放就搖鈴,這一段印象很深。

艾佛特後來給多多留下的親吻剪輯,也正是對教會和神父這條禁令的抗爭。他和多多都認爲親吻是男女之間正常的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不應受到禁錮和限制。

觀衆對美好的愛情本來就報以純真、熱情的期待,作爲浪漫國度的意大利,親吻和親熱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鏡頭了。神父搖鈴的細節正是給影片結尾的親吻剪輯做了情感釋放的鋪墊。

我也非常偏愛看親吻鏡頭。

艾佛特給多多留下了吻戲鏡頭的合集,有幾十個親吻鏡頭,從幾十部影片中剪輯而成。

如果把這些電影考證出來,把親吻的男女主角也寫出來,一定是一項非常巨大的工程,相信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

親吻和其他情色鏡頭不同之處在於:大多數時候,只有男女真心相愛才會親吻。如果男人不愛這個女人,他也許想得到她的身體,一般卻不想親她。女人對男人也一樣。

親吻是一對戀人情到濃時自然而然做出的行爲,更展現出感情的真摯與純潔,是情感熾熱時的迸發。

這段吻戲,艾佛特剪輯得實在太美好了,也給這部電影留下了最精彩的一幕。

我以前發過朋友圈,說我就愛看親吻的鏡頭。可能是吻戲會讓人很有代入感,能夠感受到男女主角的開心與甜蜜。

————

10、對電影永遠的愛

疫情期間,雖然不能去電影院,但通過電視、電腦、平板、手機這些視頻載體,我也欣賞了很多好看的電影。

用4K極清電視看電影雖然清晰度更高,又有多語字幕,可以快進、暫停、倒放,還能記錄和研究電影的細節,看電影的姿勢也更自由自在,但我最愛的觀影方式還是去電影院,就像《天堂電影院》裏的人們。

依依不捨地離開查令十字街84號咖啡館,但我想,很快我又會再回來,和大家繼續看其他電影。沒有離別,哪來的重逢呢?


2020/8/19初稿      2021/8/5修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