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與設計的興起:歐洲藝術史上的“人類羣星閃耀時” 01 繪畫與素描 02 時裝 03 金屬製品

提到維也納,你的腦海中會浮現什麼?迴盪着古典樂的金色大廳?1800多年的歷史積澱?還是高聳入雲的哥特式建築?

其實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一場“新藝術運動”曾降臨維也納,並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藝術發展之後的走向。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藝術的正統學院派遭受了衝擊,理想和標誌化的人物繪畫已經不再順應當時的藝術發展潮流。學院派不再是某些藝術家的追求,他們轉向“叛逆”,想要爲他們的藝術賦予新的靈魂,他們就是“新藝術運動”的發起者們。

真實的主體被他們摒棄,他們轉而關注扭曲的形狀和流暢的自然線條。除了繪畫以外,“新藝術”風格也開始在雕塑、陶瓷、建築、珠寶等藝術作品中蔓延開來,新藝術運動重新定義了室內設計。

此時成爲一個黃金時代,一個新紀元:無論是個人還是羣體,人們都在表達他們簡單而激進的信念,而他們的表達方式反過來又幫助了這些信念的成長。

世紀之交的維也納值得被歷史銘記,因爲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很少有地方能產生如此多有爭議的天才和這麼輝煌的文化成就。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奧斯卡·科柯施卡、埃貢·席勒 、馬克斯·奧本海默、理查德·格斯特爾、阿諾德·勳伯格……

1890年至1918年之間,成爲“現代社會的焦點”的維也納到底發生了什麼?爲什麼這麼多塑造20世紀的思想和運動都起源於這座城市?

讓我們在這本書裏尋找答案吧↓↓↓

歐洲藝術版“人類羣星閃耀時”!11種藝術門類+32位藝術家+1250幅美圖,全景呈現20世紀維也納藝術運動

[奧]克里斯·布蘭茲塔特 

[奧]達尼埃拉·格雷戈裏 

[德]雷內·梅斯熱

2021年6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跟隨知美君,讓我們一起回到歐洲藝術史上那個“羣星閃耀”的時代!

01

繪畫與素描

維也納分離派之家其實是一座展覽館。“分離派”在慕尼黑被稱爲“青年風格”(Jugendstil) ,在巴黎稱爲“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在維也納被稱爲“分離派運動”(Secessionstil)或“分離派風格”。

約瑟夫·瑪利亞·奧布里奇,分離派之家建築草圖,1897年,水彩畫。

1897年5月22日,在“藝術家之家協會”舉辦了“維也納分離派”的第一次大會,一羣藝術家在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科洛·莫瑟、約瑟夫·瑪利亞·奧布里奇和卡爾·莫爾的帶領下宣佈脫離奧地利藝術家協會。至此,分離派正式成立。

克里姆特是分離派的創始人之一。也許,他最突出的貢獻是他在1902年爲第十四次分離派展覽所畫的飾帶,這次展覽也被稱爲“貝多芬展”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敵對勢力》,貝多芬雕飾帶上的細節,1901年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天堂裏的天使合唱團》和《世界之吻》,貝多芬雕飾帶上的細節,1901年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Adele Bloch-Bauer I)的肖像和《吻》是克里姆特崇尚風格化的兩個突出例子,這兩幅畫都是在1906年後繪製的,並於1908年在藝術家之家以未完成的狀態展出。它們是克里姆特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1907—1908年,布面油畫。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1907年,布面油畫。

克里姆特並沒有把他的情侶帶到我們的身邊,而是盡他所能地把他們安置在遠處。我們幾乎看不到肉體、頭部、頸部、手臂和腿部,而使他們纏繞在一起的生命清晰可見。與其說是生命自身充滿活力,不如說生命的活力糾纏在神經、荷爾蒙和新陳代謝的生理網絡中。

克里姆特在畫面中也使用了古老的金箔底子。在這裏,他試圖調和不可調和的東西:塊狀的和有機的蔓延、內在的和外在的、神聖的和世俗的——它們都同時存在於一件作品中,這件作品深刻地體現了人類的本性,但又努力使這些因素在作品中融合爲一體。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阿特湖邊》,1900年,布面油畫。

從1900年開始,克里姆特的繪畫體現了獨特的藝術思想。他在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度過了夏天,時常有設計師埃米莉·弗洛格陪伴。

這些帶有他們對草地和大道、鄉間別墅和村莊看法的畫作——幾乎總是包含在方形格中——使這些場景看起來就像是搬上了舞臺。如果它們是以風景畫的形式出現——印象派通常就是這樣——它們將符合現實生活的觀看者的視角。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蘋果樹I》,約1912年,布面油畫。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向日葵》,約1907年,布面油畫。

然而,在正方形的形式中,畫作產生了一種與自然相平行的和諧,並且只能人爲地捕捉。事實上,這些作品有意製造閃爍效果也是爲了融入藝術家在維也納生活的複雜性,這一點毋庸置疑。

02

時裝

在世紀之交,由亨利·範·德·費爾德和阿爾弗雷德·莫爾伯特倡導的藝術家設計“改良”服裝的活動,起初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至少在公開場合是這樣的。

維也納主要的時裝公司,包括茲維貝克(Zwieback),德雷科爾(Drecol)和弗洛格的目光仍然停留在巴黎,注重時尚的維也納女性都依然在裙子裏邊穿着緊身胸衣,裙子上精心縫製着刺繡和其他飾物。

維也納工作室設計的三種冬季套服,模特兒在維也納歌劇院前的阿爾貝蒂娜樓梯(Albertina Stairs)上,約1914年。朵拉(d’Ora)夫人拍攝。

阿道夫·盧斯在其1898年的時尚專著中,提倡爲女性提供舒適的、功能性的服裝。設計師的工作將保證女性在經濟上的獨立和獲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他寫道,“絲綢和綢緞、花朵和羽毛、彩色裝飾和緞帶都將失去它們的作用”。

在《德國藝術與裝飾》雜誌(1902年)的一篇文章中,阿爾弗雷德·羅勒選擇了功能性和材料的真實性,他通過爲他妻子設計服裝而實踐了他的理論。

米列娃·羅勒(Mileva Roller),阿爾弗雷德·羅勒的妻子,穿着一件改良的服裝,約1910年。朵拉夫人拍攝。

蒂塔·莫瑟穿着科洛·莫瑟設計的裙子,1905—1906年。

在時裝部成立之前,維也納工作室的作品只能以爲特定活動設計的非正規服裝的形式公開展示,例如爲藝術博覽會的開幕式或在蝙蝠夜總會的戲劇表演設計的服裝,或是偶爾作爲舞會禮服的設計。

對於這些藝術家來說,用織物進行設計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時裝部成立的最初目的,是想要用與維也納工作室室內設計相匹配的風格來爲這家的女士打扮。

在路德維希·茲維貝克&布魯德時裝店的一次試衣活動,維也納中央大街11—15號,約1910年。

在路德維希·茲維貝克&布魯德時裝店裏的三位女士,維也納中央大街11—15號,1913年。朵拉(d’Ora)夫人拍攝。

維也納工作室的第一本相冊展示了1910—1911年的模特兒,其中的重點是帶有鮮明對比圖案的織物。簡單的裁剪可以用“現代化改良版”來形容,而服裝本身就是束腰上衣和寬闊的罩衫,以及長裙和頭套的變體。

這些時裝的範圍從睡衣和日常服飾到晚禮服和狂歡節服裝,結束了以藝術節和博覽會爲主的服裝設計圈子。

爲維也納第6街區弗洛格姐妹時尚沙龍設計的早期時裝禮服,約1905年。絲緞、雪紡、枕結花邊、絲繡、薄紗;兩件絲質和縐紗內衣,有金色刺繡和銀色、金色流蘇的薄紗披肩,絲硬緞;用精心設計的鉤環扣件或小螺柱封閉在中背部。

維也納工作室展臺,在威格爾德雷爾公園(Weigl’s  Dreher Park)春季展覽上出售的明信片和大幅畫報,裏邊有莉莉·瓦恩多夫(左二)、索尼亞·克尼普(右三)和貝爾塔·扎克坎德爾(右邊),1906年。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設計師們不得不走一條高級路線,與奧地利敵人的風格保持一定距離,以便維也納時裝在中立國家中站穩腳跟。

狂歡節服裝,1919年。維也納工作室製作。朵拉夫人拍攝。

左圖:愛德華·約瑟夫·維默爾-維斯格瑞爲維也納工作室設計的晚禮服,1919年。威林格工作室拍攝。

中圖:晚禮服,1919年。維也納工作室製作。威林格工作室拍攝。 

右圖:晚禮服可能由愛德華·約瑟夫·維默爾-維斯格瑞設計,約1922年。維也納工作室製作。

維也納工作室在這方面取得的成功,得益於面料短缺,他們不再使用羊毛和棉花,轉而使用有彩色圖案的絲綢,但裁剪變得更簡單、更實用,這也預示了20世紀20年代的時裝風格。

03

金屬製品

第4街區的一套三室的公寓是維也納工作室在1903年5月成立時的第一個總部。一個房間用來設計金屬製品,一間用於銀器製作,最小的房間是經理辦公室。

卡爾·哈格瑙爾(Karl  Hagenauer),《牆鏡》,1924—1925年。鑄造黃銅、帶有象徵性和裝飾性的開放式圖案。維也納哈森瑙爾工作室製造。

科洛·莫瑟,《帶把手的托盤》,1905年。銀、象牙、青金石。維也納工作室製作。

約瑟夫·霍夫曼和科洛·莫瑟在奧地利工藝美術學校任教期間,該校沒有把金屬加工作爲課程,貴重金屬創作也很難被排上日程。毫無疑問,這是由於成本的原因。於是,他們就產生了成立工作室的想法。

但這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在傳統風格中,人們對日常金屬製品的需求仍客觀存在,它們是手工製作的,而不能被大規模複製生產。

科洛·莫瑟,《花架》,1910年。帶網格圖案的鋼板、白色搪瓷。維也納工作室製作。

他們的第一批設計創作於1903年至1906年展開,這批設計比後來的追求更加激進。它們是根據幾何形設計的物體,經部分拋光或錘打,有時鑲嵌半寶石、圓頂平底寶石以增加色彩感,有時還鑲有象牙。這個部門的第一批工匠是銀匠卡爾·卡勒特和金屬裝飾工康拉德·辛德爾,他們都精通傳統工藝。

上圖:科洛·莫瑟,《爲阿爾瑪·馬勒設計的珠寶盒》,1902年;

中圖:科洛·莫瑟,《雪茄和煙盒》,1907年;

下圖:卡爾·奧托·切什卡,《野兔圖案的糖果盒》,1906年。

每一件物品上都用方形花押字符表明設計者,而工匠則是通過一個圓形內的標識留下記號。這樣,設計師和製造者都得到了同等的重視。除了銀,他們使用的材料還包括銅和鎳,以及其他類型的金屬。

維也納工作室早期的典型產品還包括籃子、花瓶、花架、掛飾、花盆架和類似的用不同金屬製成並飾有網格圖案的實用物品。

左圖:弗朗茨·哈格瑙爾,《頭像》,約1935年。黃銅。維也納哈格瑙爾工作室製造。 

中圖:弗朗茨·哈格瑙爾,《大頭像》,約1935年。打製黃銅、部分鍍鎳和紅色、嘴部搪瓷裝飾。維也納哈格瑙爾工作室製造。 

右圖:弗朗茨·哈格瑙爾,《頭像》,約1930年。

左圖:約瑟夫·霍夫曼,《糖碗》,1924年。鍛打和拋光銀,象牙柄。維也納工作室製作。 

中圖:科洛·莫瑟,《茶葉罐》,1904年設計。鎳銀、鍍銀。維也納工作室製作,1909年。 

右圖:約瑟夫·霍夫曼,《糖果罐》,1910年。銀。維也納工作室製作。

工作室的各種金屬花瓶和容器在空着時似乎有些奢侈,但是,當使用它們時,它們也並沒有喧賓奪主。它們可以爲花卉、攀緣植物或水果的擺放提供理想的三維框架,而方孔網格則可以讓裏面的東西的顏色得以展現。

[奧]克里斯·布蘭茲塔特 

[奧]達尼埃拉·格雷戈裏 

[德]雷內·梅斯熱

2021年6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歐洲藝術史上的“人類羣星閃耀時”

20世紀初的維也納羣星璀璨,是歐洲活躍的文化中心,衆多藝術家共同領導了這場屬於維也納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旨在將不同門類的藝術融合在一起。

本書則對這場藝術運動進行了全景紀實,在紙上鐫刻下了維也納藝術運動中那些重要的人和事,邀請大家共同見證這場歐洲藝術史上的“人類羣星閃耀時”。

氣勢恢宏的紙上藝術紀錄片

書中內含1250張精美圖片,展現了32位藝術家、藝術流派與工作室在運動中做出的成績,囊括繪畫、陶瓷、金屬製品、珠寶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紡織設計與建築等11種藝術門類,全景呈現了一個藝術黃金時代的維也納,讓它仍然能在歷史的星空中閃耀。

專業作者與譯者背書

本書由3位歐洲美術史家撰寫,作者之一爲克里斯·布蘭茲塔特,奧地利出版商、編輯、作家和藝術收藏家,主要研究19-20世紀奧地利美術史;作者之二爲達尼埃拉·格雷戈裏,在維也納和漢堡學習藝術史,是美術史家,也是記者和作家;作者之三爲雷內·梅斯熱,德國美術史家,主要研究19-20世紀歐洲美術史。

譯者張璞則爲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作譯者的專業背景使得這本書本身具備較強的專業性,非常適合藝術愛好者閱讀。

衆多媒體推薦,中文版首發

國外知名雜誌如《家居世界》《文學評論》《藝術報》《國家地理旅行者》等均對本書有較高的評價,這本書已出版英、法、德三個語言版本,而本次首度發行的中文版旨在令國內的讀者也能享受到如此豐盛的藝術之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