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背後,是突圍還是困境

一位媽媽發來她和15歲女兒的聊天記錄。媽媽出差三天,女兒找到媽媽隱藏的路由器,上網玩了三天。媽媽回來看到女兒網遊,培訓班老師和她講孩子沒去上課,氣不打一處來。使勁壓着氣,和孩子溝通,問女兒爲何不去上培訓課,女兒直說,你是要學習還是要女兒。媽媽說,要女兒,也要學習啊。女兒立即說,我去死!

這位媽媽急急給我發信息,韓老師,我女兒真的會去死嗎?我該怎麼辦?

這位媽媽是我的朋友,我曾經警告過她,不要企圖把女兒所有的時間都塞滿培訓課,不要在女兒去遊玩時,還要帶上一篇作文。把學習時時刻刻掛在孩子身上,孩子終會崩潰的。當時,這位媽媽和我講,你看看,周圍的孩子,誰家的不報班,不使勁報班,不都好好的,萬一到時候出問題了,到時候再解決問題。大家都在雞娃,你不雞娃,你就是對娃不負責任!

“雞娃”一詞,讓我意識到網絡又有什麼新名詞被派生出來了。

當下,什麼社會現象都能被貼上標籤,網絡上各方纔子派生加推理,將所有與之沾邊的現象,都打包進去,如同被多個廣告公司做了包裝一樣,一時間在霸屏中上一個高峯,流量來了,全民盡知。

“雞娃”就是這麼一個標籤。標籤就標籤吧,無論是哪種,孩子都不是人娃,是雞娃。近日,頻頻有網友私信問我問題,當父母的,要不要“雞娃”?雞娃有沒有道理?雞娃會不會導致未來出現一堆神經病?不雞娃就等着孩子躺平?

首先說,我不喜歡這個雞字和娃連在一起,很不喜歡,特別不喜歡。真的不能接受,真的不能接受,用“雞娃”兩個字,做爲家長對孩子學業成長的激烈推動行爲的代名詞,真的有損文化這兩個字。

其次,這個詞語的出現,是當下基礎文化教育的普及中,網絡化高科技化的生活,使得那些從貧困中掙扎過來的父母,對孩子學業發展與生活水平成正相關的認識息息相關。成功學和流行和商業化的文化概念的包裝,把本來踏實前行的教育界,變成了一塊最易獲利的肥美蛋糕,個別資本運作和一些媒體撰稿者,喊出各種煽動家長爲孩子學業發展投資的口號,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虧誰也不能虧了孩子教育”等。

最後,咱們一起來看,雞娃的實質是什麼?答案是讓孩子上重點學校,儘可能獲得全世界最好學校的最高學歷!咱們再看,讓孩子獲得高學歷,是家長雞娃的最終目的嗎?

絕對不是!

家境差的父母希望通過教育,讓孩子“鯉魚躍龍門”,活得比自己好,活成自己嚮往的樣子。而家境好的父母,則希望孩子更上一層樓,最起碼要穩固在父母的水準之上。家長們雞娃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未來的生活水準、和活動空間都處於社會的上層,希望孩子們活得好,活得比自己好!

爲了達到這麼一個目的,實現這麼一個願望,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許許多多的家長,走上“娃不雞不成器”的焦慮競爭之路。

大中小學生們,厭學的焦慮抑鬱,逃避學業,競爭攀比的叛逆,因學習帶來的各種心理問題,成爲他們最主要的心理問題成因。君不見,各醫院心理科精神科,精神病院,青少年排着隊看病,人滿爲患;君不見,全國各地心理諮詢室中,大中小學生是主流客源。君不見,青少年自殺人數年年出新高,小學生自殺低齡化觸目驚心。君不見,北大學生萬言控訴書;君不見,多少出國留學的優秀生與父母只有了客套話。

不管是把娃當雞養,還是用養雞的方式養孩子,我都是無比的反對!因爲,這樣養出來的娃,是病態的雞娃,相較與激素維生素飼料,孩子們天天下了這個課堂,進了那個課堂,考完這科考那科,成了機器,成了陀螺,沒有鬆弛相間,沒有親人之間歡娛相悅;孩子們每天面對的是父母老師們焦慮的督促,言辭鑿鑿的激勵,有親人沒有親情的濡養,有師長沒有師情的浸潤,有的多是苦苦相求相逼,嚴重缺乏生活的趣味。這種雞娃的生活狀態,養出心理孤獨,情感淡漠,情緒噴張,易激惹的孩子,他們活成一羣奔波在學校與輔導班之間,一直在應付學習考級的機器,一直在爲優不優秀,緊張焦慮、恐懼驚疑。

我不是說孩子不能報班,不能參加考級,家長和老師不能激勵孩子好好學習,而是呼籲廣大家長,把雞字去掉,不要拿雞來打比喻,娃是人的娃,必須當人養。在孩子學習成長的路上,家長們不是在培養全才,培養從衆的盲才。家長們不能不問孩子興趣天資,一廂情意去培養出衆的人才。孩子們需要培養,需要激勵,更需要因材施教,按需查漏補缺,合理報班,學習成長的路需要鬆弛有道。

家長們更需要培養孩子們的生活趣味,感知能力,與親人相處的親情人情味。360行行行出狀元,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孩子只要有兩把生存的刷子,能溶入社會,靠自己的頭腦利用技能會打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就是真正的人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