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就是尽量掌控自己能掌控的时间

时间可以分为你能掌控的、和你无法掌控的两部分。通常来说,如果你努力在自己能掌控的时间内把想要做的事都做了,那么你对不能掌控的那部分时间,也就不会过度关注了。 

事实上,人们在不能掌控的时间里总是负面情绪爆棚,这样反倒会让你失去自己原本能掌控的那部分时间。

可是你仔细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没有遇到突发状况、需要临时找人帮忙或是在线急等回复的情况呢?你会认为你在控制别人的时间吗?

很多书上都会列举一些拒绝他人临时提议的方法,我每次看完之后,都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大家都拒人于千里之外了怎么办?那不是等于在制造新的问题吗?

你可以树立一些时间界限,告诉大家你现在不方便或是什么时间方便,但是你也需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时刻是必须要面对突发事件的。 

如果你把这些时刻都屏蔽掉了,比如亲人生病、他人在危难时刻或是最需要人帮助时第一个找到了你,但如果此时的你是“不在线”的,或是不论别人发生了什么,你都只能几个小时以后才能看到滞后的信息,那时你一定会后悔自己的做法。

人本身就是需要社交生活的,只是你可以对人际关系做出判断和取舍,以保留重要的人际关系。所以基于这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人身上发生的事,关注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有人说早起就会多出小半天的时间;可是如果你没有时间好好休息、给你的大脑提供足够的养分,那么早起可能会是另一种负担。

早起的好处的确不少,但不是人人都非要早起不可。如果你是个职场人,你一定能理解这个时间段的宝贵之处,因为身边的同事、朋友几乎没有谁会4、5点钟起床找你聊天。

那么我劝大家不要被“早起”所绑架,也是因为这一点。为什么工作生活作息相似的其他人就无法早起呢?像我身边有些朋友加班熬夜常常要到凌晨2点左右,那如何早起啊?早起的前提是早睡,不是么?

还有早起的目的其实为了获取大量自己能够掌控的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你没有专注做事,同样没有意义。

所以我想说的是,把你能掌控的时间记录下来,比如上班的路上,午休时间,以及下班路上和睡前等等,把自己能夺回掌控权的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

你也就不会再去关注那些你本来就掌控不了的时间了,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那有没有早起,你的时间都不会失控。

也有人说要做好任务清单,那么如果临时加进来的任务太多,使你觉得完成自己的任务受到阻碍了呢,是不是接下来做事的专注度就会大打折扣了呢?因为事情总是会出乎意料。

也就是说所有的方法都要结合你自身的情况去辩证地去看待,并不是每一种别人认为好的方法,你都能拿过来直接用的。

前段时间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书上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自控,就会想去控制他人的行为;父母如果无法自律、做不到自我约束,就会想尽办法去约束孩子的行为;对于极简主义来说,如果你自己的物品没有做到极简,就会觉得别人的物品特别碍眼。

那这个道理是不是换到时间管理上也是一样的呢?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把握好自己能掌控的时间,就会把一切都归罪于那些想要“控制”他时间的人。

如果这个道理,你没有想明白,那么方法看得多了,反倒会束手束脚。每一种方法不论多么科学,也都会带有行为人(也就是作者)的个人经验做支撑。

但是个人经历和经验很多时候未必真的能为他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毕竟不论工作或是生活,每个人身上揹负的角色以及每个角色所需要适应的节奏都是不同的。

我们无法简单地把方法当作一个标准模板去模拟,而是要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去决定采纳或是不采纳,具体如何去运用这些方法,才能重新磨合出适应自我管理的那个节奏。

最后愿大家早日找到那个舒适的、且能够让你掌控自己时间的节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