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筱瓊《統編教材裏的古詩教學》

        8月6日晚課改中國行網絡直播迎來了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蘭州分校的牛筱瓊老師,她帶來的講座是《統編教材裏的古詩教學》。

        牛筱瓊老師的講座分四個板塊:

一、統編教材裏古詩文的編選

1、瞭解什麼是古詩文及發展史

古詩文包括古代詩歌和文言文。

古代詩歌發展史是:先秦→漢魏六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

文言文則經過了: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唐宋古文→明清八股。

2、梳理了一至六年級12冊古詩文共128篇,占課文總數30%。另外“單元導語”“日積月累”“閱讀鏈接”中也有古詩文。

3、小學古詩文以唐詩、宋詩爲主,幾乎所有朝代的都有涉及。選文題材廣泛,有山水田園、寫景詠物、憂國傷時、談禪說理、羈旅思鄉、邊塞征戰、贈友送別、愛情閨怨、生活雜感、詠史懷古、節令物候。而且古詩文是按照從易到難,梯度排列的。

二、探究教材變化的深層原因

1、注重傳統文化傳承的價值導向

2、注重積累。

積累包含四個層次:語料積累→語感積累→結構化積累→文化積累。

積累不等於背誦,我們要打破以往套路式的古詩教學方法。要學會整合資源,進行對比,從中有所發現。比如學過楊萬里的《小池》《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稚子弄冰》後,通過整合對比就可以發現楊萬里“誠齋體”的特點:善於寫景,表現動態之美。

三、構建古詩文教學的新樣態

古詩文教學的“舊新貌”:1、定位不清,教學搞“一刀切”。2、淺化學習,誦讀“大行其道”。3、固化流程,教學“千人一面”。

如今提倡的“新樣態”是:1、深入解讀、熟悉全冊教材,明確教材中語文知識體系的構建序列,明晰精讀、略讀的區別。2、深化認識,明確“積累”的豐富意涵,設計富有層次性的深度學習。3、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打破單篇獨章的只見文本不見人的僵化、封閉格局,引導學生閱讀相關聯的多個文本,通過梳理整合、拓展聯繫、比較異同等,構建起一個互證、互聯的“文本場”,增強教學載體的縱深度和立體感。

四、古詩文教學策略案例分享

案例一:四上《涼州詞》

出示“州”的象形字,瞭解本意,並知道現在帶“州”的地名,如鄭州、廣州、福州等。在地圖上找到涼州,明確此處是軍事要地,現在的甘肅地區,氣候寒冷。接着出示王之渙的《涼州詞》和王翰的《涼州詞》。明確今天要學的是王翰的《涼州詞》,讓知道王之渙《涼州詞》的學生背一背。

案例二:六下《遊園不值》

藉助註釋,寫一寫你對詩句的理解。

出示學習任務單:

一個 的早晨,葉紹翁前去拜訪隱士園亭。他輕輕地敲了很長時間門,不見有人來開。於是, 。

要求:1、信(忠實於原文)

2、達(語句通順)

3、雅(富有文采)

1、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單。

2、指導較難理解的“屐”。通過圖片和類似的“屨” “屣”對比,知道它們都是“履”(鞋的意思)。而“屐”相當於雨鞋,所以這是雨後的早晨。

3、弄清古詩寫的是“初春”。

4、展示、交流、完善。

案例三:四下《輕叩詩歌的大門》

1、揭開詩歌的神祕面紗

2、探訪詩歌的源頭

3、踏上詩歌之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