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地看待書中的內容,纔不至於在他人的筆下迷了路 最後,我的一點碎碎念

對於不少用個人經驗來給讀者指明方向的書籍,我都會抱持辯證的態度去閱讀,因爲個人經驗往往是無法複製的,它畢竟不是經過反覆驗證、及經得起反覆推敲的方法論。

因爲很多事情能否成功並不單純依靠某一個或幾個自認爲的那種變量,因爲個人經驗帶來的成功有時是免不了“當下無意識、而事後卻被不斷放大的”,也就是說主觀上的事後分析可能會使人們對某個因素過度放大,或是對自己曾經的某些行爲過度的合理化。

闡釋完我對個人經驗的一些理解後,我想聊聊前段時間看過的一本書,叫做《如何結交比你優秀的人》。

作者原本是想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來給讀者指明一些方向的,比如她通過三個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她自己對於打造人脈力總結出來的三個關鍵要素。即主動、真誠、樂於助人、有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習慣讚美他人、能暴露弱點。

不過在我看完之後,我還是想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下來,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帶着自己的思考來閱讀每一本書,而不是完全認同或不認同。

下面是作者用於指導讀者的案例以及我的一些思考。

① 主動

作者說自己很外向,上大學時會主動和所有人微笑、打招呼。甚至是她離開學校多年後,依然保持着“哪天想起哪個朋友,就突然打電話去問候”的習慣,並且她說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沒有丟掉一個朋友,隨時都可以和他們聯繫上。

這一點,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認同,至少我個人是無法認同的,我不確定她理解的朋友是怎樣的交情,但是不斷對人際關係做減法、持續減少無用社交、只保留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纔是使我們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的方法之一。

而不是根本不對“人際關係”做出取捨,這樣的關係網,甚至並不是常人能夠維護起來的(並且作者本人也曾被他人用連續多條語音轟炸過,這種經歷只會給被動的一方造成困擾)。

同時,想到誰就突然打電話的做法,我也無法認同。對任何人來說,每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比較穩定的掌控感,也就是追求生活中的那個確定性,努力把自己能掌控的那部分時間和精力做好規劃,這也是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的一部分。

但是像這樣突然聯繫他人卻只是問候一下的做法,難免會打亂他人對自己當天的時間安排。在看過一系列時間管理、精力管理的書之後,我越發覺得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都很重要,也非常值得尊重。

所以我自己更傾向於能在電話裏說清楚的事,就不要在信息裏聊大半天的做法,不過這也是基於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礎之上。對於越來越瞭解和理解的重要的人,我很清楚他們什麼時間方便發信息、什麼時間方便通電話,這樣的做法會使我和對方都能把維護這段重要人際關係的時間成本降到最低。

主動,其實並不只是主動和所有人微笑、打招呼、或主動給他人打電話這麼簡單的行爲,主動還包括主動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主動參與到雙方的需求中去,而不是單純考慮自己想要在當下獲得怎樣的迴應、佔據對一段關係的主導位置等。

② 真誠

高中時她無意中開的玩笑給她的好朋友造成了傷害,幾天都沒有理她,最終這件事因爲作者在學校點播臺爲好友點歌並公開道了歉而畫上句號。雖然作者依舊將其解讀爲自己只是讓好友丟了面子,但是我依然看到了她無法真正換位思考的那部分因素。

正常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看重的東西,在上面的事件中,作者開了朋友的玩笑,很顯然她並沒有關注到朋友看重的東西。

但是高中時期發生的事,在如今依然被作者解讀爲只是傷了朋友的“面子”,光是在這樣的認知上,就讓我在看書的過程中有點“齣戲”了。

每天都在讀書思考的我,從沒在工具中見過如此“自我”、主觀的表達,並且這種主觀出現在整本書中,都是用於合理化她過去的種種經歷以及應對辦法的。

似乎她的每一個行爲都是“對”的。但事實是每個人多年前的經歷都在被大量本能行爲所引導,並不是完美到全部都能在事後對其進行合理化的。

然而人到中年的作者即便提到學生時代的經歷,也都是當作經驗來傳授的,沒有思考過自己的任何行爲有哪些不妥之處。

她的道歉的確是很真誠的,但是每個因素都不能單獨分析,真誠的背後如果沒有換位思考,其實對於她的朋友來說,這個道歉並不在點上。

因爲這件事即便在今天看來,我們也能從中看出作者朋友比較在意的東西,作者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視,而只是將其解讀爲她自己沒有惡意的玩笑,讓朋友沒了面子。

也就是說,當時的她也許爲了挽回友誼的確真誠地道了歉。但時隔多年,她把這個案例拿出來寫進書裏,用於指導大家做事要真誠。然而此時的作者卻依然只是站在自己當時的立場分析問題,依然不覺得朋友的做法是正常的。

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深度思考,那麼她的認知就會是持續提升的,又怎麼會依然按照多年前的思維去看待同一件事呢?


最後,我的一點碎碎念

整本書看下來,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確夠真誠,很真誠地分享自己的個人經歷(而非經驗)、很真誠地給大家建議。

可是對於一本描述有關“如何做到什麼事”的偏向工具類型的書而言,個人唯一的與他人打交道的案例,並不足以支撐這類書籍的整體框架。

書裏大量地出現“應該”這種詞彙,似乎讀者對於建議只有“採納”纔行,說教意味太強。

此外,她對從衆、個體、內向、外向等概念的理解似乎也有些模糊,因爲我看到她還在給內向者提供搭建人脈網絡的建議,讓人看不出個所以然。況且如今有不少社交、聚會不過只是在耗費人們大量的時間而已。

每個人都會有內向和外向的時刻,內向者並不是對社交感到恐懼,相反,很多寫給內向者的非常專業的心理學書籍中還會專門提到,內向者需要好好發揮自己的優勢。

比如由於長期獨處而收穫的優於常人的觀察力、獨處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判斷力等。

而在本書中,內向者和社交恐懼症卻被劃上了等號。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剛看過《無壓力社交》,作者明確表達了內向並不等同於社交焦慮,他們是主動選擇了把時間留給自己認爲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因爲恐懼或不擅長社交纔不去社交的。

可是今天這本書中很顯然,作者認爲內向者應該走出自己現在的舒適圈、去拓展人脈、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這讓我覺得書中的觀點中似乎有些偏頗,因爲作者已經將內向者理解爲是一種需要做出調整的性格了。

總之,書中的個人經驗,在今天看來,已經無法用我們日常在工具書中、或是經過科學驗證過的方法中學到的知識再去實踐和驗證了。

因爲很多內容是無法被反覆推敲的,很多觀點也都是依照作者對自己曾經的經歷進行事後分析而總結出來的建議。況且還有不少案例都只是她高中、大學時候的經歷而已。

也許是書名不夠恰當吧,不適合當作工具書、或是深度學習的資料來看。倒適合剛走出校門的學生過渡期拿來給自己補充點正能量。

除了這些閱讀感受之外,我還想說,這本書當成個人經歷及感悟來看還不錯,如果想要從中學習成長乾貨,那麼你就要考慮到作者對於結交很多人脈的唯一的、未經反思和深度思考的經歷實際上不能算做是經驗。

因爲她的條條框框只適合她自己,並不適合更多的讀者。她很外向、也喜歡和人打交道,所以她自己非常自然的大量的經歷只是一段經歷,不是帶有科學依據的方法論。

她把這些唯一的經歷(只是經歷而已)都當作技巧、經驗、方法來傳授,可是這其中的問題就是其內容都是事後總結出來的。但是如果每段經歷中的每個做法,都是有方法可循、有完整的思考過程、以及爲什麼最終會有觸發那些行爲和決策的原因,才能算是有理有據的方法。

比如像《做事的常識》,這本書中的作者也是在寫個人經驗,但是他的經驗背後存在着大量的思考、對時間的具體規劃以及不斷做出調整的個人習慣清單。

個人經驗是否具備說服力就在於這段行爲是否經得起推敲和實踐,有沒有站得住腳的邏輯和科學原理方面的依據。

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像是網文。因爲我現在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是一邊看書、一邊整理內容,當看到第二個章節時,我其實是真的有點要失去耐心了,接着我就拿起手機去搜索了作者的公衆號,發現書中的內容也的確是之前發佈過的零零散散的文章。

在寫上一段內容之前,我並不確定它真的就是網文。把內容編撰成書本書沒問題,但是原本這些零碎的思考並不是爲這本書而打造的。

因此,讀起來纔會覺得很多思考是經不起推敲的,甚至有些牽強。再加上搭配了現在這個書名,就更顯得有點文不對題的意思了。

此外,書中有些引用其他書中的結論的部分,其內容也很像是從網文中提取出來的,並不像是自己讀過書後總結出來的深度思考。所以總的來說,算不是失望,因爲現在出書的門檻並不高。有人約書稿,有人提交內容,這也很正常。

只是對這樣零碎的文章進行組合,還起了一個工具書的書名,並且把對個人經歷的回憶解釋成自己成功的經驗和方法,這概念也挺混亂的。

況且作者當初寫每一篇文章的時候產生的即時思考,並不是出於寫這本書的目的,所以這樣的內容讓人讀起來難免會感到不適。今天就先到這吧。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是想借助以上的內容,來提醒讀者們,讀書還是要辯證地看待書中提供的方法、經驗、觀點和信息,同時,別把信息當作方法和經驗,纔不至於在書中迷了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