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焦慮之人際交往行動:建構恰當社會現實的“大樓基礎”

焦慮情緒一方面源自情慾需要的無法滿足,另一方面是缺少有效行動來緩解體驗,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人際交往行動。

先舉個例子。

有位工作追求完美的職場人士,焦慮感很高,諮詢師建議就具體焦慮小事情進行行爲體驗,把自己設想的糟糕情形與實際行動結果對照,看看到底如何。

後來反饋,由於家裏有事需要請假幾天,但工作正是繁忙時候,猶豫很久非常不安,最後鼓足勇氣與上司說明情況,沒想到不但馬上同意,還非常關心,提出需要的話單位還可以提供幫助。

這個良好結果與自己焦慮設想大相徑庭,使得自己有了處理焦慮情緒的新體驗,也更加勇於面對現實。

許又新教授提出,現實是心理治療的基本概念,“面對現實有4個方面的意義,即面對情慾、採取行動、承擔責任、投入情感。”進行人際互動交往,則是採取行動、緩解焦慮的重要內容。

行動是抵抗焦慮的緩解劑,可以分作兩大類,即自我行動與人際互動。

自我行動是指個人獨自完成的活動,比如跑步、讀書、寫作、學習、建身等活動,主要用作自律訓練,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某個方面自信心與能力。

這些獨立行動是非常必要的,是自我成長所必需,一個人只有不斷通過行動才能提升能力,體驗價值,促進心理健康。

不過,獨立行動有個弊端,那就是缺少社會互動的情緒放鬆體驗。打個比方的話,社會互動是大樓基礎,位於地下,獨自行動是大樓主體,要想大樓牢固結實,當然基礎要牢固無比,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用許又新教授的話說,“別人的行爲構成我的社會現實,我的行爲使我參與到社會現實當中去,正是基於這一顯而易見的道理,我們說採取行動意味着面對現實,而經常猶豫不決,無限期的拖延行動的實施,很少與人交往,也就意味着迴避現實。”我們的社會現實是在人際互動過程形成的,也是我們主觀建構起來的。

主觀建構的社會現實有多種模板,事實上我們焦慮更多是建構出來的,而非唯一的社會現實。

比如有個例子。

朋友分享說,有次請一位久未謀面的老同學幫忙,關於人情世故捎錢隨禮事情,只不過時間太晚,人家都處理完回來了。電話接通說了幾句掉線了,然後幾次撥打都只有提示音,這使得自己很鬱悶,不知道哪裏不合適。後來接到陌生電話,才知道是同學手機沒電,事情當然允諾會絕對幫到。

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心理特點,社會現實是主觀建構出來的,本質是自我想象,就如同前面那個忐忑不安請假的例子,只有通過具體行動驗證,才發現社會現實還可有另外一種建構,這就是行動的意義。

還有類似很多例子,如同學聚會看到有暗戀對象,精心打扮出門,發現成爲油膩中年,暗罵自己當初啥眼神。還有曾經最好同學多少年沒聯繫,通了電話滿有期待,結果遭遇不冷不熱,心裏拔涼。這也是一種社會現實,說明我們與人打交道,其實在與心中形象與預期打交道,通過行動讓我們更加清晰以及調整這個形象。

人際互動的意義,還在於通過交流了解細節,促進情感鏈接,就如同許又新教授說的“投入情感”,這樣做就可以讓情緒放鬆,緩解緊張焦慮感受。

人生在世,情慾二字,其中的情就是“情緒的放鬆”,這是人際互動意義所在,也是建構起恰當社會現實的“大樓基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