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慢慢看》閱讀筆記

《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作者:(英)邁克爾•芬德利(1945年生於蘇格蘭,佳士得前部門總監)

2021.8.9~17閱讀,慢讀

這是一本需要細心閱讀並引發思考的讀本,通篇強調用心去體驗藝術作品。不得不讓我們反思:藝術是什麼?現代藝術是什麼?我爲什麼會被藝術吸引?我爲什麼要去參觀藝術作品?我是怎麼觀賞這些作品的?參觀的時候我做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參觀前、參觀後我做了什麼?我平時是怎麼閱讀那些介紹藝術品的書籍的呢?畢竟我沒有在藝術薰陶的環境中長大,很願意這樣常常想一陣子,下次去美術館觀賞藝術作品的時候應該有不同的收穫吧。

以下爲引起共鳴的摘錄:

導言

你和我都對藝術有興趣,所以當我們邂逅藝術時,不會轉身而去,而是看着它。但是,我們真的欣賞藝術了嗎?對我來說,“觀看”和“欣賞”有區別,區別在於前者是被動的。

本書是爲每個願意與我一道踏上現代藝術旅程的人而寫的,我們將解鎖現代藝術之“根本”價值的全部力量。請你忽略許多可能你已經知道的東西,還有你認爲自己需要學習的一切知識。我會介紹一些概念,如用心( mindfulness )和親密感( intimacy)…雖然萬一完全沉迷其中,或許會阻止“ 頓悟”,但我們會走出信息高速公路,讓自己享受現代藝術帶來的各種真切感應。將會發生的驚喜時刻可能包括但絕不限於某種寧靜的時刻、瞬間的微笑、深沉的悲傷,甚至還會有震撼。

現代藝術有許多載體和規格,包括油畫、雕塑、素描、版畫、攝影和裝置藝術。想要與藝術品進行真正的交流,無論是在欣賞其件藝術品之前、之時還是之後,我們需要的都不是閱讀什麼或者聆聽什麼。我們可以知道這件藝術品的作者是誰,以及它是何時被創作出來的,以便我們參考。我們還可以贊同或者反對別人對這件藝術品所做的評論,但是從通俗傳記中瞭解藝術家的私生活,或知道某個評論家、某個藝術史博土對這件藝術品的看法,這些都不如你對這件藝術品的體驗來得重要。事實上,你越不瞭解一件藝術品,你就越容易真正欣賞它。我們旅程的終點是與某件特別的藝術品相遇,它可能是一幅異常逼真的油畫、一件雕塑或是一件藝術裝置, 甚至是一場行爲藝術,在其中,我們的所有感官打開,我們完全投入其中,承諾在情感上做出迴應,讓那件藝術品成爲你生命的一部分。 這個過程的目的是恢復那件作品的完整性,一種正在被我們的文化日益侵蝕的完整性。在我們的文化中,藝術品在各個層面都變成了一個道具,從投資資產到高級時尚配飾。

第1章 剝洋蔥

在我的上一本書《藝術的價值》中,我認爲今天的藝術有三種價值:有機會保值或升值;增強社交互動,比如在藝術愛好者圈子中;提供對藝術品進行個人沉思及交流的機會。

藝術的功用

作爲財富的藝術

作爲娛樂的藝術

作爲聲望的藝術

作爲教育的藝術

詹姆斯,埃爾金斯是對藝術最有洞察力的評論家之一 ,他完全理解藝術在教學方面的驚人力量和難以名狀的魅力。他寫道:“這個世界充滿了我們未見的東西,當我們開始注意到它們時,我們會發現自己以前能看到的東西是何等之少.....就好像我們看到的東西過於豐富和強大,倘若沒有細緻的法則和限定,我們便無法沉醉其中似的。”

胡安•米羅《耕過的土地》

藝術的商業價值

藝術的社會價值

藝術的本質價值

1956年我13歲,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倫敦的泰特美術館,我在那裏見到了馬蒂斯的《藍色裸體畫》(NudeStudyinBlue,1899- :1900)。 雖然我的朋友們對着畫偷笑(我們是寄宿男校,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凝視異性的身體,無論穿沒穿衣服),但我發覺自己奇怪地呆住了。這幅畫和我以往見過的任何畫的結構都不同。我們每人都得選一張自己喜歡的畫,然後向科爾先生描述那幅畫並說明我們喜歡它的原因。當我想着該怎麼描述這幅畫的時候,我描述出來的聽上去實在很醜: 一個裸體的女人,肉體是淺綠色的,沒有臉,瘦骨嶙峋,在一個色彩斑斕(多年以後,我可能會說“迷幻的”)的房間裏笨拙地擺着姿勢。我試圖“作弊”,去找些更容易描述的東西去“喜歡”,但還是不斷回到她那裏。對我來說,很難準確地再現當時那種切身之感,那是一種興奮與不安的結合。我知道自己正在發現某些東西(主要是關於我自己的):藝術可以打動我。那種最打動我的藝術是“現代”(藝術)。

快進50年:作爲一名藝術品經銷商,我可以循滔不絕地向你解釋爲什麼《藍色裸體畫》是幅重要的畫作,但這和我每次見到它時,它給我帶來的感覺幾乎沒有關係。這幅畫讓我興奮,不是因爲我現在對它的瞭解,而是因爲當我站在它面前時(仍然)發生的事情。在第一次見面35年後,也就是1992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馬蒂斯回顧展上,我再次見到了她,最初的奇異魔力仍在發揮作用。

在《藝術的價值》一書中,我提倡我所謂的藝術的“本質”價值,而“本質”被定義爲“某種東西的內在品質,特別是抽象之物的,它決定着那種抽象之物的性質”。19 這是那本書中提到的三種價值中的一種,另外兩種是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藝術提供了許多贏利和娛樂的機會,但如果忽略了藝術對我們產生的更爲深遠的影響力,我們就會錯失真正的回報。

我們之所以被這些及其他天才藝術家所創作的奇蹟般的藝術品震撼,是因爲他們的想象力與我們的想象力產生了共鳴。

第2章 卸包袱

先入之見

我們與任何一件藝術品相遇時,都會帶着大量的包袱。知道何時以及如何檢查這種包袱是很重要的,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晰地欣賞藝術品。不過,對於藝術品而言,不存在純粹的審美反應。沒有人會如此不受偏見束縛,以至於可以遠離這個世界,然後他或她與藝術品在某種完美的層面上進行交流。我們對每件藝術品的參與度取決於我們的個人經歷和當下的心態。人生是一趟旅程,我們既承受祝福,也揹負着看不見的行李箱,裏面裝滿了先入之見。我們都有這種先人之見,這是童年過後的必然結果。先人之見就是一種基於我們所做、 所讀或所知的一種觀念,無論是否合理有效,它都成了我們的生活準則。我可以稱之爲“prejudice” (偏見),但我更喜歡用“"prior agreement" (先人之見),因爲後者暗示着演變、發展以及經由重新審視而產生變化的可能性。

要敞開心扉

當我們說某人的心是“封閉的”時,我們都知道那意味着什麼。欣賞藝術,特別是現代藝術,需要有一顆開放的心。 我們必須放下自己對下面這些問題的看法:藝術是什麼或不是什麼;哪裏適合欣賞藝術,哪裏不適合;藝術家該有哪些必備的條件,無論是教育、年齡還是性別…

我們中的很多人努力過着有原則的生活。而其他人可能會藐視我們所堅持的原則。你的持槍權與我的生命安全相對,你對淫穢事物的憎惡與我對錶達自由的信念相對。除了測試和延伸藝術是什麼的界限以外,一些現代藝術也在測試和延伸社會規範的界限,包括政治的與宗教的。

第3章 何爲“藝術品”

許多物品被稱爲“藝術品”,是暗指它們具有藝術品那樣的品質,像一件藝術品。“藝術家”,簡單地說,就是指創造物品或環境的人,他們以一種非凡的方式作用於我們的感官,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目的。

傳統上,像畫布上的油畫、紙上的墨跡、大理石製品、青銅製品這些在有限的媒介中隱含的獨特物品被認爲是手工製作的。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很容易把用這些材料製成的物品當成藝術品,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它。

20世紀,許多藝術家探索了以非傳統的手法(不一定是手工製作)創造藝術的方式。於是在當今的文化中,我們不僅能夠享受可供收藏的藝術品,還可以在美術館、博物館,在任何公共或私人的空間享受作爲體驗的藝術。無論藝術品是何種形態,我們的參與對它的實現都至關重要。我們是藝術品不可或缺的夥伴。

從根本上說,藝術家讓無形之物變成有形之物。藝術家進入黑暗,將某些事物帶入光明,也將光明帶給那些可能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卻沒有被當作藝術品的事物。作爲觀看者,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被創造出來的物品只有在被觀察時才能夠激活——通過觀看, 我們啓動了引擎。

技能

材料

色彩

圖像與尺寸

第4章 我們能觀與賞並行嗎?

巴黎盧浮宮博物館調查表明,參觀者在一件藝術品前平均花的時間是10秒鐘,其中包括閱讀標籤的時間。盧浮宮的速行者大概能在兩個小時內看完500多幅畫。當我們花4秒鐘的時間看標籤,用6秒鐘的時間盯着藝術品看的時候,從神經學角度來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在有機會看那些作品之前,我們在標籤(不管準確與否)上看到的內容已經映射到作品上了。當我們的目光從標籤回到繪畫上時,那些信息就成了我們感受力的一個重要部分。

我堅持認爲,如果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欣賞,那麼不管藝術家是誰,也不管作品的主題、年代是什麼,或者是在哪裏創作的,我們都能體會到真實的感觸。但要實現這一點, 我們必須保持開放且明晰的心態。

藝術與技術

日常生活練就了我們速看的本領。我們正在喪失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欣賞的能力。如果我們想走進藝術,這種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技術源源不斷地向我們傳遞圖片和縮略的文本,我們可以快速地做出分類、消化(囫圇吞棗)與刪除。如今,拍賣行熱切地擁戴現代技術的方方面面,以使自己的商品令人興奮、讓人渴望。

雖然我們認爲我們的眼睛像照相機一樣, 可以忠實地記錄所看到的東西,但對於欣賞來說,我們眼睛的構造其實並不完美。我們清晰準確地看到東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大腦的功能,而非眼睛的功能。眼睛收集的是不完整的數據,與此同時,大腦基於先前的經驗做出假設和判斷。當你第一次看到某件藝 術品的時候,會發生同樣的情形。 不等你的眼睛完成掃描,大腦就會將你掃描到的信息組織成熟悉的東西。然後,我們會根據自認爲看到的或想要看到的,而不是實際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東西,來解釋這些信息。對我們持續的凝視予以回報的能力是檢驗每件藝術品力量的試金石。問題不在於這件作品是否經得起歷史的洗禮,而在於,當一位安靜、冷靜、沒有任何技術支持的觀衆願意花5分鐘時間來欣賞它,它能否煥發活力。

藝術與語言

欣賞,就是忘記所見之物的名字。——保羅.瓦萊裏

亞里土多德指出,要想知道某物,就必須給它命名。這個觀念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如果某物沒有名字,那麼有些人,甚至是些無可爭議的才華橫溢之人,就無法理解它。

我們喜歡稱非具象的繪畫爲“抽象”繪畫,這種繪畫會讓那些習慣於以名稱來辨別事物的觀賞者感到困惑。這種觀賞者會說“我不懂現代藝術”,通常這話的真正意思是“我無法用語言向自己描述它”。但或許你會說,通過給物體、地點、人物命名,我們其實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體驗。你可能會認爲,把一幅畫劃分爲“具象”或“抽象”的能力會強化我們的視覺體驗。但是,這些對於亨利•馬蒂斯、威廉•德•庫寧這類現代藝術家毫無意義,因爲他們的作品常常包含了這兩種知識結構。

我們傾向於認爲一-旦描述了某種物體,它就是已知的了。但是所有的語言都會受到地點和時間的限制,而圖像不會如此。“靜物”這個詞在其他語言,如在法語中是 “ nature morte"(自然死亡)中所傳達的意思,與我們理解的英語意思相去甚遠。從根本上說,除非是創造性和充滿想象力的語言,否則語言無力取代藝術,這就是爲什麼藝術家、歷史學家或收藏家通常把標題當作事後思考的結果。

藝術與大腦

《藝術科學:審美體驗的神經學理論》( The Science of Art:a Neurological Theor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提出了“藝術體驗的八條法則”,它們是對佛陀通往智慧和開悟的八正道的“含糊類比”。他們認爲,任何藝術理論都必須包含三個組成部分:邏輯的、演化的和神經學的。對於第三個組成部分指出“當藝術在單一維度上產生高度活躍的活動時,它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而這種高度活躍的活動是通過上述法則中的一條產生的, “藝術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用上述法則來優化對大腦視覺區域的刺激”。

多倫多大學在2014年發表了一項涉及7個國家30多名參與者的研究,他們“在覈磁共振掃描儀的狹窄空間內"觀看繪畫(它們一定是非常小的作品),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繪畫激活了大腦中與視覺、快樂、記憶、認知和情感有關的區域,還激活了負責對新信息進行有意識處理並賦予其意義的系統。”

第一次或第100次聆聽一首音樂可以成爲一種變革性的體驗,會讓我們的情感由淺人深。藝術也是如此。作家蘇珊•雅各比首次訪問佛羅倫薩時還是一個 23歲的記者,當時她看到了佛羅倫薩聖若望洗禮堂,禮堂的東門被稱爲“天堂之門”。45年後,她寫道:“在去佛羅倫薩那天之前,我把對‘偉大藝術’的熱愛視爲一種有教養的自命不凡。 當我第一次瞥見天堂之門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儘管我無法解釋當時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

我們多花一些時間在一幅油畫、一 件雕塑或一幅素描 上的原因之一,是我們的大腦不是從我們的環境中接收無縫的數據,而是預判在那一刻什麼信息是重要的,而且它很容易分神。當從多任務處理的進程中脫身之後,大腦會很自然地在聚精會神和白日夢之間搖擺。《有組織的大腦》( The Organized Mind)的作者丹尼爾.列維京說,這“有助於重新校準和復原大腦”。這種重新校準的狀態正是我們融人藝術時所需要的:聚精會神,但願意做白日夢。

觀與賞之別

儘管偉大的藝術是用眼睛去感知的,但它既是精神上的,也是智力上的。這就意味着我們需要同時充分運用大腦的兩個部分。

我們看一幅畫時 “輸入”,然後“處理’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種語言可以描述我們大腦的部分活動,不過,機器模型忽略了情感與發展。

科技讓事物進一步向前發展, 讓我們可以用數碼相機來存儲藝術品的照片,於是我們可以在更方便的時間“輸人”和“處理”我們捕捉到的東西,而不用當時就看。我們可能也會拍下牆上標籤的照片,而不是閱讀它們。拍了足夠多的照片之後,我們可能會懷着一種心滿意足的成就感前往博物館的自助餐廳或便捷的星巴克,一邊嚼着巧克力泡芙,一邊漫無目的地滑動照片,但實際上我們不是在欣賞。 我們“處理”的是牆上標籤的內容和一張在我們設備的屏幕上像素化(可能遠遠小於實際的大小)了的圖片。我們原本可以待在家裏,在網上找到關於這件藝術品的更好的圖片和更豐富的文本。

以參觀展覽爲目的去博物館,往往是走馬觀花式地瀏覽牆上的藝術品,勤奮地閱讀標籤和/或聽聽詳細的介紹。能獲得的可能最多是一種總體印象和少量信息。我把“觀”等同於給藝術品命名,把“賞"等同於融人其中。融入其中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書上的話

我必須謹慎地說:儘管那些寫得很好的藝術家的傳記,可能包含關於創作過程的有趣故事和觀點,甚至探索了藝術家對他們自己作品的評價,但它們不能“增加”你對藝術品本身的體驗。只有反過來纔是對的:你對藝術品的體驗會提升你閱讀書籍時的感受。如果有人帶着智慧、洞察力,或許還帶點幽默感來寫藝術類的書籍,我就喜歡看,不過只能在我親眼看過藝術品之後。

我的核心觀點是,在我們體驗到真正偉大藝術品的那些時刻,信息知識不是必需的。象徵主義、批判理論、藝術家的傳記和歷史觀點,這些會阻礙藝術家(無論這位藝術家是否有名)辛勤創作的作品與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心靈之間發生動態碰撞。

在講述凡高藝術的書中,有很多討論了他的死亡(自殺、意外還是謀殺? ), 其中大多數提到,《麥田羣鴉》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 (有一位作者聲稱烏鴉是死亡的預兆)。這幅畫肯定是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周完成的,但沒有證據表明這是他最後的作品。那幅畫已經被提升到墓誌銘的地位,而且與他寫的一封信聯繫在一起。 在信中,他寫道:“我的生活也受到了根本性的攻擊....我試着表現我的悲傷,那種極度的孤寂。”而那些參觀時還沒有經歷過大量文學作品(優秀的和低劣的)灌輸的男女老少,可能會同意文森特在同一封信中寫的另外一句話::“.....這些畫布會告訴你我無以言表的東西,我認爲鄉間的景緻是健康的,能使人更加堅定的。”

第5章 當下的藝術

許多藝術品融入了我的生命,我喜歡一遍遍地欣賞它們,但這些作品不是在我第一次見到它們時就立刻、完全進人我的意識當中。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逐漸吸收了它們。有時,我在一次參觀中花了很長時間(可能是因爲它離我家很遠),有時又在許多參觀中只花了幾分鐘時間。有些藝術品幾乎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它們是我在家裏每天都會欣賞的。雖然我對它們應該已經瞭如指掌,但我發現自己還是會從桌子上擡起頭來,盯着看。

潛移默化是無意識的同化。當我們完全融人某件藝術品時,同化就產生了,不過它怎樣才能成爲無意識的呢?我們通常能意識到博物館、美術館或家等環境,也能意識到我們對藝術品所瞭解的(或自認爲了解的)。大多數時候,我只是感受畫作本身。與藝術品起生活是吸收藝術的極好方法,因爲它提供了日常的感覺,也因爲它有機地融入你的生活中。不論用何種方式,任何有機會觀賞原創藝術品的人都可以達到一種心境澄明的狀態, 而這種狀態有助於潛移默化自然地發生。

如果你正站在肖恩•斯庫利的一幅油畫前, 而不是看(書中/手機裏的)這種小圖,無論喜歡與否,你都會被那幅畫的尺寸(想象一下,8英尺高,12英尺寬)震撼,而且不可避免地會被它的實際存在刺激到。簡單地說,它是一個巨大的物體,上面有很厚的油彩。

藝術品是物體,而不僅僅是圖像。雕塑顯然是這樣的,繪畫也有三維的,有時是在粗麻布上塗很厚的油料,有時只是用薄薄的顏料在細麻布上着色而已。在任何一種極端的情況下,由藝術家刻意營造出來的維度和紋理,在你對藝術品的體驗中,它們可能跟色彩與構圖一樣重要。紙上的藝術品,比如水彩畫、素描、版畫、蝕刻畫和石版畫,它們呈現的方式也與複製品不同。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的眼睛能夠:感受到紙張的重量。當顏料被美術紙吸收的時候,它的顏色看起來與在光面紙或亞光紙上印刷油墨時完全不同,也與在屏幕上以像素形式呈現的顏色完全不同。藝術品原作是活的,而複製品是死的。

準備

用心

大部分時間我們沉浸在自己的思考當中。真誠地融入一件有力量的藝術品,可以讓我們從與自己內心不間斷的自言自語中抽離出來。

在過去(中國)和現在(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的某些文化中,對藝術的創作和感知都被認爲是一種精神實踐。 偉大的唐代畫家兼詩人王維聲稱,只有“虛心”才能夠真實地反映世界,他相信一種萬物相通的宇宙觀。王維可能是被禪宗在荒野中的隱居之美吸引,但他詩歌的基本主題是無我,這是我們走向現代藝術的極好方式。留在博物館裏與自我意識是相反的。藝術史家詹姆斯•埃爾金斯把欣賞畫作“當作思考我外之物的方式”。

一件真正強有力的藝術品能夠控制我們的感情,讓我們重新安排當前事情的優先次序。疲憊的雙腳、晚飯喫什麼、老闆那些令人不快的話,這些讓我們分神的事情,都可能在我們與一件油畫、素描、雕塑或裝置藝術品交流而深受感動時被擱置一旁, 哪怕只是一小會兒。

本篤會修士大衛•斯坦爾德拉斯特相信幸福的關鍵在於感恩,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都是一種恩賜, 如果我們能夠停止匆忙,就可以獲得享受幸福的機會。

就藝術欣賞而言,我們“停”在一件藝術品面前,敞開心扉接受那一刻的恩賜, 然後,當我們開始“看”它時,抓住機會欣賞它,然後“走”開。養成欣賞藝術品時深呼吸這個習慣並不難,而且這個習慣足以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

親密感

馬可•多蒂:“我被一幅畫吸引,而且任由自己被一種把偶然的吸引變得引人入勝的東西帶入那幅畫中。我感受到了那幅畫的意志所具有的能量和生命力。我被困在那裏,接受引導。而整體的效果——一直看着它那充盈的表面的結果,是愛。我指的是一種對體驗的柔和感受,一種與世間萬物的親密感。”

愛上某位藝術家的作品通常不包括多蒂所指的那種親密感。親密感有特定的時空要求。我們必須接近一件藝術品, 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在某件藝術品上。

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親密關係有一個主要障礙,就是我們的觀念。這種觀念認爲一件偉大的作品是由一個迥異於我們的思想創造的,它認爲藝術家處於一個更高的層面,他們的作品是從高處優雅地呈現給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最負盛名的一些現代藝術家,如沉溺於女色的畢加索、狂妄的達利、神祕的沃霍爾,他們豐富多彩的傳記強化了這一障礙。不管藝術家是否享受或利用了來自公衆的崇拜,你要做的就是把油畫、素描或雕塑當作有血有肉的、生活在現實中的男人女人創作的作品,他們的生活中很可能包含許多與你我一樣的小快樂 和小煩惱。

進一步說,試着想象這幅作品是爲你創作的,它渴望與你進行個人交流,這種渴望可以激發作品的活力。一件藝術品一旦公開展出,它就會面向每一個人,沒有哪個人的雙眼會比另一個人的更有價值。你和藝術品處在同一層級、同一層面上。古代藝術品可能需要某種程度上的“翻譯”,而現代藝術品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產物,它們得經得起同時代人的審視,就像它們剛剛離開工作室時那樣,無須闡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擁護她的讀者的權威,並告誡他們不必謙虛:“在你們的謙辭中,似乎認爲作家與你們有着不同的血肉與骨骼,認爲他們知道的.....比你們要多。沒有比這更大的錯誤了。”

藝術家也是如此。馬蒂斯可能會被理所當然地稱爲色彩大師,但當你站在他的作品前,在人們的掌聲平息下來之後,想象他的作品是爲你而創作的。歸根結底,要摒除雜念,每次只欣賞一件藝術品,而且要有耐心。

不要去想我們自以爲知道的、應該知道的或其他人可能知道的東西,這是純粹享受藝術中最難的部分,但如果我們要在大腦中清理出哪怕小小的一塊空白之 地,我們要做的就只是:

觀察作品一分鐘。

認真欣賞。

感受它。

這可能起不了什麼作用,或許只有一點點作用, 又或者很有效果,但除非我們做出這樣的嘗試,否則永遠無法領會其中的任何真諦。

建立聯繫:對話

我們無須經歷深刻的情感就可以全身心地融入並享受一件藝 術品,但至少我們可以擺脫日常生活中對某些事物的關注,讓藝術品自我展現。這種聯繫是喚起記憶還是創造記憶,無論是字面上的還是想象出來的,都無關緊要。我們不是爲了達到某種特殊的反應或某種程度的感受。我們花一小段時間與油畫、素描、雕塑、視頻、裝置藝術品或行爲藝術建立聯繫,是爲了讓作品有機會傳達其本質。我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萬物建立聯繫,但是如果能夠發現那些自始至終都具有吸引力的作品,會很令人興奮。

進入展廳。你站在房間中央,慢慢地環顧四周,每件物品都看幾秒鐘,然後走近似乎在召喚你的那一件。你走上前去。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放鬆,然後專注在畫上面。試着用至少三分鐘的時間不去想任何事情。就像任何用微波爐熱冷凍比薩的人會告訴你的,這是一段挺長的時間, 但你有時間。我們的大腦(左腦和右腦!)需要這麼長的時間來理解圖像,以便你正在欣賞的實際是在你的視網膜上,而不是在你的腦海裏。有一種方法可以確保你知道自己正欣賞的是什麼,就是想象你正在向一個不在場的人描述它:…當這一切在你的腦海中浮現時,你看起來要比平時努力多了。如果你忘掉這些話,繼續看作品,你會發現你看得更清晰了,不論是作爲整體,還是作爲你明確表達出來的部分的綜合。

你所做的是讓觀察的過程慢下來,是在消除緊迫感,是在忘記“讓我們看下一幅吧”這種念頭。我們看到的大多數藝術品是靜止的,但我們不是。爲了保持節奏同步,我們必須學會慢慢融人其中。實際上,我建議你不要試圖把注意力集中在畫上,而是要讓畫集中在你身上。當我們很專注的時候,我們會把注意力鎖定在特定的地方。理解這樣一幅偉大的現代繪畫有很多方法,我們的思想應該儘可能開放和放空。不要太多通過大腦,而要通過眼睛讓它進入你心裏。

藝術品需要被看見

“觀察者創作了繪畫。”一一阿涅斯•馬丁

當你看着一幅畫並理解了它的本質時,馬塞爾•杜尚認爲,如果一件藝術品沒有被人們看到,它就不存在:“....與觀察者的互動創作了繪畫。沒有觀察者的參與....藝術品就不會真的存在。它一直建立在兩極的基礎上,這兩極就是觀察者和創作者。兩極的行爲產生的火花會生成某些東西,比如電。只有藝術家看自己的作品是不夠.....我基本上更看重觀察者而不是藝術家,因爲觀察者不僅會看,而且會做出判斷。”

當你看一件藝術品的時候,它也在看你,如果你準備好了接受這種觀念,那麼你已經開始理解那種融人的過程了。當這種融入實實在在地發生時,它對我們的影響會像任何所謂“鮮活的”體驗一樣令人振奮。傑克•特沃科夫:“我認爲,或許當今的繪畫與音樂和舞蹈有着莫大的關係,音樂和舞蹈也沒有主題,但它們最能激發人最原始的東西,某種我們從開始就有的東西。就像我們會對鼓聲或喇叭發出的聲音做出反應一樣,我想我們有時也會對繪畫做出反應。它觸及了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這些東西從一開始就在我們心裏。”

使其成真(重現)

我在前面談到過這一點, 但需要再強調一番:除非你面對原作,否則這些就不會發生。你需要做的只是在那裏,站在它面前。藝術品原作有一種脈動,複製品無論用了多麼複雜的技術,都無法將其創造出來。複製品,幾乎無法表現其原作的實際顏色和豐富紋理,我們也看不出它的大小。盯着一幅畫(並讓它也看着你)是種真實的、 實時的體驗。這時,交換的是能量。而看着數字圖像,交換的只是信息。當一幅重要的油畫在拍賣會上拍賣時,這一點再清楚不過了。除了形狀和色彩,讓藝術品原作靈動起來的還有它的質感和維度。無論在畫布(或其他任何材料,如紙板、塑料、原木)上的顏料多麼平滑或稀薄,它們都是三維的。放大一張素描,你就會看到鉛筆在紙張上的壓痕,以及最上面的一層鉛粉。 它不是“平面的”。如果我們所做的是欣賞(而非僅僅收集信息),我們的眼睛就會觀察到這種質地。

人們擔心,無處不在的技術應用正在改變人類交流的方式,社會交流(面對面的接觸)正在爲無處不在的線上交流讓路,最終,我們會失去對話的能力(或許只在萬不得已時才使用語言)。不管這種危險是否被誇大了,在我們與藝術(尤其是美術和現代藝術)的關係中,越來越多地使用技術可能會抹殺情感交流的可能性。

不要抑制你的熱情——分享!

第6章 真正的鑑賞家不會自命不凡

是什麼造就了一位鑑賞家?首先,不是學習別人的想法或說法。我相信鑑賞的本質在於,在第一手經驗的基礎上,對自己經過深思的反應懷有信心,而不管其他人的意見如何。鑑賞始於作品,也終於作品。中間存在着創作者、製作、作品狀態、歷史和文化的吸引力,但倘若沒有與作品的長期接觸,事實性知識也就毫無用處。

藝術的特徵

藝術品有以下三個共同特徵,讓我對鑑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對媒介的掌握

如今,一位藝術家的工具可以是任何東西,從傳統的油畫顏料和豬鬃刷到時新的3D打印機,藝術家不僅需要知道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還要經過大量的練習,否則便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他需要大量的時間,甚至是一萬小時。

沒有像藝術家那樣接受過訓練的人,只需要試着用水彩畫一條彩虹,就能知道無法掌握媒介意味着什麼。一部1949年的精彩短片,講的是畢加索毫不費力地在一塊玻璃 上畫了一個花瓶 (攝像機在畢加索繪畫的時候透過玻璃拍下了他)。他對着鏡頭做鬼臉,但沒有畫錯一筆, 畫筆是他身心的自然延展。技巧本身不是目的,但它在最偉大的藝術作品中是一種無形的元素,絕對必要,又不會明顯到分散人對整體的注意力。

明晰的操作

因爲塞尚曾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使用負空間(畫布上的“空”)作爲一個重要元素,所以許多人認爲那些畫沒畫完。事實上,他只畫油畫或水彩畫中會對我們的情感產生作用的必要元素。少並不意味着多,但許多現代藝術的力量在於節制和精心編輯,無論是作品有生硬的線條還是混雜着厚厚的塗料。藝術家經常談論“知道在何時停筆”。那些知道該何時停筆的藝術家能夠以最大的效力發出清晰的聲明。

有威信的表達

一件藝術品的“聲音”可以是非常宏大和響亮的,也可以是非常安靜的,就像阿涅斯•馬丁精妙的鉛筆素描,但聲音要產生共鳴,就必須得有力量。不拖泥帶水,也不磕磕巴巴的。也許,有些時候你站在一件藝術品跟前,覺得它對你“沒產生任何反應”,那不是因爲它的風格、構圖或色彩,而是因爲它的聲音沒有威信。

現代鑑賞之父、奢華浮誇的意大利人喬瓦尼•莫雷利( 1816- 1891 )倡導要關注藝術品的視覺細節,以此辨別作品的創作者。比如,通過觀察作品對耳朵和指甲的渲染等方面,他把以前匿名的作品歸於波提切利或提香。這與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德國藝術史家的記錄方法截然相反。這些19世紀的藝術史家與他們100年後的一些學術後輩並無不同,比起研究藝術品本身,他們更喜歡細讀諸如古代圖錄和書信之類的文獻證據。莫雷利堅持認爲,鑑賞力是“在美術館而非圖書館裏”培養出來的。他稱:“只有在藝術品跟前,才能正確地研究藝術史。書籍容易扭曲一個人的判斷。”但他懷疑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鑑賞方法,他說:“人類的眼睛分爲長視和短視,所以在那些研究藝術的人當中,我們發現有些人有觀賞的眼光,而另一些人,即使戴上最好的眼鏡,也毫無益處。”莫雷利在他那個時代廣爲人知,他不僅影響了柯南•道爾,而且給年輕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認爲莫雷利對藝術史的處理方法類似於他的精神分析的方法。但正如福爾摩斯的工作是找出罪犯,莫雷利的目標是辨別一件藝術品的創作者,或者確定作品的創作時間和地點(這幾乎與歷史記錄同樣重要)。

我是個鑑賞家?

在當今世界,藝術鑑賞家不是那種稱自己知道如何辨別真僞,如何評價作品優劣,或知道價值是升還是降的人。如今,鑑賞家就是像你一樣的人, 他們帶着好奇心,精力充沛地去尋找那些讓自己不斷感到滿足的藝術品,而不用考慮別人的意見如何。此外,通過儘可能多地欣賞藝術品,你可以把自己訓練成爲一名鑑賞家。這種持續不斷的訓練可以促進產生自信選擇的機制。

真實的生活、實時的比較比信息知識更能激發鑑賞力。在博物館或美術館的任何一個展廳裏, 你要不斷地問自己:“我最喜歡什麼?”你不需要知道爲什麼,不需要同意大多數人的看法,不需要“正確”。你需要誠實,要誠實則必須去欣賞,要欣賞就必須努力地看,然後做比較。當然,和意見相同或相左的人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只要你們可以暢所欲言。

相信你的眼睛

芬德利的相對論:一個人對藝術品做出自信的個人判斷的自然能力,與他花在欣賞和比較彼此具有視覺相似性的藝術品真品上的時間成正比。我強調的是視覺上的相似性。忘掉藝術家、時間、國籍,還有,一定要忘掉各種主義。

如果你聽從我的建議,你的藝術品位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或者興趣會拓寬。如果你還沒有明確的品位,那麼我保證你會喜歡去發現它們。如果你對某位特定藝術家的作品或某類藝術感興趣的話,那就看看你能看到的關於那位藝術家或那類藝術的所有東西(不要在網上搜索或閱讀它們)。如果你允許自己的喜好自由浮現,不受他人意見的影響,你就會形成一種有層次的個人品位。

第7章 個人化

我喜歡談論讓我感動的東西,也喜歡拉着別人去看我喜歡的作品,但我不指望他們跟我有一樣的品位, 我也不認爲自己的藝術品位一定比他們的好。 對你來說,重要的是花時間尋找向你說話的藝術品,然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讓它影響你的感受,並且與別人分享你的品位和體驗。看、欣賞、觀察、融入、感受,然後.....享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