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放鬆之不會、不願、不敢:不怕死、熱愛丟臉、無所謂、接受自卑

當年讀中學時候,課餘時候沒啥好玩的,同學們除了打球,還有不少人玩單雙槓。

玩單雙槓不似打球這些集體活動,自己會玩就可以,雖然看似比較難,比如抓住單槓空中翻滾,抓住雙槓身體大幅度擺動,不過一旦入門,就可以玩得不亦樂乎。

這個入門比較難,“門外漢”的臨門一腳,是“難的不會、會的不難”。戳破窗戶紙就是那麼一下子,對不少人來說卻是一輩子,不信的話,想想至今自己想學卻沒有學會的,比如游泳、書法之類,就會有所感觸。

印象深刻的是學翻轉單槓,可以跳上去雙手撐住較矮的單槓,也可以跨越式翻上高高的單槓,可就是不敢翻轉,即頭朝下翻下來,哪怕是最矮的單槓,翻轉後雙腳能落地的那種。

這種情況如果有人問,會不會玩單槓?回答不會!再問願不願意學學?回答願意!那麼就試着翻一次單槓如何?回答不敢!

於是,當別人都會玩了,自己還不會玩,就成了這個情況:表現爲不會玩,說出口的是不願學,內心真實想法是不敢學。

所以,不要相信一個人說的話,而要相信這個人——這個人的心!

記得學會翻單槓是中學,有次上晚自習,當時同桌是轉學來的,好像是學校老師的弟弟,脾氣很好,單槓翻得漂亮。還沒有下自習課,我們倆就去了操場,翻單槓玩。

前面說過,翻單槓關鍵動作就是要頭朝前向下翻下來,就這麼一個簡單動作,硬是不敢嘗試。在同學示範與鼓勵之下,還是不敢,最後同學非常共情地想出辦法,全程拉住我翻轉下來,最後是否誇張的都要抱住了也可能。

再狼狽的行動也是行動,再糟糕的體驗也是體驗,這就是心理的特點,“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沒有行動體驗就沒有這些刻骨銘心感受。

“梨子好不好喫,需要親自嘗一口”,這就是體驗的可貴之處。

就這麼一次非常狼狽的單槓向前翻體驗,在同學不離不棄全程保護之下,直到雙腳落地踏實之後,才體會到之前心中的恐懼害怕,真的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研究證實的,“我們對世界的解釋創造了社會現實”,社會現實是我們主觀創造出來的!

作爲心理學四大公理之一,關於心理與社會現實的關係,是這樣描述的,“心理扭曲了社會現實”,所謂扭曲也正是創造!

體驗到單槓前翻沒啥可怕的,就算是“入門”了,空談一千次不如實踐這一次。

由此可以解釋情緒緊張不能放鬆的根源,那就是恐懼!這是喜怒悲恐四種原始情緒中最原始的一種,沒有之一。

進化論心理學以及腦神經學研究證實,作爲情緒邊緣系統的杏仁核,直接負責的情緒就是恐懼,要知道情緒腦出現在2500萬年前,而我們引以爲傲的大腦皮層出現只有2.5萬年。

回顧學會翻單槓這個體驗,最初之所以學不會,不是不願學,而是不敢學,恐懼成爲最大攔路虎,而應對之道就是採取滿足安全感的各種方式,注意一定是心理上的安全感滿足,而且要由當事人心理體驗作爲衡量標準。

稍微引申一下,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人際互動困難、心理困惑時,作爲父母我們又給了孩子什麼有效幫助呢?!

社會發展到現在,沒有了遠古時候恐懼環境,可這個安全感不足已經隨着基因遺傳下來,改頭換面,變成了“怕死”“丟面子”“恥感”“自卑”。

如果嘗試換個態度,變作“不怕死”“熱愛丟臉”“無所謂”“接受自卑”,再加以行動,那麼緊張心情是否可以輕鬆些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