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全職在家,自由職業整1年:沒有徹底自由,只有全時職業

閱讀點關注,職場不迷路。

去年10月份,因職務與收入的原因,自己儘管已經是42歲的中年人,但依舊選擇了裸辭,主動離開了原先公司,真正成爲一名徹底的自由職業者。

離開公司後的頭一個月時間,感覺屬於自己的時間,總是那麼地多,可以盡情地揮霍,使用起來象呼吸一樣自然,毫無違和感。

但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那種所謂“自由自在”,天天都是大週末的生活方式,所產生的新鮮感過後。

自己愈發地覺得,自由後面的職業,正在一步步地束縛着自由,直到後來,真正地讓自己認識到:沒有徹底的自由,只有全時的職業,這纔是自己應持有的狀態,而這與無論是身處職場,還是宅在家裏無關。

1.真正的自由,全憑自律支撐

正所謂,自律才能給你自由。自由職業,雖然是以自由爲前綴,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實則恰恰相反,越是想自由,越是要靠自律來爭取,否則,所謂的自由要麼被束縛,要麼就是被打折,反而變得越來越不自由了。

就拿睡覺這件事來講,睡到自然醒,剛開始感覺很好,但幾天下來,因睡覺過多,還有玩遊戲時間過長,導致從事其他事情減少,主要是不運動、浪費糧食,消耗貨幣。

由此無所事事所帶來的隱形焦慮會瞬間擊潰你離職過後短暫的成就,甚至可以說,完全會被碾壓。

就過樣,過着自由式的生活,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自己有一天猛然覺得,再也不能這樣油膩下去了,必須用自律這一利器給打住。

於是自己果斷地叫停了放縱式睡眠與持續性玩遊戲這兩項使人容易陷入“頹廢”狀態的活動。

首先,停止晚睡晚起。取而代之的則是每晚10點前入睡,早上5點前起牀。剛開始很不適應,但堅持了一段時間,自己還是把自己從“舒適區”推進了“拉伸區”,過後發現,這種因早睡早起給自己所帶來一整天的清醒與高效,還真是不錯。

其次,告別電子遊戲。慶幸的是,自己不太喜歡刷手機、看視頻但對一款經典的電子遊戲,如紅色警戒、閃電戰還有使命召喚等等,一旦玩起來可謂樂此不疲,忘卻時光。

爲此,因長時間玩遊戲,沒過多久便付出了大肚腩上身的代價,看起來,真得離油膩又進了一步。

直到有一天,看到還在上班的同學在朋友圈曬出的“一身腱子肉”的健身達人照,自己真正開始反思起來,覺得如此下去,自己非徹底頹廢不可。

於是,在家的第三個月,自己拔掉了網線,將自己喜歡的慢跑這項運動重新揀了起來,每週至少堅持跑3次5公里,慢慢地,一個月過後,自己從日益下降的體重中,找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份幹練與果敢的自信。

自從開始早睡早起,並停掉了所有遊戲,感覺自己真得一下子,自由了許多,每天擁了大把時間做自己喜歡且值得做的事情,而且,因爲身體狀況的改善,一些朋友之間的應酬,大大小小的聚會,也願意去,敢去參加了。

講真,用自律換來的自由,纔是真正屬於自己、可以放肆享受的自由

2.走完退路,只剩絕路,這也是一條路

從國企轉崗至私企,再從私企離職回家,一路走來,竟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給自己留下了太多的退路。

同時也意識到,當你選擇並走了太多的退路時,卻總不能給自己開拓出一條能讓自己前進的道路,當退路走完,剩下的只能是無路可走。

想到那句話,“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這句話用在自己現在的處境,真的是恰如其分。

對於自己而言,40多歲的年紀,還象年紀輕輕的那樣的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幹到退休似乎也不太現實。

顯然,就當下而言,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走好自由職業變現這條路。自己採取的方式就是通過寫作來變現,所幸寫作也是自己的愛好與擅長所在。

爲了能將這條寫作變現打通,變得持久,自己重新分配了一天的寫作時間,每天凌晨3點半開始一天的寫作,中午休息半小時,下午再跑步半個小時,除去晚上陪孩子時間,要到晚上10點半才結束一天的寫作。

可以說,平均每天的更文字數能達到5000字以上,到目前爲止,已經堅持有大半年的時間。

正所謂,“有付出就有回報”,憑藉這種高強度的更文節奏,再加多平臺羣發,自己先後順利地取得了自媒體各大主力平臺的圖文、視頻原創權限,有的平臺還開通了帶貨與付費專欄權限。

而收益也從原先的剛開始的三元兩角,到每月能夠相對穩定地月入過千。雖然,對於自己或者他人眼裏所謂的財富自由,相差十萬八千里,但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切還需時間給出答案,自己只管努力就好。

每到寫作遇到阻力時,不由地想起那句話,“自己選擇的路,哭着、跪着也要走。”既然已經決定以寫作爲生,那麼就要無所畏懼,堅持到底。

3.理想與現實有道坎:生存

職場裏,流行這樣一句話,“辭職一時爽,辭後火葬場。”剛開始,無論是從時間自由,還是從財富自由,甚至人身自由多重角度考慮,都將自由職業看成是所有職業當中的天堂。

但離職過後,當長時間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並且財務支出還持續不斷地進行時,你會發現,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狀態與現實當中出現的實際情況,真不是僅有一星半點兒的差距,就生活壓力這一塊,就是一條很大的鴻溝。

就拿自己來講,離職後,個人還是多少有一些存款,理想狀態下,保證全家人兩三年的生活,也是相對充裕。

但有句話,“明天與意外不知哪個會先到”,說不準,一些難以預料、招架的意外情況及各種不確定因素便會出現。

前一段時間,岳母患肺病,僅治病就用掉一大筆開支,除去這筆開支,剩餘再維持全家人生活水平,便會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了。

給出的啓示就是:身處職場,倘若沒有較爲可觀的存款打底,沒有清晰明瞭離職後該往哪兒走,該如何重啓,就要慎重地做出離職決定。

而一旦離職,則要在盡短時間內打通自己的收入來源,要知道,“開源節流”,僅做到節流是遠遠不足的,必須要儘快、儘量多地打開自己的收入通道,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哪怕沒有上班期間工資高,但也足以堅定選擇當下職業這條路的信心,至少可以爲每天的生計減輕一部分壓力。

自由職業,本就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工作,只是選擇的空間、涉及到的崗位與專業有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權。爲此,還是要按照稻盛和夫老人家所言,把工作看成是一輩子的修行。

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在哪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藉助一種從業方式,來不斷改善個人收入,提升個人心志,增強個人技能,放大人生格局。

@職路施語,20年職場人,20年真心話,爲你解析職場真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