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痛點,就是勞動價值的分配問題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七部》(32)

共體經濟圈分配原則的科學性

在勞動被生存目的劫持了的情況下,奢談勞動的愉悅性意義是毫無用處的,勞動價值用以分配,勞動者面臨的是分配的合理性問題,涉及不到勞動愉悅與否的問題,因此,共體經濟圈運行模式出現了,它是人類意識形態跨紀元轉換的過渡形式,它是對舊經濟體制的一場不動聲色的革命,其中,最重要的革命就是分配方式的革命,讓勞動價值的分配趨於合理化,即讓勞動價值迴歸勞動者,這是分配革命的意義所在,也是共體經濟模式運行的目的。

爲什麼要進行勞動價值的分配?分配是生命倫理的產物,將我們共同創造的勞動價值進行再分配,這本身並不符合勞動的原則與目的,但是,過渡時期的勞動行爲和經濟模式只能遷就於合理,即儘可能讓未來的理念符合現在的邏輯,這將是人類跨紀元轉換過渡時期的一大特色,就如同水棲動物爲了轉換爲陸棲動物而不得不讓鰓與肺同時存在一樣,取得儘可能的合理性是共體經濟模式的基本理念。

在現在的邏輯下,我們只能儘可能地達到分配的合理性。分配的依據是個人勞動的價值,將共同勞動的結果分配到個人,這在舊的經濟模式中是不可能的,因爲無法覈算出個人的勞動價值,所以,私有制只能將勞動力僱傭化,或者將生產及經營個體化,這便是造成經濟實體散而碎、經營混亂和競爭激烈的根本原因,分配難以進行或分配不公是經濟運行長久以來的死結,極大地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

共體經濟圈的運行模式首先解決了分配的倫理問題,也就是圈內創造的產值歸圈內勞動者所有,參與分配的因素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價值的計算,剔除了資本盈利和其他參與分配的因素,從產值總量到每個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分配就僅僅是個計算問題。圈內生產及經營的運行採用的先進的網絡技術這就派上了用場,區塊鏈的透明化運作手段,即落實到每一個勞動環節和勞動者勞動過程的記錄就都作爲了分配的依據,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將各工種和各種勞動內容、過程甚至勞動性質作細緻嚴密的數字化處理。

根據勞動難度、強度、時長、勞動者付出的代價以及生產和經營中的各個環節、各個細節分解進行勞動價值總量的佔比運算,能夠得出理論上準確的不同勞動者的勞動價值數額,依據這個數值進行的勞動分配是能夠做到的最合理的勞動分配方法,這個分配方法的要點是:生產總值確定,再分解到各個運行環節,從經濟圈總體的三級覈算,到各生產、經營單位的二級覈算,再落實到個人產值的一級覈算,自動運行的核算系統會精確地得出每個勞動崗位及每個勞動者的勞動價值,這些運算對於人工智能技術不算難事,由於區塊鏈技術中的公開性、透明性及數據不可更改性,這無疑使每個勞動者的勞動過程記錄都有據可查,再根據其各自不同的勞動內容、勞動性質及勞動成果,運算出相對合理的勞動價值結果是可能的,這也正是共體經濟的主要特點,只以勞動價值來做運轉結算的依據,同時只以勞動價值來作分配依據,使經濟運轉程序簡單化,這才使得合理分配成爲可能。

爲誰勞動?勞動的目的和結果是什麼?這纔是打開分配難題的鑰匙。把勞動從複雜的經濟關係中純粹地剝離出來,只進行勞動價值的核算,只有沒有夾雜其他經濟因素的勞動價值的核算,纔有公平合理進行分配的可能,這是解開分配關係死結的關鍵所在,不以勞動價值作依據的經濟運轉根本無法作出合理的分配,因此,勞動者只能領取僱傭工資,當然,僱傭工資不具有分配的性質,更談不上分配的合理性,我們並未完全意識到,工資制度不但不具有按勞分配的意義,另外,從經濟倫理上,讓勞動者與勞動的關係產生了極爲複雜的扭曲關係,勞動者的身份變得含混而因此被忽略,勞動關係與政治倫理、經濟倫理以及人的存在倫理關係掛鉤,因此,勞動及其報酬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涉及的問題複雜難辨,當然,按勞分配的原則和其公平合理性成爲泡影,這也是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爲何困難重重、舉步維艱的深層原因,分配不公,直接影響生產力的發展。

爲什麼我們只得停留或退回到數千年前的私有或個體、家族式的產業形式?因爲我們解決不了分配問題,我們因爲分配問題無法解決而聚合不成經濟共體,我們只有經濟的競爭、分解與角力,我們只有在彼此經濟利益的劇烈摩擦中耗費大量的寶貴資源、浪費不可計數的能量,其實根源就在勞動分配上,勞動分配的不合理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麻煩和苦難。

共體經濟模式的分配原則和分配方法,預示着經濟革命已經從根本上開始改變舊的經濟模式,預示着從經濟開始的人性倫理大回歸,預示着新的存在秩序的可行性,預示着人間的一切改變已經開始。(接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