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擺脫情緒共情? 共情如果只發生在“眼前人”之間,那麼它就稱不上是良善之舉 辯證地看待共情時刻 共情引起的聚光燈效應只是在維護少數提出共情需求的人 共情會引發的一些後果 最後的思考

“我們對陌生人可以沒有道德關懷,誰也不能說自掃門前雪不對,但是我們不能不給予陌生人道德關懷的地位,因爲那樣陌生人便和花鳥魚蟲無異了。”

這段話是西安交通大學心理學教授喻豐寫給《擺脫共情》一書的推薦序中的內容。

這段序言將會成爲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序言,並且目前看來,沒有之一。

因此在我還沒有看到正文內容之前,光是推薦序,就足以讓我想要把這本書分享給更多讀者了。

情緒上的共情,如果只發生在熟人之間,那它的存在相對於不熟的人來說,就會成爲不公平的因素之一。

《擺脫共情》這本書的核心目的爲:

① 大家普遍認爲的共情就是對熟人,或是眼前的人無條件理解、包容,但這種共情會誤導他人的判斷力;

② 過度共情使得更多的他者(或是陌生人)被忽視、冷落、嘲諷或不被尊重等,於是這個人將因共情氾濫而變得糟糕;

③ 理性看待一切問題,將會改變現狀,即我們可以通過理性處事,來增強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來促進世界的和諧與美好。


共情如果只發生在“眼前人”之間,那麼它就稱不上是良善之舉

我之前和身邊的人不止一次提起過,我對他人的對待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和身邊熟悉的人打交道的頻次稍微高了點,僅此而已。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這種做法,然而,當他們同樣被陌生人所誤解、甚至欺凌的時候,他們纔會感受到自己原來也是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

和同事一起出行,我撿了路邊的垃圾,隨手扔進垃圾箱,被人認爲我多管閒事“有保潔阿姨呢,這是他們的分內工作。”

和熟人喫飯,他們聊起明星的各種八卦,我提議聊點別的,然後對方開玩笑迴應“偶爾聊點沒用的事,可以放鬆一下我們的大腦。”

對於不認識的人,總是更加無所顧忌,而對於身邊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卻總是過度關注,這是典型的利己行爲。

陌生人和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是有經歷、有情緒、有感受的活生生的人,都一樣在自己的人生中奮力地負重前行,誰又比誰容易呢?誰又比誰更難呢?

如果一個人在情感上很容易對眼前的人產生共情,那麼他(她)忽視的就是與眼前這個人相對立的立場以及真正的事實。

”理性共情“是對全局觀做出審慎思考之後的行爲,並不是下意識無條件理解”眼前人“,後者只會有意或無意地傷害更多的人(他者)。

比如很多人把距離我們生活重心很遠的人(老闆、明星或其他公衆人物)身上發生的事情當作談資,甚至隨意評價。我個人是從不參與這樣的討論的。因爲我不願意爲了維護眼前的人際關係,而做出違背自己內心的事。

同樣地,也許每個人都有需要他人理解的時刻,但是往往這種單方面地、帶有負面情緒地傾訴,是整個事件的不客觀,那麼當下共情的人只是觸發了自己本能地同情而已。


辯證地看待共情時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爲模式,而這些行爲背後也都有其唯一的解釋。

而共情是什麼?你願意對眼前這個人產生共情,就意味着你接受了他們對自己行爲的事後分析,也就是他們對自己行爲進行的合理化解釋,並且你會對他們的“一面之詞”(不論主觀或是客觀)動惻隱之心。

但這件事情之所以會成立,以至於你付出的時間、精力及耐心都不會成爲笑柄的前提是“對方所說的一切都是客觀事實”。

然而真正的事實是,每個人在爲自己尋找傾訴(共情)對象時,一定會首選願意無條件相信自己的人。

人們一旦有傾訴需求,也正是他們渴望被理解、被共情的時刻,也是他們內心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刻,這時候當你被對方傾訴時,你如何能確保對方在負面情緒纏身、且內心非常脆弱時,依舊能對你坦誠地托出全部客觀事實呢?

也就是說,此時,你如果跟着對方的情緒走,你就會認定他們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阿德勒認爲所有的問題都和人際關係相關,那麼當你對眼前的人無條件信任、支持時,你傷害他人的可能性也就出現了,因爲你在不瞭解全部事實的基礎上,單方面站了這個找你傾訴的當事者的隊伍。

傾訴者因爲深受負面情緒困擾,所以很難客觀看待自己,但是對於被傾訴者,你是否能理性看待傾訴者身上發生的問題,將會成爲主導因素。

要知道很多人之所以會經常尋找共情,就是爲了讓自己的觀點、立場得到他人的支持,而此時,總有些他者是被這些傾訴者放到自己對立面的。

如果每個傾訴者都能順利找到共情者,難道我們就能認爲站在這些傾訴者對立面的他者就都是邪惡之人嗎?


共情引起的聚光燈效應只是在維護少數提出共情需求的人

事實上,“理性共情”的人大概會在認清客觀事實之後,對自己熟悉的人和素未謀面或是並未出現在眼前的他者都產生同等共情。這樣的行爲纔是更加善良和有道德感的。

好比在醫院排隊等待問診時,所有病患之間相互都不認識,但此時突然出現一名病患聲稱自己的狀況非常非常危險,並希望能夠得到大家一致的同情而爲其提供“插隊”、可以優先看醫生的選擇,大概就因爲這樣一個看似特殊的請求,病患們也許真的就會產生共情,併爲他讓路。

但是讓路的同時,又有誰瞭解那些正常排隊的其他病患的症狀呢?那些沒有插隊需求的病患難道病症真的就不值一提嗎?事實並非如此,不是嗎?

然而只要有人提出共情需求,及時給予迴應的人看似都是善良的人;只是大家都意識不到,這樣對某一個或幾個人的特殊照顧,往往會使得原本簡單的狀況變得更加複雜,並且剝奪了更多人理應得到的公平。

作者認爲共情這盞聚光燈會帶來的三個侷限是:

① 當下對少數人共情,可能會在未來造成更多痛苦和傷害;

② 共情的聚焦使得你只能看見自己過度關注的人和事,也就是說,共情會被個人偏好所左右;

③ 聚焦於前期特定個體的共情,會使人目光短淺、狹隘,無法看清長遠利益。


共情會引發的一些後果

有時共情會使人對當事人所做出的行爲做出事後地合理化分析,以表明自己和當事人有着同樣的感受。

但由於人性的複雜性所致,並不是所有能夠起到安慰劑效應的對話都出自真誠之舉。也就是說,不論一個人是否出自真情實感,他(她)都有可能說出一些暖心的話來安慰他人。

而真正能夠對他人產生共情的人,也有極大的可能會因爲“關心則亂”,而無法爲當事人提供合理化的建議。

作者表示,如果父母能夠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與孩子產生共情,那麼父母就會對孩子過度寵溺,以致於無法真正做出對孩子未來有所幫助和指導的決策。

如果你能看到當事者需要面對的問題和一些實實在在的痛苦,那麼你就會站在客觀的立場去幫助對方分析事情的原委,並給出一些對未來發展有所指導的建議。

除此之外,共情還會使我們忽視一些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比如看待新聞事件時,人們很容易關注與自己相關的某個學校、場所、行業或事件,而對於除此之外的絕大多數事件是比較無感的。

作者認爲“在道德決策中,我們之所以能認識到數字的重要性,不是因爲情感,而是因爲理性。”而那些因爲在情感上產生共情而對很多事情引起過度關注的狀況,其實正是因爲缺乏了理性地思考。

好比在面對一些社會新聞事件時,“1個人的死亡是悲劇,100萬人的死亡是個數據。”

換句話說,就是在道德及認知的層面,你能與一個人、幾個人共情,還是你能夠對絕大多數人共情,你的共情對象是怎樣的,你就會做出與之相符的道德建議,而這一切都取決於你原本的認知。


最後的思考

其實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目前處在後半段的進度中,不過書中的內容的確會讓我有醍醐灌頂之感,對身邊的人共情,是一件相對容易做到的事;

而不去共情,完全站在爲對方長遠利益考慮的方向去梳理問題的脈絡並給出相關的指導建議,卻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

至少願意花時間、耐心在他人的道德及認知上給予幫助的人並不多,更何況有這種意識及認知的人也不多。

雖然很多人表示對作者提出的觀點極其憤慨,但我個人在認知層面卻真的受益了,所以出於這個原因,我很願意將這本書《擺脫共情》推薦給“有緣”的讀者,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意識到過度關注帶來的問題和後果。

畢竟人性很複雜、社會很複雜,而我們現在所處的整個社會生活就是由每個複雜的人構成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