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造句“豇豆像蛔蟲一樣”,老師該打幾分?

“豇豆像蛔蟲一樣”。這可不是段子。

我上小學的時候,記不清是幾年級了,老師留了家庭作業,題目是用“像......一樣”造句。某位大才的同學就堂而皇之地寫了這個句子交上去。後果嘛,不用說,自然是惹得年輕的女老師花容失色,把這個作業當作反面典型在課堂上大加批判,以至於我對這位同學天才般的想象力記憶深刻,至今不忘。

想當年老師在臺上大發雷霆,我和全班同學一起在臺下偷笑不止,因爲從來沒有人敢公然把這麼噁心的一件東西拿來比喻食物。但其實我一直沒想明白,這個比喻有什麼不妥。

按照小學教材的要求,比喻這種修辭手法有三大要素:本體、喻體和比喻詞。而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構成合格的比喻,基本要求是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性質的事物,並且二者之間要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用這個要求來考察“豇豆像蛔蟲一樣”這個句子,我不得不承認本體豇豆和喻體蛔蟲是迥然不同的兩類事物,二者之間在又細又長這一形態特徵上具有鮮明的一致性。所以說,從語法角度來看,這個句子是完全合格的。

那麼激怒老師的是什麼呢?我想不外乎兩點,一是道德情操,二是語言文字。我們都知道語文課除了教人識字之外還有高臺教化之功,是道德說教的重地。在我們的正統觀念裏面,真善美是三位一體的。這位同學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醜惡的、需要用小藥片去趕盡殺絕的蛔蟲與代表勞動人民勝利果實的食物相提並論,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者,祖國的語言文字多麼美好,語文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讓學生掌握優美的詞彙和句式。在各類語文考試中,詞彙的豐富多變、語言的優雅考究常常是作文評分高低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常常要求學生大量背誦名人名言、成語詩詞等等,以便在作文中熟練應用。

這當然是對的。不過,語文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教法。

加拿大的小學語文教學就十分明顯地從實用出發,注重教給學生如何條理分明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從一二年級開始老師就要求學生辨別“事實”與“觀點”的區別,並且學習如何用“事實”來支持或反駁一個“觀點”。他們的作文也會考察所使用的詞彙的多樣性,但卻更加看重結構和層次,看重邏輯。

我家小姑娘剛剛上完一年級,從學校訓練得來的書面表達能力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教學所追求的實用性。

暑假裏我們一家人去湖邊度假,遇上個下雨天,只能待在屋裏,沒什麼好玩的。小姑娘一時卻來了興致,拿過電腦,說是要寫一篇文章。

“你要寫什麼?”我問她。

“Beaver(河狸)。”小姑娘胸有成竹:“我知道關於beaver的所有事情,你們什麼都不知道。”

“那好吧,你寫出來給我們看我們就知道了。”

很快,小姑娘用谷歌膠片製作完成了一套關於河狸的膠片,圖文並茂,有事實,有觀點。

封面言簡意賅,只有一個字——Beaver(河狸)。

接下來滿滿一頁,描述了河狸獨特的牙齒。

Beavers have orange teeth on the outside. The orange part of its teeth is harder than the white side that is inside. One day the beaver's teeth can grow up to 40 feet long that's why beavers need to chop wood. Beavers eat the soft bark inside the tree's.

河狸的牙齒外面是橙色的。它的牙齒橙色的部分比靠內側的白色的部分更加堅硬。有一天河狸的牙齒可以長到40英尺長,這就是爲什麼河狸需要啃木頭。(可以磨掉一部分牙齒防止長得過長。)河狸會喫掉樹幹裏面的軟木。

看到這段文字以前我真不知道河狸的牙齒是橙色的,而爲了增加文章的可信性小姑娘還自己從網上找到了橙色牙齒的圖片放在膠片裏面。她還找來了被河狸啃過的樹幹的照片,並且在軟木碎片旁邊加上了註釋。

下一頁又來了。

Beavers build dams out of wood. They also build beaver bridges out of wood. They are called beaver bridge not because they are shaped like a beaver, they are called beaver bridge because beavers built them. Beavers slap their tail to the water when there is an emergency.

河狸用木頭建造堤壩。他們還用木頭造橋。那些橋被稱作“河狸橋”,這不是因爲它們長得像河狸的形狀。它們被稱爲“河狸橋”是因爲河狸建造了它們。當出現緊急情況時河狸把他們的尾巴拍向水。

同樣,這頁膠片上也有“河狸堤壩”和“河狸橋”的圖片。小姑娘的這段文字又一次顯露了我的無知。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河狸堤壩”,還從沒聽說過“河狸橋”。

這還沒完,事實講完了,文章的最後一段還有觀點的表達。

Otters are the only one who can go in to the beaver dam because the opening is under water and otters can swim.

I think beavers are heros because their bridge help other anamals get across so protect beavers and other wild life. 

Thank you for reading and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year! Bye!

(除了河狸自己,)水獺是唯一能進到“河狸堤壩”裏面去的動物,因爲入口開在水下而水獺會游泳。

我認爲河狸是英雄,因爲它們的橋幫助其他動物通過(水面)。所以,保護河狸和其他野生動物。

謝謝你的閱讀,我祝你今年過得好!再見!

很顯然,最後一句是課堂講演的遺風。

膠片的最後一頁除了附上她從網上搜羅來的河狸圖片之外,小姑娘還硬生生拖着鼠標當畫筆“手繪”了一個小女孩的形象。

“你這畫的是你自己嗎?”我問她。

“嗯。”

“你手裏拿的什麼呀?”

“垃圾袋!”小姑娘說:“我去撿垃圾。”

原來如此!她的文章最後號召大家要保護動物,而她的確也身體力行過在戶外清撿垃圾的行動,以免垃圾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破壞。

度假時遇雨,沒有任何先兆地抓過電腦就寫,轉眼間寫出這樣一篇文章,讓我對小姑娘的動物知識和語文能力都感到有些驚訝,同時也對加拿大小學的語文教學注重實用的觀念又有了新的認識。

寫完這篇關於河狸的文章不久,小姑娘的中文課出了些造句練習,目的是幫助掌握某些字詞的使用方法。

首先是“把”字的用法。

小猴子西瓜(             )。

小姑娘上的中文課是針對海外華裔兒童設計的,側重識字但不強調寫字,所以這類造句練習只要求學生能說出來,可以由家長幫忙寫在作業本上。

於是我問她:“小猴子把西瓜怎麼樣啊?”

“喫掉了。”小姑娘不假思索。

“不錯。我幫你寫下來。下一個——”

下一道題脫胎於她學過的《烏鴉喝水》的課文。

烏鴉小石子(            )。

“這句怎麼說?烏鴉把小石子怎麼樣?”

“嗯——”小姑娘顯然不願意套用課文的故事情節,歪着頭想了想,然後邊笑邊說:“烏鴉把小石子放在腦袋上!哈哈!”

“哈哈!”我也笑了:“烏鴉怎麼把石頭放在腦袋上啊?”

不過我還是依着她把這句話寫了下來,因爲從語法學習的角度這個句子並沒有錯。

造完了“把”字的句子,還有“以前”和“以後”要造句。

“來來來,看看‘以前’和‘以後’。”我說。

秋天到來以前,(                  )。

“秋天到了以前,”小姑娘念着題目,又想造個什麼別出心裁的句子,不過沒想出來,於是老老實實地說:“我要玩水。”

“很好,”我說:“秋天天冷了就不能玩水了,所以要在秋天到來以前玩水,很好。”

正說着,小姑娘想要去上廁所了,扭身就跑。

“哎,”我叫她,“還有最後一句了,做完了再去不行嗎?就一句話的功夫。”

他哭了以後,(                       )。

我把題目念給她聽,小姑娘頭也不回,大叫一聲:“他哭了以後就去上廁所了,哈哈。”

她一說上廁所我一下子就想起了當年被我的小學老師批判過的那個蛔蟲的句子,於是我也樂了。想了想,語言學習還是要以實用爲重,這個句子同樣是在語法上無可挑剔,所以我也就不追究它夠不夠優美了,於是我把這個上廁所的句子也寫在了小姑娘的作業本上,交給了她的中文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