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張篇第十九(二十二)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譯文】

衛國的公孫朝向子貢問道:“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裏學的?”子貢說:“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並沒有失傳,還留存在人間。賢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賢能的人只記住了細枝末節。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無處不在的,老師從哪兒不能學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師呢?”

【摘抄】

孔子出生沒落士族,母親顏氏亦爲當地大家族,他從小喜歡祭祀文化並得到母親支持,接觸到大量古代文化知識。魯國是周公封地,孔子故里曲阜爲魯國國都,傳承了周朝的文化典籍、禮樂制度,春秋時期尚存留有宮廷樂隊,豐厚的文化底蘊給孔子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孔子從小家境貧寒,十五歲立志於學,勤學、好問、善思,當人全身心熱愛求知時,知識就無處不在,智慧大門隨之打開,他致力於求學,相傳與南宮敬叔前往周都城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正是熱愛知識和刻苦求學的人生態度成就了孔子的智慧。

【感悟】

學聖賢之大道,聞常人之小道,道之所在即學之所在,博觀約取,厚積薄發,融會貫通,一以貫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