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蛤蟆去看心理醫生》第11章——蛤蟆先生的選擇 讀書輸出

看似選擇權在別人手裏,實則在自己手裏。

自己的任何情緒,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沒有人會傷害我們,除非我們同意

001 你如何理解“兒童狀態”“父母狀態”和“成人狀態”?三種不同的狀態各有什麼特點?

兒童狀態更像是兒童時期的狀態延續,父母狀態則是父母的完全模仿和翻版,而成人狀態則是在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基礎上,經過了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的武裝後,形成的屬於自己的方式。

成人狀態更像個大人,做事情少了很多情緒化方式多,了幾分理性,可以理智的做計劃、做決策、很理性合理的做事。做事的邏輯和判斷依據的是自己學習道德知識和技能,而不是兒童時期自己感受到的情緒,也不是模仿父母的做事方式。

002 你認爲哪種狀態更有利於我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說說你的理解

當然是成人狀態,更利於我們的自我認知和成長。

成人狀態是一種更理性、更客觀的狀態,能跳出我們自己的角色,來看待我們自己,就像一個獨立的第三者一樣。而兒童狀態更多的是習慣站在一個被要求、需要順從的角色來做事,而父母狀態是站在一個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情。

屁股決定腦袋。兒童狀態和父母狀態,這兩種方式都不夠客觀。 而成人狀態更容易讓我們反思進行客觀的判斷,從而有利於改進。

在兒童狀態體驗到的是童年的感受,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而父母狀態基本上都是在挑剔和教育別人。

這種已經形成的方式是靠日復一日的重複,形成了自己的條件反射,而不能很清晰的很客觀的看清自己,而兒童和父母狀態是不需要思考的,全靠的是習慣式反應。

003 在我們的人生中,你如何理解三種狀態之間的關係?你一般什麼情形下會處於哪種狀態呢?

兒童狀態,父母狀態和成人狀態形成了我們的不同階段的三種狀態。三種狀態都屬於我們人生的一部分,缺一不可。我們一般在職場上應該呈現成人狀態,在跟家人一起時,可以更多的感受,多呈現兒童狀態,會更溫馨。

當然,如果我們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同時實時調動別人的情緒,往往就會事半功倍。

記得見過一個老闆,她原來看到員工犯錯誤就很生氣,總是很情緒化的處理問題,想教育犯錯的員工。

後來她做了自我改進,把情緒控制的很好,不會隨便發脾氣,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發,她發脾氣不是情緒的發泄,而是一種管理工具,覺得在管理上需要使用情緒時纔會使用。

比如平時不太愛發火的一些領導,如果發一次火,大家就會很清楚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而如果一個經常發火的領導,即使每次發火,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也意識不到事情的重要性,覺得可能就是領導激素又超標了,需要發泄一下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