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之間:魯迅傳》05:留學日本

1902年4月,魯迅抵達日本,他首先進入東京的弘文學院就讀,這是一所專門接納“清國留學生”的預科學校,主要教授日語。

同樣在這段時期裏,梁啓超、孫中山等維新、革命之士也聚集到了日本。

一時間,《新民叢報》《新小說》等宣揚新文化的報刊流行開來,大大小小的集會、講座也在東京遍地開花。

在弘文學院學習之餘,魯迅經常去參加集會、聽演講。在活動中吸收新思想的同時,魯迅也結識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其中就有魯迅的同鄉、後來成爲終生摯友的許壽裳。

魯迅和許壽裳兩人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問題。據說,二人最常討論三個問題:一是怎樣纔是理想的人性;二是中國人的國民性最欠缺的是什麼;三是它的病根何在。

在這些革命義士、同學夥伴中,有一個人對魯迅的影響最爲深遠,直到魯迅臨終前,回憶起這位前輩,還大讚他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這個對魯迅影響最深的人,就是章太炎先生。

早先,章太炎因參加維新運動而遭到清政府通緝,一度被捕入獄。出獄後,章太炎流亡日本。

他在日本遇到孫中山,加入了同盟會,擔任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的主筆。章太炎運用自己在中國古典、印度哲學、西方哲學領域的淵博知識,倡導革命,批判康有爲、梁啓超等人的維新論。魯迅經常在報刊上讀到章太炎的文章。

此外,魯迅每週日都會與好友許壽裳、錢玄同等人去民報社聽章太炎的講座,聽章太炎講授知識,評點時事。

來到日本一年後,在新思想的感召下,魯迅剪掉了自己的辮子,決心做一名新時代的“現代人”。

不過,第二年回鄉探親時,魯迅還是在上海買了一條假辮子,因爲按照清朝的法規,男人不留辮子是要被砍頭的。

從弘文學院畢業後,魯迅本應按照清政府指定的升學方向,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採礦冶金系,但他卻選擇了醫學。

魯迅當時的夢想是,畢業回國後,救治像父親一樣被庸醫耽誤的病人,如果發生戰爭,就去當軍醫,以此爲民族革命做貢獻。

他對醫學的熱情,甚至讓一位原計劃學習師範的朋友,改學醫學專業。

魯迅非常反感東京那些爲了拿文憑而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他們會爲了一張證書而興高采烈地跳舞,會成羣結隊去上野賞花。

所以他決定遠離喧囂的東京,去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潛心學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