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家身上汲取當代藝術智慧

《當代藝術的十九副面孔  大師與我們的時代》 編著了國際著名策展人、藝術批評家、蛇形畫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裏希.奧布里斯特與當代藝術大師的十九篇對話,包括對15位藝術家、4位建築師的訪談錄。

用了兩個月的時間(8.11~10.4)來閱讀這本書,斷斷續續(其中斷開了有兩週吧),正好利用這個長假掩卷。

這本書不是我買的,當代藝術也不是我感興趣的領域,可是來到我的身邊,又被愛藝術的新新人類推薦,說是網評不錯,好在有建築題材,所以看看無妨。而我竟然是搶先閱讀了,比購書人更早領略其中的妙韻。

現代藝術,一直以來無感的藝術領域。對着抽象的繪畫、裝置、行爲藝術、實驗性體驗,往往因看不懂而放棄。各種展覽,往往對現代藝術部分跳過,而把更多時間放在容易找到出處及信息的古典藝術和近代藝術。看了這本書,領悟到這些藝術家(包括畫家和建築師),在逐漸擺脫、減弱宗教信仰和偶像崇拜的現代社會,把注意力從古典藝術中移開,更深入地思考新技術(瞭解實質,探索應用,迴歸本源)、環境(更多地融入,對與自然/世界/他人/自我關係的探討,尋求各種可能)、人類(羣體性行爲、個體差異、精神分析),而創作出不同凡響的現代藝術作品。他們的成就,已經逐步發展到從實驗性工作室和展覽,從製作模型,進一步拓展到城市規劃和典型建築(公共雕塑、公共區域等),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豐富世人體驗世界的方式。他們從時間和空間中尋求可能,在對比、交錯和擴展中。往過去回溯,往未來想象,立足於當下;往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反方向地找,在地區、氣候、文化、人類危機中汲取靈感。

現代藝術是什麼?透過這本書,我感覺到的,一是藝術家們以繪畫、裝置、數字展示等手段來創作或暗示,展現當代人類行爲背後的象徵意義,對自我價值、人際關係的隱喻,挖掘社會性、孤獨感、歸屬與抗拒…這些難以用語言解釋清楚的哲學內涵…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到哪裏去,我們在幹些什麼,我們還是我們嗎?…不變的主題,嶄新的思考。隨着時代的步伐,這些主題不斷演化不同的內容。二是現代藝術作品也不再侷限於巨象的繪畫、雕塑、裝置。留白——誘發觀者腦海漫遊,互動——激發觀者參與作品……正在成爲新的趨勢。現代藝術不是靜態的,不僅僅遠觀,還能進入、生長和變異。就好像自媒體一樣,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藝術”,並自我欣賞和陶醉。“我”在藝術裏,也在藝術外。藝術的空間性和時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彰顯。三是現代藝術也不再侷限於單獨的呈現,現代藝術品在誕生的時候是一種物品,體現藝術家一種思想;在展出的時候,在時間性和空間性的變異中,會使原有思想更豐富,引發不同觀者的共鳴或者遐想,更有可能增加另一些思想。現代展覽汲取多種手段,通過建築(博物館)、佈局(策展)、呈現方式(技術手段),讓現代藝術品煥發前所未有的時代特徵。甚至有些展覽,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作品,因展覽而生,撤展而去。

十幾名現代藝術家或建築師,其中好幾位是兼而有之的雙料,奧布里斯特與他們的對話越看越起勁,在每一篇裏,必定有某些內容讓我產生激動興奮的感覺,不確定都是共鳴,有啓發,有遐想,各種各樣的想法:

他們喜歡顛覆傳統(例如不待見常規的美術館展示模式),他們喜歡塗鴉及出醜(例如吉爾伯特與喬治雙人組,展品《髒話圖片》、《裸體大便圖片》)。

他們反抗戰爭。他們的藝術作品取材於炸彈和飛機,取材於血淋淋的頭顱。他們反抗性別歧視。他們的藝術作品取材於女性身體,取材於哲學家們對女性的惡毒評判語言。他們用拼貼作爲最直接的藝術展現手段。

他們用空間造就時間錯覺,用時間製作空間錯覺,用圖片輸出文化錯覺,讓觀者通過直觀的視錯覺來了解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

他們藉由藝術,創造真實或虛幻,把瘋狂的想法透過藝術創造來實現。藝術家的夢,不再由潛意識催生,而是直接在意識中創造。

他們把藝術融入現代感更強的思考當中,思考環保,思考公衆,思考“少即是多”,思考毀滅與創造,思考文明的延續。

《當代藝術的十九副面孔  大師與我們的時代》的作者,漢斯•烏爾裏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1968年生於瑞士蘇黎世,現爲倫敦蛇形畫廊聯合總監,是活躍於當代藝術界的著名策展人和批評家。奧布里斯特迄今曾參與策劃和發起了150多個展覽與項目,編撰有70多本學術著作。奧布里斯特受到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的著作《名人傳》(The Lives of the Artists)的啓發(在這本書裏,瓦薩里將他同時代的藝術家和建築師視作歷史人物進行記錄),奧布里斯特由此產生靈感,也把自己與藝術家們不斷的談話記錄下來,當遇到抗拒時轉而採用郵件方式提問,藝術家們會回覆圖像或畫作來回復。在這些對話的初期,奧布里斯特不僅要問藝術家在既定框架內能做什麼,還要問他們想做什麼。通過聆聽這些尚未完成的新項目,奧布里斯特獲取最重要的信息,以能幫助他們實現這些想法。奧布里斯特把這些談話視爲一個人所需要的“知識花園”,一個可供研究學習的花園,以給自己提供新的想法。通過這些對話,奧布里斯特迫切希望消除學科之間的藩籬,很多領域貌似迥異,但其間的聯繫最能激發靈感的:“跨越對知識共享的畏懼,即是本書的主旨所在。”

終於明白自己爲什麼之前對當代藝術不感興趣,是的,當你只把目光停留在一幅幅古典油畫上,只關注自然風光和旖旎色彩,就不會留意到人類對自身內在、對時間空間的渴求。當代藝術與建築相結合,打造公共空間,創造了人與人的新型連接、人與自然的新型連接,超脫了傳統的美術館、博物館和藝術中心,融入更豐富的全球語境,是多學科滲透的領域和成果。城市建設也更如此,保持歷史淵源,持續展現文化民族特色,突出不同地域人民的主體化,很需要現代藝術的介入和重構。

PS:這本書有個很大的遺憾,就是書中所講述大量的畫作、雕塑及建築,都沒有相應的圖片。通過度娘,也能搜索到一些相關信息和圖片。但你知道,光從文字來想象就夠無力了,即便是圖片,也只有侷限和單一的平面效果。真的,只有實地觀摩,置身於其中,才能被震撼到。還有一個遺憾,就是沒有與中國藝術家的對話。

這本書的封底,印着這樣的話:

談話一旦開始, 就沒有終點,亦不會停歇。就像當代藝術,一旦開啓,就只能向前。

“當代藝術是現實世界的映像,發生在世界上的所有事,都可以在這裏找到影子。”

透過當代藝術家之眼,洞察我們所處的時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