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修心課》帶給我們的重要啓示

書中提到人們會因爲感到孤獨而變得從衆,同時從衆也會讓人越發感到孤獨,也就是說這實際上是兩個相互矛盾的點。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個別建議,我個人是不太贊同的,比如去酒館的吧檯前爲自己尋找一個暫時的避風港。

看書還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融入進去,纔會汲取到真正對自己有益的知識點或信息。

作者的出發點其實是希望讀者都能勇敢地面對那些曾經讓你感到孤獨的時刻,甚至是能夠坦然地去感受或享受獨處的時光。

因此,我在文中只是引入了一些我個人受到啓發的觀點。

① 停止從衆

盲目的從衆心理,讓人們失去了對自我價值的判斷,逐漸忽視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重視的人和物。而持續從衆,就會使人感到心力交瘁,覺得沒有人懂“自己”。

可是這個狀況卻是因自己而起,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會讓他人更好地瞭解、甚至是理解你。而那些從不表達自我想法的人們,將會持續陷在孤獨的感受中,因爲他人沒有了解他們的機會。

因此,這裏需要引出作者的一個觀點,即“從衆帶來不幸”。

從本質上來看,人人都有孤獨的時刻,只是這個感受出現的頻次和持續的時長會有所不同而已。所以沒有必要把孤獨看得特別可怕。

既然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刻感到孤獨,那麼人們也就無需去強化或放大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份孤獨了,不是嗎?

② 利用獨處的時間來思考,剛剛好

一旦孤獨感被人們放大,他們就很容易把“合羣”當作一個目標去實現。於是就會衍生出一些並非自己本意的行爲。

事實上,許多天才都在經歷着獨自一人的漫長時刻,比如牛頓、愛因斯坦等。然而他們的內心卻非常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現實生活中,人人常常會忽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去跟隨他人的意願,於是爲了獲得和他人爲伍的資格而不惜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的做法一定會帶來委屈和壓抑。

那些一味追求合羣的人們總是希望和他人產生一些共鳴,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個人是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的。通常我的時間都會拿來記日記、看書及思考。

獨處的時間用來思考,再適合不過了。我記得《烏合之衆》中貌似提到過個體在羣體中的智商會下降。

尤其是在社交場合,人一多,觀點就會混雜,每個人都需要構建自己的社交形象,於是你就很難把一件事情構思及表達完整。而當人們獨處時,就不會有這種煩惱。

③ 在閱讀中提升認知

作者認爲獨處是培養獨立思考習慣的大好機會,可是思考的前提是,人們必須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知識儲備以及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那麼最快的獲取途徑就是看書了。

持續閱讀,就是在求知,能夠做到持續求知的人,在主觀上是渴望對自我進行探索的,他們在心態上也會更加積極和謙卑。

我們讀過的書就是我們走過的路,同時呢,在你讀過的每一本書中你所產生的思考也在引導着你的未來。

書中的觀點及思想也會相互關聯。很多人說讀書太多就會被書中的觀點左右。可是不讀書的人在被誰的觀點左右呢?放眼望去,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有幾個是從不讀書的呢?

人們需要能夠支撐自己獨立思考的工具和依據,所以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打造自己的認知體系和知識結構,再去學以致用,把這些知識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思考、決策和行動中去,我們也就實現了“成爲自己”這個目標。

④ 尋找有效的人際關係

當你完全瞭解和理解自己的一系列思維和行爲之後,你便會明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接下來可能會做些什麼等等,於是你也就能順理成章地挖掘到自己的社交需求。

作者認爲“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一個人只有在他人的點化下才能真正認清自己。

所以去結交一些能對你袒露真心話的朋友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你身邊有人願意拿出時間來傾聽你的感受時,不論你的經歷是好是壞,你都不會過於惶恐,因爲你知道你背後有強大的情感支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如果你一時之間找不到人傾訴,寫日記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很多有抑鬱傾向的患者都成功地在書寫中以全新的視角開始審視自己的經歷,並最終成爲小有名氣的作家。

因此,我的建議是,不要因爲急於找人傾訴而去“抓壯丁”,如果你身邊沒有這樣的朋友,那麼就嘗試在日記裏用他人的視角來重新瞭解一下自己吧。

⑤ 學會適當地去依賴他人

人都需要社會感,在構建社會感的同時,自然就會有需要和被需要的雙重需求。如果你提出的需求剛好能滿足對方“被需要”的感受,那麼對方也會在幫助你的同時找到存在感。

不過這種需求需要恰到好處,而不是一開口就會給他人造成心理負擔的那種,這個尺度並不好拿捏。

不過完全不需要依賴他人的人,也會喪失很多社交機會。瞭解和理解都是在反覆溝通中建立的,如果你從不在社交上花費時間或是過度獨立,從不肯提出自己的需求,那麼他人也會跟着你的節奏把溝通頻率降下來。

有時候我們能依賴的不只是人,還有物,比如書籍。“越是善於與孤獨爲友的人,其可依賴的人或物也就越多。”

對我來說,我的摯友不多,但是我可依賴的書籍卻非常多,或者說,我依賴某些作者的經歷,也依賴另一些作者的思想。對於我喜歡的作者,我恨不得把他們寫得所有的書都看完。

適當地對人和物產生依賴,會讓人更加心安。

⑥ 允許他人和自己的思想不同

由於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面對同一件事,人們一定會有不同的認識、思考和反應。其實成年人能夠接受他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有一部分原因也來自父母對他們的引導和教化。

然而即便是這樣,孩子也有權利和自由成長爲和父母完全不同的人。

對於父母而言,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是一樣的。不論曾經的你身上有多少父母的影子,你都有權利成爲自己。

允許“你”就是你自己,也允許他人就是他們自己,這纔是維護健康人際關係的核心價值觀。

⑦ 敢於暴露弱點

真正自信的人都非常明確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意義,所以他們不會放大自己的不足。因此,他們身上也會具備一個與衆不同的特質,那就是敢於暴露自己的弱點。

人都有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但是負面情緒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不會被接納的。於是就有了逃避負面情緒的一些行爲隨之而來。

其實同時擁有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的人,才更真實、可靠。

有時,人們過度關注他人和自己的社交形象,會使得他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越是這樣想,就越是無法示弱,最終就會一頭栽到完美主義的陷阱中,希望自己展現出來的每個側面都是經得起打量和推敲的。

其實這樣做只會加重人們內心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因爲時刻都在呈現着完美形象的目標是根本就無法實現的。

社交形象都是浮於表面的,真正能考驗人社交能力的一點,則是你是否具備與他人促膝長談的思想和認知水平。單純靠外在上呈現出來的社交形象去判斷一個人的優勢和價值,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準確的。

所以別去過度追求社交形象,而是接納自己真實的內在,並敢於把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這樣你的整體形象纔是更加立體和完整的。

⑧ 學會向專業人士求助

作者本人是個行醫30多年的精神科醫生,他分析了日本和歐美對待心理諮詢方面的不同態度。相信很多人都有所體會,在中國也是一樣的狀況,很多成年人都無法面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現了一些狀況這個客觀事實,似乎被稱爲患者是件很丟臉的事。

實際上,當人們自己能夠對自己進行自我疏導時,自然沒必要去看心理醫生;可是現實是大量的人既無法自我疏導,也沒有向他人求助的意願,更多的人總是頑固地認爲心理上的問題就不該是個需要去看醫生才能得到解決的問題。

把心理積壓已久的問題和事件統統表達清楚,這一步本身就是治療的步驟之一。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其實人們真正缺乏的是面對事實的勇氣和決心。

而在心理醫生面前,你不必考慮人你的際關係以及自己的社交形象會受到哪些評價和影響,只是單純地找回面對事實的勇氣,你就會越來明確曾被你忽視和逃避的情緒及感受來源。

也就是說在心理諮詢中,人們能夠逐漸發展出客觀看待自己的視角。

這一章是全書的最後一個章節,也是孤獨者修心的最後一步。可見,對自己有足夠清晰的認知,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最後,也希望朋友們都能通過學習建立起客觀看待自己的那個視角,不忽視自己的重要性、不逃避需要面對的問題、不放大自己和他人身上的過失、也不會因過度追求社交形象而失去真實的自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