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與重複Ⅳ

憑藉重複引入心靈中的差異,憑靠心靈從重複那裏傾析出的差異,我們才能談論重複。


六、休謨主義

重複絲毫沒有改變重複的對象,但它卻在靜觀它的心靈中造成了一些改變:休謨的這一著名論點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問題的核心。……重複中的間斷性規則或瞬時性規則被表達爲:某物只在另一個物已經消失後出現。這便呈現出了瞬時的心靈的物質狀態。……重複沒有自在。……這正是變狀的本質。休謨所舉的例子是“AB、AB、AB、A……”這種類型的實例重複。各個實例、各個客觀系列AB都是相互獨立的。重複(但確切說來我們還不能談論重複)沒有給對象或事物狀態AB帶來任何改變。不過,在靜觀的心靈中卻產生了一種變化:這便是差異——心靈之中的某種嶄新之物。當A出現時,我現在就預期着B的出現。(P129)

如何理解這種變化的本質呢?休謨解釋說,相互獨立的同一實例或相似實例被奠基在了想象力之中。這裏,想象力被定義爲一種縮合力:它就好比一塊感光板,它將某物在另一物出現時保留了下來。它縮合了種種同質的實例、元素、震盪與時刻,並在一種具備一定“重量”的內部的質的印象中爲它們奠基。當A出現時,在一種與所有被縮合的AB的質的印象相應的力量的伴隨下,我們預期着B的出現。但這既不是記憶,也不是知性活動:縮合並非反思。確切地說,它形成了一種時間綜合。諸時間的前後相繼不會形成時間,也不會使時間消散;它不過是標誌着時間那總是失敗的誕生瞬間。時間只能在以諸時刻之重複爲依託的源始綜合中被構成。這種綜合使相互獨立、前後相繼的諸時刻彼此縮合到了一起。由此,它構成了被實際經驗的當前,構成了活生生的當前。而且,時間正是在這一當前中展布開來。(P130)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這一綜合都應當被命名爲被動綜合。它雖然具有構成作用,但卻並不因此就是能動的。它並不是由心靈創造的,它只是在靜觀着的心靈中發生,它先於一切記憶與反思。時間是主觀的,但它是一個被動主體的主體性。就其本質而言,被動綜合(或者說縮合)是不對稱的:它在當前中從過去走向了未來,因而也就是從特殊走向了一般。由此,它爲時間之矢確定了方向。(P131)在考察對象中的重複時,我們仍然處在那些使重複的觀念成爲可能的條件之下。但在考察主體中的變化時,我們便超越了這些條件而直面着差異之一般形式。重複的觀念性構成亦內含着一種在兩個界限之間進行的回溯運動。(P131)這就是說,記憶與知性的能動綜合疊加於想象力的被動綜合之上,並以後者爲依託。(P132)

柏格森的例子無疑不同於休謨的例子。前者表示一個封閉的重複,後者表示一個開放的重複。此外,前者表示一個“A、A、A、A”類型(嘀、嘀、嘀、嘀)的元素重複,後者表示一個“AB、AB、AB、A……”類型(嘀噠、嘀噠、嘀噠、嘀……)的實例重複。(P132)雖然重複被封閉了在“實例”之中,被還原爲兩個元素,但它卻向一種作爲諸實例自身的重複的新的無限敞開了。因此,認爲“任何實例的重複從本性上說都是開放的”或“任何因素的重複從本性上說都是封閉的”都是錯誤的。……在被動綜合中,兩種重複形式總會指向對方:實例的重複假定了元素的重複,而元素的重複必然在實例的重複中被超越(被動綜合將“滴-滴”感覺爲“嘀-噠”的自然傾向正由此產生)。(P133)被感覺到的質與基本的興奮的縮合混淆在一起;但被知覺到的對象自身就包含着一種實例的縮合(由於這種縮合,一個質應當在另一個質之中被辨識出來)和一種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對象形式與至少作爲意象部分的質聯合在了一起)。(P133)

所有這一切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符號領域,這一領域每一次都包含着異質之物,而且還激活了行爲。因爲每一縮合、每一被動綜合都構成了一個在各種能動綜合中被解釋或展示的符號。動物“感覺到”水所憑靠的那些符號與它那乾渴的機體所缺乏的元素並不類似。在每一實例中,感覺、知覺、需要、遺傳、學習、本能、理智、記憶具有了重複之特徵的方式都憑藉這些東西而被測量:諸重複形式的組合、作爲這些組合被創制的場所的層次、這些層次的“被置於關係之中”,以及能動綜合與被動綜合的相互影響。(P134)心理學將能動性當成了拜物。它對內省的極端畏懼使它只觀察移動的東西。(P134)心理學將“自我不能靜觀自身”當成是既得的知識。但這並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是弄清“自我本身是否是一種靜觀”或“它在自身中是否是一種靜觀”,以及“人們能否以靜觀之外的方式學習並形成行爲與自身”。(P135)

習慣從重複中傾析出了某種嶄新之物:(首先被設定爲一般性的)差異。就其本質而言,習慣是縮合。語言已經見證了這一點……當我們說“習慣即縮合”時,我們所談論的不是那種爲了形成一個重複元素而與另一個瞬時作用〔舒張〕組合在一起的瞬時作用〔縮合〕,而是在靜觀的心靈中重複的融合。應當將一個靈魂賦予心臟、肌肉、神經、細胞,但這個靈魂必須是一個靜觀的靈魂,它的全部作用就是縮合習慣。(P135)我們由於縮合纔是習慣,但我們是通過靜觀來縮合——這兩個過程是同步的。(P135-136)我們是靜觀,是想象,是一般性,是要求,是滿足。……我們並不靜觀我們自身,但是我們只能通過靜觀來實存。也就是說,我們只能通過靜觀我們所來自的那些東西而實存。……有一種被動綜合的至福;而且,我們雖然靜觀着我們自身之外的事物,但卻通過靜觀而感到快感(自我滿足)。就此而言,……靜觀即傾析。爲了用一個自身的形象來滿足自己,人們始終應當首先靜觀異己之物,靜觀湖水、狄安娜、樹叢。(P136)只有經驗論者能夠成功地擔當起這樣的表述。有一種土壤與溼氣的縮合,人們把它稱爲小麥。而且這種縮合是一種靜觀和這一靜觀的自我滿足。……一切都是靜觀!……普羅提諾說道:假如人們要確定自身的形象並享有這一形象,人們就必須爲了靜觀這個事物,而轉向那人們由之產生的源泉。(P137)

增加使習慣獨立於重複的理由並不是難事:無論是正在進行的行動還是已然完成的行動,行動從不是重複。……但是,即使一般性當真與重複截然不同,它仍然取決於重複,即它被建構於其上的隱蔽的基礎。在一般性秩序和與一般性秩序對應的變項場域中,行動只能由重複的元素的縮合構建起來。不過,這一縮合並不是在自身中發生,而是在一個靜觀的自我,在一個將施動者二重化的自我中發生。……在行動的自我下面存在着一個個靜觀的微小自我,這些微小自我使行動和能動主體成爲可能。我們之所以能說“自我”只是因爲在我們之中有無數靜觀的見證者;述說自我的始終是一個第三者。而且我們甚至應當將這些靜觀的靈魂置入迷宮裏的老鼠之中,置入老鼠的每塊肌肉之中。然而,由於靜觀不會在行動的任何瞬間出現,由於它始終縮在後面,由於它什麼也不“做”(雖然,某物企鵝是某種全新之物通過它產生了),人們很容易把它忘掉,很容易在不對重複做任何參照的情況下闡釋刺激和反應的完整過程,因爲這種參照只會在反應和刺激與諸靜觀性靈魂的關係中出現。(P138)

從重複中傾析出某種嶄新的事物,從重複中傾析出差異,這正是想象力或是具有多重細分狀態的靜觀的心靈的作用。而且就其本質而言,重複是想象的重複。(P138)

想象的重複並非虛假的重複,它要填補真正的重複的空缺;真正的重複是想象力的重複。在“自身不斷消解的重複”與“爲了我們而在表象之空間中被展開和存貯的重複”之間,存在着那作爲重複之自爲、作爲想象物的差異。差異寓居於重複之中。一方面,在長度的維度上,差異使我們從一個重複秩序過渡到另一個重複秩序:通過被動綜合的中介,從自身不斷消解的瞬時性重複過渡到能動地表象了的重複。另一方面,在深度的維度上,差異使我們在各種被動綜合中從一個重複秩序過渡到另一個重複秩序,並從一種一般性過渡到另一種一般性。……無論如何,物質的與赤裸的重複、所謂的相同者的重複就是一個外部包裝,它就像是差異和更爲複雜的內部重複的內核的外部包裝,而且還是要被消解的外部包裝。差異處於兩種重複之間。反過來說,這是不是也意味着重複亦處於兩種差異之間,使我們從一個差異秩序過渡到另一個差異秩序?(P13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