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追憶我們遠去的童年

——讀《村小識字課》有感

素來寡聞,看到課程羣裏發佈出來的作業有一項是寫《村小識字課》讀後感,第一反應這應該是小學低段的某篇課文。

但幾秒鐘後,我又開始納悶,語文書裏有這篇課文嗎?我剛教完一二年級,沒見過啊。難道是統編教材又有了新的改動?記得暑假裏看過一則推文是專門語文書裏的新變化的,但好像也沒有提到這篇。

索性百度吧。輸入“村小識字課”五個字,疑惑瞬間解除,這果然不是一篇書本里的課文,而是一首讓人覺得不太像詩的兒童詩。

“蛋,蛋,雞蛋的蛋,調皮蛋的蛋,乖蛋蛋的蛋,紅臉蛋的蛋,馬鐵蛋的蛋。

花,花,花骨朵的花,桃花的花,杏花的花,花蝴蝶的花,花衫衫的花,王梅花的花,曹愛花的花。

黑,黑,黑白的黑,黑板的黑,黑毛筆的黑。黑手手的黑,黑窯洞的黑,黑眼睛的黑。

外,外,外面的外,窗外的外,山外的外,外國的外,誰還在門外喊報告的外,外,外,外就是那個外。

飛,飛,飛上天的飛,飛機的飛,宇宙飛船的飛,想飛的飛,擡翅膀飛的飛,笨鳥先飛的飛,飛呀飛的飛……”

顯然,我已經被戳中笑點。光是看一遍還覺得不夠,我又趕緊招呼一旁的兒子,“快來快來,老媽讀一首詩給你聽。”我強忍住笑,聲情並茂地大聲朗讀起來,主要是自己給自己找節奏。因爲這首共五個小節的詩全程既不押韻,每行也沒個固定的字數。讀罷,兒子一句“這也叫詩?”,也不追問,繼續玩他的去了。而我,默讀之中卻再也笑不出,也不想笑了。

我彷彿突然一下子穿越時光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並看到了自己在家鄉的村小讀一年級時的情景。一排白牆黑瓦房,總共不超過十間,一到六年級每個年級一間,其餘的每間又被分成兩小間,要麼是老師的辦公室,要麼是學校的小賣部。這便是我們的學校了。

語文課上,老師每次教我們讀生字,就是這樣的“小,小,大小的小,小河的小,小心的小。電,電,電燈的電。電風扇的電,電視機的電……”一邊讀,一邊雙眼緊緊盯着老師手中的教鞭,指哪讀哪。

哪像如今的語文課,班班通一打開,幻燈片一播放,一個生字從讀音到書寫再到組詞最後到造句,全都由電腦AI語音一條龍播報。學生們除了需要端正坐着豎起耳朵聽,其他啥也不用幹。所以,兒子怎麼能理解我對這首詩的獨特感受呢。於我而言,那是直抵童年記憶之河的浪花一朵,是每一個農村孩子由此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一把,是僅僅獨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一段啊。現在的城裏孩子,當然難以直觀地感受與理解。

既然能引發我的共鳴,我想也一定能引發許多與我同齡讀者的共鳴。果然,隨着這首詩一同跳出的搜索結果裏就有不少人寫的讀後感。

從詩歌所營造出來的畫面感,即一羣孩子滿臉喜悅,搖頭晃腦跟着老師賣力朗讀甚至喊讀、唱讀的情景。有人在分析每一個文字所代表的具體意義。比如“蛋,蛋,鐵蛋蛋的蛋。”中把“鐵蛋蛋”認爲是兒童的小名,從而表達這是文本所傳遞出的地方文化氣息。又比如“飛,飛機的飛。”是在隱喻閉塞農村的兒童對外面世界與廣闊天地的無限嚮往等等。也有人從兒童視角與心理出發,在細細品析其蘊藏的童真童趣童心所在,還有人在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小學識字課的真實體會。到最後,大家都會回到“童年”這個話題上來。一邊感慨這首詩的語言質樸,一邊或多或少地發出些許的感懷,如我這般,不知不覺中就穿越了。

不管在這首詩裏,作者是有意挑選了“蛋花黑外飛”五個字來進行的衍生,還是隨意而爲。它們每一個都是觸動我們心絃的美妙音符,都能讓我們的思緒之門大開,深陷回憶,浮想聯翩。甚至無比懷念。

一首《村小識字課》,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文字,明快得不能再明快的童謠,給我們帶來啓發的不僅有教學策略上的思考,更有人生意義上的遐想。明明現在的教育條件更好,高樓大廈早已取代了白牆黑瓦,電燈電扇早已該裝的裝,該掛的掛,許多不曾想,也想不到的新設備新功能更是讓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我們那時候的校園生活,簡單又幸福的童年,如今卻是再也尋覓不到了。

或許,越簡單的,反而越深刻,也越久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