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讀,必有我師

——新網師《論閱讀、思考、表達的教學意義》雲端共讀有感

“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參加這一期的雲端共讀是因爲我本身就有對“閱讀、思考、表達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及做法”的困惑。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言“很多老師說‘讀思達’教學法不就是自己一直在用的方法嗎?”我就是那很多老師中的一員。但,對於這一人人都在用的“方法”,卻實在是毫無任何操作套路,遑論成就感。

讀完了王勝男老師發在羣裏的學習資料,我開始期待三位領讀老師的分享。兩個小時的雲端共讀結束後,我有一種全新的感受,且不說對於這一教學法的理解與吸收到了什麼程度,單從三位老師的分享中,我就看到了讀書的三種狀態。我以爲他們的分享恰恰分別對應了此次共讀主題《論閱讀、思考、表達的教學意義》中的閱讀、思考、表達。

1.讀書,就是把書讀薄(對應閱讀、思考、表達中的閱讀)

陳六一老師在讀餘教授的這篇論文時,始終把關注點聚焦在自己所任教的數學學科上,並在其中深挖。通過例舉作者在文中的的表達所對應的數學中的表達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如。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在浩瀚的知識閱讀中聚焦、提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從而真正服務且提升自己的教學?陳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

2022年頒佈的《新課標》也提出了學科閱讀,打破了人們對於“閱讀只是語文的事”這一認知侷限。數學如此,那麼其他學科呢?我很快就由陳老師的分享聯想到了自己也兼任的《道德與法治》《美術》學科,在這些科目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思考、表達又該如何具體體現呢?我還需要細緻思考。對於餘教授提出的“讀思達”這一面向所有學科的教學法(通法),陳老師也就數學用公式進行了表示即學科學習(教學)=學科閱讀+學科思考+學科表達。

2.讀書,就是把書讀厚(對應閱讀、思考、表達中的思考)

付海亮老師是我們小語課程組的組長之一,之前也聽過他的許多分享。此次的共讀更讓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是一個善於把書讀厚的人,從他把“閱讀、思考、表達”三者的線性關係解讀成閉環關係即可覺察。講座時的舉一而反三、由此而及彼時更體現了他在閱讀《論閱讀、思考、表達的教學意義》這一論文時的追問、探尋與思考。針對文本中的不足,他查閱資料進行補充;對於感覺有分歧的觀點,他博採衆長、對比羅列並關聯自己的實踐再次進行梳理歸納。他在沉浸的閱讀中深度思考着每一句表達,既從中印證着自己的所作所爲,又不斷地提出自己新的理解與觀點。即使對待權威也不盲從,而是以批判性的態度吸收,真正做到了“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樣的讀書態度正是得益於他平時廣博的閱讀,也得益於他豐富的閱讀教學經歷。一個熱愛思考的人,閱讀,也是思考。

3.讀書,就是把書讀活(對應閱讀、思考、表達中的表達)

以最近正火的chatGPT爲導入,何其鋼老師通過摘取余文森教授的幾句金句爲我們解讀了他的讀書心得。對於何老師而言,書,是拿來讀的,更是拿來用的。他把書本知識讀透,付諸實踐,進行創新與拓展之後的再現,恰如其分地詮釋了“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這一俗世至理。

在這個知識宇宙大爆炸,人人都在爭相學習的時代,如何確保學有所得、學有實效?他用余文森教授的“能夠表達出來的知識才是真正有力量的知識”作出了回答。作爲成人的學習,除了一味地吸收,我們還必須有適量的輸出。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練習彈鋼琴,就應該演繹一首完整的曲子;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練習書法,就應該創作一幅真正的作品;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釋放自已學習的信號,就應該後續展示自己學習的成果......明確具體,一語中的。

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輸出)也不是隻有課堂發言一種方式。從何老師身上,我看到了學生的無限種可能,只要我們敢想肯做,勇於嘗試,與時俱進,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只是被惰性知識填滿,卻不懂在現實中如何變通。

總之,閱讀、思考、表達是知識通往素養的三道必經的程序和門檻,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引領學生成長過程中自己必須先經歷的遭遇與跨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