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攬勝寄情懷——劉禹錫詠秋詩賞析(下)

山水攬勝寄情懷

      ——劉禹錫詠秋詩賞析(下)

        王傳學


      劉禹錫青年得志,但進退無定,幾遭貶謫,飽嘗仕途坎坷之艱險。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劉禹錫隨杜佑入朝。順宗元和元年(公元805年),他積極參與王叔文爲首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不久失敗,首遭貶謫。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得裴度力薦返京。因遊玄都觀寫《遊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譏諷得勢小人而復貶連州。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劉禹錫又被朝廷從和州刺史任召回。詩人北還時途經洞庭湖,登樂遊原遙望洞庭湖時,寫下了《九日登高》,是詩人“藉登高而望遠,借山水以寄懷”之見證: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詩題中的“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

詩前二句“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表面上看是寫眼前之景:地上之路,山河起伏,盤旋峻險;遙望洞庭湖一片煙霧迷茫。然而詩人言近而旨遠。詩人所處的時代正逢藩鎮割據,分裂局面呼之欲出。目睹人世間的興亡變化,又回想起自己一生的坎坷歷程,人生之路豈不像眼前山河一樣峻險,仕途之道又何嘗不似眼前遙望一樣茫然呢?因此,這“世路”看似指眼前之路,實指人生之路;這“君門”看似指眼前遠眺之山門,實指仕途之門。這一“險”字,使人觸目驚心;這一“深”字,又使人對前途憂慮重重。此聯“以寫景之心理言情,則身心中獨喻之微,輕安拈出。”(王夫之《姜齋詩話》)達到了情景交融、妙合無痕的境界。

後兩句“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情在言裏,意在詩外。“上高處”呼應題目“登高”。這是古代詩人詞客樂爲之事,從這一點上,“鬱然與騷人同風。”登高望遠,遊目騁懷,自然引起無窮的思緒:天倫之樂,身世之感,家國之悲,所悵萬千,殆難名狀。如果說是與“騷人同風”的話,那就是詩人羈旅他鄉,難免要產生思念親人朋友之常情。不過詩人之意並不僅在於此。他一向反對分裂割據,積極參與政治革新,然而壯志未酬,眼看戰亂連年,生靈塗炭,國家危在旦夕,這怎不使詩人爲之“傷心”?因此,本詩不僅是抒發詩人與“騷人同風”的個人悲歡喜怒之情感,而且包含着詩人借詩言志的深厚意蘊。這就比一般登高抒懷詩具有了更高的境界。


再看《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望洞庭》是唐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秋劉禹錫赴和州刺史任、經洞庭湖時所作。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記錄。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象,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描寫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儼如瓊田玉鑑,是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境界。表現出天水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畫面。“和”字下得工煉,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融和的畫境。而且,似乎還把一種水國之夜的節奏——盪漾的月光與湖水吞吐的韻律傳達出來。

第二句描繪湖上無風,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經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因爲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無有“兩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詩人的視線從廣闊的湖光月色的整體畫面集中到君山一點。在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裏,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詩人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白銀盤裏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勝之處,不止表現在設譬的精警上,還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寄託了詩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詩人眼裏,千里洞庭不過是妝樓奩鏡、案上杯盤而已。舉重若輕,自然淡泊,毫無矜氣作色之態,這是十分難得的。

把人與自然的關係表現得這樣親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寫得這樣高曠清超,這正是詩人性格、情操和美學趣味的反映。沒有蕩思八極、納須彌於芥子的氣魄,沒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緇的襟抱,就沒有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採。


再看《秋風引》: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引:一種文學或樂曲體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開頭。

劉禹錫曾在偏遠的南方過了一段長時期的貶謫生活。這首詩作於被貶期間。因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詩以“秋風”爲題,首句“何處秋風至”,就題發問,搖曳生姿,而通過這一起勢突兀、下筆飄忽的問句,也顯示了秋風的不知其來、忽然而至的特徵。進一步推尋思索,還暗含怨秋的意思,與李白《春思》詩“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句有異曲同工之處。秋風之來,既無影無跡,又無所不在,它從何處來、來到何處,本是無可究詰的。這裏雖以問語出之,而詩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來就宕開詩筆。

“蕭蕭送雁羣”,寫耳所聞的風來蕭蕭之聲,和目所見的隨風而來的雁羣。化無形之風爲可聞可見的景象,從而把不知何處至的秋風繪聲繪影地寫入詩篇。而可以與這兩句詩合參的有韋應物的《聞雁》詩:“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但韋詩是以我感物,以情會景,先寫“歸思”,後寫“聞雁”。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指出,這樣寫,“其情自深”,如果“倒轉說”,就成了一般人都寫得出的普通作品了。這首《秋風引》前兩句所寫的秋風始至、鴻雁南來,正是韋詩後兩句的內容,恰恰是把韋詩倒轉過來說的。它是遠處落想,空際運筆,從聞雁思歸之人的對面寫起,就秋風送雁構思造境。至於韋詩前兩句的內容,是留到篇末再寫的。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把筆觸從秋空中的“雁羣”移向地面上的“庭樹”,再集中到獨在異鄉、“歸思方悠哉”的“楚客”,由遠而近,步步換景。“朝來”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風至”,又承接次句的“蕭蕭”聲,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發問。它說明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卻又附着它物而隨處存在,此刻風動庭樹,木葉蕭蕭,則無形的秋風分明已經近在庭院、來到耳邊了。

詩寫到這裏,寫足了作爲詩題的“秋風”,詩中之人還沒有露面,景中之情還沒有點出。"孤客最先聞”才畫龍點睛,說秋風已爲“孤客”所“聞”。這裏,如果聯繫作者的另一首《始聞秋風》詩,其中“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兩句,倒可以作“聞”的補充說明。當然,作爲“孤客”,他不僅會因顏狀改變而爲歲月流逝興悲,其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這首詩主要要表達的,其實正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但妙在不從正面着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在篇末雖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寫到他“聞”秋風而止。至於他的旅情歸思是以“最先”兩字來暗示的。按理說,秋風吹到庭樹,每個人都可以同時聽到,不應當有先後之分。而惟獨孤客“最先”聽到,可以想見,他對時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這就是對“最先聞”的解釋。這些評語都稱讚這一結句曲折見意,含蓄不盡,爲讀者留有可尋味的深度。從全詩看來,卻必須說“不可聞”,才與它的蒼涼慷慨的意境、高亢勁健的風格相融浹。兩個結句,內容相似,一用曲筆,一用直筆,卻各盡其妙。對照之下,可悟詩法。

這首詩借景抒情,主要表達的其實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它說明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卻又附着它物隨處存在,風吹樹動,蕭蕭木葉,那無形的秋風分明已經近在庭院、來到耳邊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