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唐代詠春分詩賞析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唐代詠春分詩賞析

王傳學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四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美的節氣。  春分爲“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古人以立春到立夏爲春季,而春分正當春季3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在古代又稱“日中”或“日夜分”。每年公曆3月20日或21日,太陽運行至黃經0度時進入“春分”節氣。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陰陽的界限。這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天晝夜長短平均,春分過後,太陽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此時嚴寒已然逝去,春暖花開,鶯飛草長,一派融融暖意春光。

古詩詞中,有不少吟詠春分的佳作。

唐代詩人元稹的《詠廿四節氣詩·春分二月中》,寫出了春分時節的奇麗景色及詩人的感受: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春分,是一個令人心醉又心碎的節氣。它太過柔美,反而易生感傷。須知這世間並無太多這樣美妙的日子。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正因它美得短暫,美得絢爛,長留不住,所以人們纔會心生悲傷,感嘆美好時光一去不返。

這首詩,通篇都在描寫春分晴雨時分的奇麗景象,卻在尾聯,拋出了“解人情”的心靈密碼。人們面對春分景色,生出的情感,真的就如眼睛所見的那般美好麼?

首聯,“二氣”,是指陰陽,這兩個冤家,整天吵吵鬧鬧,無時無刻不在比試高下,即便在這樣美好的春日,也不消停。所以,詩人說:你們別打了,跟我一起去看看春雨吧。沒聽說,朦朦朧朧的春雨籠罩下,有無數的奼紫嫣紅和動人心魄的絕妙景色麼。春分的雨,因爲楊柳青青,遂有了一個更加優美的詞句:煙雨。煙,忽明忽暗,繚繞蒸騰,朦朦朧朧,這樣的雨,有時候竟小得不必打傘,只是髮絲上會沾上一些水汽。這天地間,大概沒有比煙雨,更撩人心魄了。 

頷聯,寫春分時雨中所見到的奇特景象。這些景象即春分三候之二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久違的電閃雷鳴,預示着仲春天來了。這裏,“雨來”對“雲過”,“電影”對“雷聲”,中間用一“看”和“聽”,表明詩人對於大自然變化的喜愛與期待。

頸聯,寫雨過天晴後的春分景象,亦是分外動人。你看那連綿起伏的青翠山峯,連着天際,一碧萬頃。林間的野花,透過稀稀疏疏的枝葉,在日光的沐浴下,倍顯明豔。這是多麼美麗的晴朗春日圖啊。     

尾聯,“玄鳥”即燕子,這裏說的是春分三候之一候:元鳥至。“元”,在古代通“玄”,說的都是燕子。燕子一到,閨怨的女子也開始懷春了。它們在梁間飛來飛去,相互說着悄悄話,彷彿也在學人懂得欣賞春分的景色。 

這裏的“人情”裏,有着一種淡淡的春愁;還有着一種少女懷春的萌動;更有一份孩子們的期待之情,因爲滿天的風箏,都代表着一個個快樂的童年。這裏的“人情”裏,還有着農民的春耕之情。“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忙碌的日子,纔會讓農人心中踏實。不勞而獲,對農人而言,從來都不算一件幸福的事。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春分》,恰如其分地點出了春分這一節氣的特徵: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首句說的是春分的晝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獨春分與秋分這兩日,黑夜與白晝兩不相爭,你一半我一半,平分了十二個時辰。

次句說的是春分的物候。春分有三候,第一候便是“玄鳥至”。春到人間草木知,草木探知春天的消息,第一個告訴的對象就是燕子,於是燕子便從南方歸來了。

第三句說的是習俗。“春分到,蛋兒俏”,中國民間很早就有春分豎蛋的傳統,而且,保持了四千多年,如今漂洋過海傳到國外,成了全世界的一種流行時尚。

最後一句,說的是戶外活動。春分前後,和風鼓盪,用來放風箏正好,一者可滿足小孩子的願望,二者可通過放風箏表達對未來的祈盼。

五代詩人徐鉉的《春分日》,描繪了春分時節的景色,抒發了自己的家國情思: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春分甫至,整個大地,花團錦簇,格外明媚。對詩人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美學分界點。之前,百花盛開,以賞春爲主;之後百花凋零,以傷春爲主。萬事萬物,個人國家,由盛而衰,都是自然規律。正因美到極致,來去匆匆,才讓人心生眷戀。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句中展現的,正是詩人對於春分的一份頓悟。春分日,花開得正盛,正濃,理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女人如花,容顏易逝,這是“春思”亙古不變的愛情主題。

徐鉉,作爲南塘後主李煜的重臣——吏部尚書,文臣,他是不可能不在落花時節,想起南唐,想起家鄉揚州,想起他日思夜想的詩意江南,以及故主李煜和其絕命之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因而,讀徐鉉的《春分日》,更應瞭解其個人感懷之外的貳臣之悲。那位高樓上的女子,正如南唐的那些歌聲,引得詩人愁腸百結。

首聯,詩人開篇直言,今天是二月初四,翻開日曆一看,恰好是春分節氣。春天至此,剛好走過一半。《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pī)發緩形,以使志生。詩人深知,春分養生,一年之最。故而,廣步於庭,以使志氣生髮。

頷聯,寫詩人對春分的珍惜。你看他,晚上,看綠色的田野上,月兒彷徨徐行;白天,看晴明的天空中,雲兒斷續飄過。詩人日夜守護、珍惜春光,感受春分天地變幻,融入春光之中。

頸聯思致閒遠,意味深長。尤其是對仗,用“個個”對“紛紛”,奇思高妙,出人意料,不落窠臼,別有深意。燕子是春分三候之一。古詩多言雙燕,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遂爲愛情使者,如“思爲雙飛燕,銜泥巢君屋”(漢佚名《東城高且長》)。可詩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言“個個”,即一隻一隻,孤單地飛。其言之下,意象自闊。首先“個個”一詞,爲思婦形象做了絕妙鋪墊。無數分離的情人,不都是這“一個”中的一個,孤單地活着麼。其次,爲他的“自悼”,埋下伏筆。國破家亡,他不也是動亂中的受傷者,誰願意做一個降臣。“花落已紛紛”一句,則道出大江東去,南唐國滅,樹倒猢猻散之深意。詞中無意透露出愛情之外命定的悲涼。

尾聯,爲全詩高潮,也是詩人隱喻表達的主旨。表面看,這是一首“愛情”詩,往深處看則是一首“自悼”詩。這高樓上的思婦,何曾不是被囚的小周後,她再也等不到爲她提鞋的情郎歸來了。至此,徐鉉通過一首愛情詩,含蓄表達了其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亦可謂用心良苦,感人至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