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與重複Ⅻ

辯證理念在微分比[差異關係]的變異性和相應的奇異性的分配(微分)中得到了雙重規定。(P373)


二十、潛能/潛勢

潛能並不與實在對立,而只與現實對立。潛能之爲潛能具有充分的實在性。……“雖是實在的,但並不是現實的;雖是理念的,但並不是抽象的”;雖然是象徵性的,但並不是虛構的。潛能甚至應當被界定爲實在對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彷彿對象將自己的一部分浸在潛能之中,而且還要在這潛能的客觀維度之中延續。在對微分學的闡明中,人們始終將微分與“差異的一部分”同等看待。……潛能之實在由微分元素[差異元素]、微分比[差異關係]以及與它們對應的奇異點組成。結構即潛能的實在性。……潛能絕非無規定,它得到了完全的規定。(P354)完全者只是對象的理念性部分,它在理念中與對象的其他部分(其他比[關係]、其他奇異點)共存、但它從未構成一個完滿的東西。完全規定所缺少的正是專屬於現實實存的規定之整體。一個對象可以是[存在者],或者毋寧說是[以一切方式被規定的(非)存在者],它不必得到完滿的規定或者現實地實存。(P355)

實際上,規定的相互性既不是指倒退,也不是指停滯,而是指真正的前進……(P356)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一切結構都根據這種漸進性而擁有了一種純粹邏輯的、理念的或辯證的時間。但這一潛能的時間本身規定了一種分化的時間,或不如說是節奏,是多種現實化的時間。這些現實化的時間對應着結構的比[關係]和奇異性,而且還度量着從潛能到現實的過渡。……對於潛能來說,被現實化即被分化,這是由它的本性決定的。每一分化都是一種局部積分[整合]、一種局部解決。在解決之整體或全局性積分[整合]中,它與其他的積分[整合]或解決組合在了一起。……有機體不是別的,就是問題之解決(有機體的每一個被分化的部分同樣也是如此,譬如眼睛解決了光的“問題”)。如果具有一般有效性或總體調節能力的內部環境不存在的話,有機體中的任何東西、任何器官,都無法被分化(在這裏,相對於一個要被建構的有機體、亦即一個須要解決的問題的命令而言,生命中的對立與矛盾的否定性形式,亦即障礙和需求,仍然是次要的或派生的)。(P357)

在所有這一切中,唯一的危險就是將潛能與可能混爲一談。因爲可能與實在相對立,所以可能的過程是一種“實在化”。與此相反,潛能並不與實在對立,它自身就具有充分的實在性。它的過程是現實化。如果認爲這不過是語詞層面的爭執可就大錯特錯了:這牽涉到了實存本身。(P358)其次,可能與潛能之所以要區分開來,是因爲前者指向的是概念中的同一性形式,而後者則意指着理念中的純粹繁複性,這種繁複性從根本上排除了作爲先在條件的同一。(P358-359)最後,就可能想要使自身“實在化”而言,它被構想成了實在的影像,而實在則被構想成了可能的類似物。因此,人們幾乎不明白,實存通過用相似物來使相似物二重化,這究竟給概念增添了什麼?這便是可能的缺陷——這一缺陷揭露了可能只是事後產生的,被回溯地製造的,它本身只是與其類似之物的影像。與此相反,潛能之現實化始終是由差異、發散或分化造成的。現實化同時切斷了自身與作爲過程的類似性的關係和與作爲原則的同一性的關係。現實的項從不與被它們現實化的潛能性類似物:質與種不與它們體現的微分比[差異關係]類似;部分不與它們體現的奇異性類似。就此而言,現實化、分化始終是真正的創造。它並不是通過限制一種先存的可能性產生出來的。(P359)

以下行爲是矛盾的:既談到“潛勢”——像某些生物學家所做的那樣——又要用一種全局性力量的簡單限制來界定分化,彷彿潛勢與邏輯可能性是一回事。對於潛勢之物或潛能之物來說,“被現實化”始終是去創造那些既與潛能的繁複體對應又不與它們類似的離散線。潛能之物具有一項須要完成的任務的實在性,具有一個須要解決的問題的實在性。正是問題引導、規定、造就瞭解決,但解決並不與問題之條件類似。(P359)每一條離散線都對應着一個潛能的斷面,而且它還表現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而這一切得以實現的條件是:專屬於被考察的斷面的比[關係]的秩序和奇異性的分配化身於已分化的種和部分之中。存在於潛能之中的差異與重複爲現實化過程或作爲創造的分化過程奠定了基礎,它們從而取代了可能的同一性與類似性,後者只能引起僞運動,亦即作爲抽象限制的實在化的虛假運動。(P360)既然潛能之物與可能之物、理念秩序與概念秩序之間的任何遲疑都會取消潛能之物的實在性,這種遲疑因而是具有毀滅性的。(P360)

清楚與模糊是理念的特徵。這正意味着理念既是實在的又是非現實的,既是已微分的又是未分化的,既是完全的又是不完滿的。清楚-模糊是哲學原本意義上的迷醉與暈眩,或是狄奧尼索斯式理念。……而且,爲了思維狄奧尼索斯式理念,阿波羅或明白-含混的思想者必須存在。但二者永遠不會爲了重新構成一道自然之光而重新統一在一起。他們毋寧說是在哲學語言中組成了兩種被譯成密碼的語言,而這正是爲了諸能力的發散運用:風格之齟齬(le disparate du style)。(P362)運送是狄奧尼索斯式的和神聖的,它在成爲局部轉移前首先是迷狂。(P363)分化與其說是從一般性較高的東西發展到一般性較低的東西,不如說是根據漸進規定並依照初始的現實化因素從潛能之物發展到現實之物。這裏,“一般性”概念的不足之處便是容易引起潛能和可能的混淆——前者經由創造而被現實化,後者經由限制而被實在化。(P364)雖然各種不同的動力是不對稱的、在空間上是無法相互還原的,而且是完全被分化的(甚至毋寧說是進行分化活動的主體),但從原則上說,時間性因素還是使它們的變化成爲了可能。(P365)

將分化看作由種種相等的劃分造成的狀況差異的結果,這並不能讓我們參透分化的奧祕。

呂耶爾《精神生物學原理》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卵(Le monde entier est un oeuf)。(P365)時空動力就是戲劇,它們將理念戲劇化。……世界是一個卵,而卵本身則是一個劇場:……(P366)到處都有多重層面上的演出。(P367)另一方面,動力既是空間性的又是時間性的。它們既構成了現實化或分化的時間,又開闢了現實化的空間。(P367)簡而言之,戲劇化即分化之分化,這種分化之分化兼具質和量兩個維度。不過,我們之所以說“兼具”,是因爲分化沿着兩條相互對應的道路自我分化——種和部分、特殊化和部分化。正如存在着集聚了不同之物的差異之差異,同樣存在着整合和接合了已分化之物的分化之分化。就戲劇化不可分割地體現了理念的兩大特徵而言,產生上述結果是必然的。這兩大特徵亦即微分比[差異關係]和相應的奇異點,前者被現實化於種之中,後者被現實化於部分之中。(P368)“最短的”並不只是“直線”概念的圖型,它還是線的理念的夢、戲劇或戲劇化,因爲它表現了直線和曲線的分化。我們區分了理念、概念和戲劇:戲劇的作用在於通過體現微分比[差異關係]與理念之奇異性來使概念特殊化。(P369)戲劇化不僅在睡夢者的頭腦中發生,而且還要經受學者那批判性目光的審視。它在概念以及概念所歸攝的諸表象下產生作用。(P369)

任何類型學都是戲劇性的,任何動力都是一場災難。在這一作爲混沌宇宙的世界之誕生中,在這些無主體的運動的世界中,在這些無演員的角色的世界中,必然有某種殘酷之物存在。(P370)甚至連天空也承受着那些將理念刻入它的肉身之中、如同“演員-太陽”一般的方位基點與星座——所以,雖然存在着演員和主體,但它們是幼體,因爲只有它們能夠承受運行線、滑動與旋轉。若到成熟之後就太晚了。並且,一切理念都使我們成爲摧毀我的同一性與自我的類似性的幼體。這正是人們在談論發育的倒退、固定或停止時所表達的東西。因爲我們不是被固定在了某一狀態或環節上,而是始終被如同凝視之微光一般的理念所固定,始終在某一正在發生的運動中被固定。理念不是別的,就是維利耶·德·利爾-阿達姆所說的固定的、殘酷的理念。(P370)對於那歸屬於理念的東西來說,人們始終是被動者。但這並不是一種普遍的被動或固定。固定者並非現成的或既成的東西。當我們仍然是,或者重又變爲胚胎時,我們藉助的是純粹的重複運動,這種運動將自己與一切倒退從根本上區分開來。當我們仍然停留在概念的表象當中時,幼體卻用自己的肉身承負起了理念。雖然幼體對可能之物的領域一無所知,但它們卻靠近了潛能之物,而且它們承載着潛能之物的最初的現實化並且將這種承載視爲自己的選擇。(P370-371)

水蛭與更高的人保持着親密關係。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如果“探索潛能之物直至其重複的基底”是思想的任務,那麼,“以這些重演或回聲爲着眼點把握現實化過程”則是想象力的任務。正是想象力穿過了一個又一個領域、秩序和層面,推到了一塊又一塊隔板,同外延於世界,指引我們的身體,激發我們的靈魂,領會着自然與精神的統一性,它是不斷從科學走向夢,又從夢走向科學的幼生意識。(P371)

現實化依循空間、時間、意識三個系列進行。一切時空動力都是一種初級意識的出現。這種意識指明瞭各種方向,將運動與移動二重化,並之與物體或對象(它只是這物體或對象的意識)相關的被凝聚的諸奇異性的閾限處產生。只說意識是對某物的意識還不夠,因爲它還是這某物的復身。而且,每一個事物都是意識,因爲每一個事物都具有一個復身,即使這個復身是遠離它的、完全陌生的。重複無處不在,它既處於被現實化的事物中,又處於現實化活動之中。它首先處於理念之中,它遍歷了比[關係]的變異性與奇異點的分配。它同時也規定了空間與時間的再生,規定了意識的恢復。但在所有這些實例中,重複都是差異與分化的強力:它要麼凝聚了奇異性,要麼加快或放慢了時間,要麼改變了空間。重複永遠不能通過概念中的同一性形式或表象中的相似之物來解釋。概念之阻斷無疑使一種赤裸的重複出現了,它被人們切實地表象爲相同者之重複。(P372)

正是理念的過剩解釋了概念的不足。同時,正是着裝的重複,亦即依賴理念的超常的、奇異的重複解釋了普通的重複,亦即依賴概念並僅僅發揮着最後衣裝作用的赤裸的重複。在理念及其現實化中,我們同時發現了概念之阻斷的自然理由和重複的超自然理由(這種重複高於被阻斷的概念所歸攝的那種重複)。仍然外在於概念的東西更爲深刻地指向了內在於理念的東西。(P37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