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一个脑蹦儿一位文豪

语文课。

今天要讲《列夫托尔斯泰》。

这是茨威格写的传记代表作。

我打开电脑,大屏幕显示课件。

介绍完什么是传记,我一字一顿地介绍着课本的传主:

“我们先看一个人:他被称为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就是今天我们认识的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老师,他怪有名呀!”有学生赞叹道。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很高,高尔基就说过,不认识托尔斯泰,就不可能认识俄罗斯。可见,他对于俄罗斯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作用。——他被认定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我最后补充说。

“老师,马克·吐温也是十大文豪吧。”魏逍插话说。

我停了一下,想了想说:“十大文豪,好像没有马克·吐温吧?”

魏逍似乎很确定:“有!老师,一定有!”

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从托尔斯泰转到了我与魏逍的争论上。

我反问:“你这么确定?难道老师年龄大了,记不清楚了?——要是没有呢?”

“打赌!老师,我们打赌。要是没有,你弹我十个脑蹦;要是有,我弹你二十个脑蹦。”

“那……好像不公平吧!”我说着,掏出口袋里的手机。

打开浏览器,点击搜索框:

“有没有,我们一起问一下度娘!——只是学习上的争论,老师支持。”

“世界十大文豪!”我按住虚拟键盘语音输入。

学生们都瞪着眼看我,脸上挂着笑。

作为吃瓜群众,谁赢谁输,都有戏看吧。

数秒的等待,搜索页跳转出来。

我迅速地看了一眼,放下心来。

我把手机放在投屏下,但镜头老是对焦为准。

我干脆把手机交给前排的鑫:“来,你来读一下!”

“世界十大文豪,世界部分国家著名的文学家有:荷马、但丁、歌德、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

学生仔细地听着,当听到最后一个“鲁迅”的时候,学生发出“呦~~”的喊声。

魏逍张着嘴,尴尬地笑着:“真的没有马克·吐温?”

我:“我好像只听到荷马,没有马克·吐温!”

我又给学生读了一遍这十个名字,并补充介绍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学生听得很仔细。

“魏逍,这十个脑蹦是输定了。”我总结说,”我以为自己老了,记忆力减退了,看来,老师不老嘛。“

魏逍手抚着头:”没事,就是几个脑蹦儿。“

”要知道,老师还是老师。“我双手摊开,做出无奈地样子,”吧扎嘿!“

大家都笑着。


下课了。

我把魏逍叫到讲台前。

其他学生也围了过来。

“这十个脑蹦,是一次弹完,还是一天弹一个?”

我笑着问道。

“老师,你当家儿吧。”

魏逍说。

“那好,我觉得还是一个脑蹦一位文豪,你能记得住!”

说着,我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用力在魏逍的头上弹了一下。

“鲁迅!——记住他!”我说道。

“咝——”魏逍迅速抚着头摩挲着,装作很痛苦的样子。

围观的吃瓜学生都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