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一片荒原》讀書心得

《如何面對一片荒原》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首部讀書札記,以故事創作者的角度解讀其他創作者所講述的故事,深刻獨特,以一個作家的視角進入文化、歷史、生活,站在“世界屋脊”上,面對世界。

阿來,藏族作家,現任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知道阿來,是從《塵埃落定》開始的,小說展現了獨特的藏族風情,向讀者揭開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祕。2000年,《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這回看《如何面對一片荒原》,是對認知、閱歷、情感的深入擴展。

阿來在代序中寫到,“唯有文學可以解釋我自少年時代就沉積心中未有答案的那些疑慮:個人與家庭苦樂的因由,地域的開放與閉鎖,信仰的正道與歧路,以及過往話語未曾予以足夠關注的地方性歷史敘事。”  文學,“更趨於審美與追咀嚼生活深意”,使他從大量閱讀到嘗試書寫,而“後來的行走、閱讀與書寫,把那些初始的來自身體的、來自情感的,而不是來自理念的感觸與情緒喚醒。這種喚醒真是太重要了!它使得我在追求深刻時,還能保持純真;在揭示覆雜時,還能保持某種單純。” 阿來“用審美、思辨的文學之光,把我書寫的那片地域照亮,把那些人照亮。”

阿來敢言,開篇《我只看到一個矛盾的孔子》,立馬扭轉世人一貫以來對孔子的畢恭畢敬,“從來不相信什麼儒學可以重新成爲中國人精神皈依的那些昏話,也不相信斷章取義加一些圓潤輕淺的生髮,就可以讓國人焦躁的心臟得到熨帖的按摩。讀《論語》倒讓我明白,在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度,知識分子從來就處於一種極度的矛盾當中,即便是爲知識分子(士)立下許多道德原則的孔子本人,也不能例外。” 哈哈,阿來如此單刀直入,雖說在病中入院打點滴,倒是因禍得福,得以靜心讀書,腦袋尤其清醒明亮。

喜歡阿來的文字,因爲他不會人云亦云,不會滿足於評論家們的既有論斷。在《回首錦城一茫茫一一杜甫成都詩傳》中,阿來寫道:對高適與杜甫的疏遠,後世評杜詩者,有不同的解釋。彼時情景,史料沒有太多確實記載,大家都是靠杜甫與高適互相往還的幾首詩做推測,下評判。而國人評判歷史上的人與事,往往不是基於黑格爾們所說的那種“有意志的歷史”。而是基於一般的道德評判。最後就變成一個誰對得起誰, 誰又對不起誰的是非公案。這非但不能讓我們以正確的方式深入歷史,反而陷入一種自我辯駁的怪圈。講歷史的人沒有遵從近現代歷史觀:“同情之理解”。

阿來獨具研學精神,他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可是我一直不敢碰的名著!光是長長的姓名和父輩字輩重疊的名字,就夠望而生畏)入手,一路挖掘、追尋魔幻現實主義在拉美的產生、發展和盛衰。除了拉美國家各具代表性的小說,他還廣覽拉丁美洲國家有關歷史、宗教、經濟方面的書,硬是要把這個文學流派的來龍去脈弄個清楚,因此從魔幻現實主義得到啓示,進而轉入對口傳文學的研究和學習,最終寫就代表作《塵埃落定》。

阿來帶着他心愛的讀物(聶魯達的詩歌、略薩的小說),來到作者的原生家園和書中描述或相關的境地,探訪文字裏的歷史和妙韻。我們所喜愛的作者每一段時期的作品,都反映當時當地的社會變革和個人生活變化。尤其是跨文化跨地域的作品,經過反覆閱讀的文本,也只能在腦海裏漂浮模糊的印象;只有通過實地追覓,才能在靈與肉中感同身受,找到真正的共鳴。正是閱讀和遊歷相結合,讓阿來打開了廣垠世界,成就了踏踏實實的文學實踐。文學,通過文字,是表現文字工作者融入社會、融於現世的真實寫照。這樣去感受文字,才能更深層面領悟到作者濃郁的感情色彩和思想觀念,以及深藏在文字背後的因果和輪迴。看《以一本詩作爲旅行指南--上篇:在智利,下篇:在祕魯》,跟着阿來的筆觸領略異域拉美文化,感受那片土地在殖民時期的呻吟和抗爭,在革命“勝利”後的無奈,墮入新的沉淪。另一種文明世界的植入,到底是禍是福?

讀畢阿來這部讀書札記,我還在思索,爲什麼書名命爲《如何面對一片荒原》,阿來所指荒原指代什麼,荒原在哪裏?荒原是如何形成的?到底如何面對?

是嗎,我們每個人心中是否都存在荒原,是否都渴望在荒蕪之地培育自己的青山綠水?

《如何面對一片荒原》目錄

1.我只看到一個矛盾的孔子--病中讀書記一

2.善的簡單與惡的複雜--病中讀書記二

3.不是解構,不是背離,是新可能--病中讀書記三

4.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

5.以一本詩作爲旅行指南--上篇:在智利

6.以一本詩作爲旅行指南--下篇:在祕魯

7.讀卡彭鐵爾《光明世紀》

8.從中國偷走茶葉的英國“罪犯”--讀《茶葉大盜: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

9.一頭煽動了鴉片戰爭的商業巨獸--讀《東印度公司:鉅額商業資本的興衰》

10.讀亞歷克西斯•賴特《卡彭塔利亞灣》

11.回首錦城一茫茫一一杜甫成都詩傳

12.鳥類的悲劇是地域的,家族的宿命也是屬於這個地域的--讀《心靈的慰藉:一部非同尋常的地域與家族史>》

13.除了理性與感情融合的力量,使我們更感到一個偉大科學家強大的人格力量--讀《愛因斯坦晚年文集》

14.一個成都市民讀《成都調查》

15.一本書與一個人--周克芹印象

16.《人間宋詞》:“莽漢詩人”的另類詞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