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镜前反思 一 二 三 四 五

镜中的人是……我(英才中学八三班崔振成,因为上课擅自换了课堂座位, 老师刚好来班里查看情况,不巧就被发现了,所以……被老师(要求)站在反思镜前进行深刻的反思)。
镜中的人有什么优点?镜中人的优点有爱笑、开朗、幽默、见多识广、敢于斗争、 见义勇为、讲义气、自信、诚信、爱国、友善、敬业。
镜中人有什么缺点?镜中人的缺点有:学习不怎么好、上自习课有时爱说话、调皮捣蛋, 太过活跃。
镜中的人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我擅自在课堂上换座位,没有经过老师的同意,也没有问老师,(当然也是不可能让换座位的) 因为康老师上次才说过,吃饭的时候不要换餐桌的位置。我就犯了点儿小聪明,就在课堂上换了座位。这是因为我的不自律,没有管住自己,爱钻空子所造成的。
镜中的人怎么样才能变得更好?我以后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积极发言,认真听讲,不钻空子。总结的来说 ,是要自律、自爱、自立、 自强。
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请老师原谅 。

以上是学生写下的“镜前反思”。


通常,我在自己无课时,随时去教室转一转,在教室后门站一站,看一看。

在尽量不干扰正常授课的情况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班任课老师已习惯了我的出现,也乐意我的参与,毕竟有班主任在,学生自然会更认真一些。

周三下午音乐课,我去教室查看情况。

课堂上,音乐老师正引领大家唱歌。

我示意老师正常上课,不要受影响,我只是随便查看一下。

我发现原本佳(他回家反思)空着的座位上,有学生在坐。

我从后门走进一看,是青。

我用手点点桌子,又指了指他的座位,他低着头笑着回到自己座位了。

“城也换座位了!”青向我举报。

我擡头一看,果然,城从后面坐到了前面坤的位置上。

“去,把他们叫回来。”


课后,我告诉学生:我们昨天才强调过,有学生在餐厅乱占座位,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样的没有组织性,自由主义的表现是不允许的。

况且,在哪个位置上坐着吃饭有什么区别呢?(学校要求无声餐厅,吃饭时是不允许交流的。)

餐厅如此,教室不也是这样的要求吗?

我强调:不是老师非要大家像木头人一样,但这样低级的做法,有什么益处呢?

难道类似的要求非要一一列举完毕心里才清楚?

对于纪律要求,也应该有一定的迁移能力!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怎么做是对的,而除此以外都是不允许的。

从正面要求,比限制错误行为更简明清晰呀!

我指了指公告栏上的“班级公约”说:

“我们的‘班级公约’就是从应该怎么做要求的,遵照这样做就是对的,这就像一条轨道,列车只要遵照指定的轨道行驶,你可以奔向想要的远方。一旦脱轨,就寸步难行。轨道之外的行为,不可以一一列举呀!”

我要三名学生镜前反思半小时,然后写反思心得。

这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吧。

之所以,让学生写《镜前反思》,目的也在于让他们进行自我反思。

这五个问题全部从个人的视角去观照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找到改变自我的路径。

心理学中有镜像自我的概念,即把“我们以为别人怎么看我们”作为镜子来认识我们自己。

而作为青少年的初中生,很多时候关注别人的眼中的自己,却忽视了自己眼中的自己。

我想通过照镜子这一行为,启发他们回到自我,以第三视角的旁观者,去看待自己,从而跳出自我看自我。

这似乎有些哲学的意味了。

苏格拉底说: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

只有回到自己,才能开发自己的内心!

从学生写的文字来看,还很浅薄粗陋,还有些敷衍,但这样的思路是对的,方法是有启发性的。

我只是在学生的心中种一颗种子,让他们示意到自己反思自己,还可以期待自己、改变自己。

镜中人是谁?是我。英才中学玉蝶班第七组的七号。
镜中的人没有什么优点,有一大堆缺点。例如好睡、好吃、好打架、好骂人、好玩儿、没事找事、不写作业、上课有时不听, 缺钱 、穷 。
镜中人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
第一点:上课说话,不写作业,还睡觉, 有的时候上生物课、数学课等,不认真做笔记,不写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 。
上小学时,老师管的|(得)松。星期五放学,一来到家里,马上看手机或看电视。
镜中人怎样才能变好?
一共有三点。
第一点: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上课认真做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第二点:上课认真听,上课不睡觉、不说话。
第三点:在家完成作业,放学之后,把在学校学的,认真看一边(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