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記:愛生活,做更好的自己(十一月上)

1. 某公園的廁所設計有點傻,我居然碰到頭了,一方面是自己看手機壞習慣,另一方面是上面專門設計了一個遮住尿槽的屋檐,但居然沒有人高,尤其是我這種半殘廢的都被碰到了。人性化的設計,應該從細節做起,生活中不缺少細節的發現和改進,只要你有一顆細心觀察的眼睛,生活定會有所不同。每天早上坐地鐵,一直很納悶不同地鐵口的行李檢查是不是可以有所改變。有個入口人相對都多,排隊最多要一分鐘;另一個入口人相對較少,排隊估計20秒鐘。是不是應該有所改變?今天早上發現了變化,將兩個入口檢查集中檢查,平均檢測時常至少能減少25%,我感覺這絕對有大數據的魅力,得出和經驗類似的結論,爲地鐵工作者點贊。很多時候,都需要體驗,這就是爲什麼很多公司的高管一定要時常深入一線,聽客戶的聲音,聽員工的聲音,聽供應商的聲音,從乘乘坐的舒適度,從支言片語中找到提升空間,從細微體感中找到提升點,這纔是持續改進的意義,來自身邊的我們。

2. 跟年輕人內卷,其實壓力很大。但每個人都會變老的,不如集中精力幹大事,要從視野,從格局,從經驗,從體系化等角度提供全方位支持。日常支持性工作要做到位,但也要逐步提升個人的影響力,還是需要不斷學習,做全面又不失專業、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怎樣快速掌握一門知識,一個學霸的思維是把一本書裏面的概念的來龍去脈都搞清楚,動手實踐,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還要梳理,而不是僅僅摘錄,問自己問題,找答案,形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閉環,這樣才能做回更好的自己。

3. 晚上跟二姑娘去公園,她很開心,公園的樓梯間有光線,走上去走下來臺階都有感覺的,“爸爸,不要下來哦…”,“爸爸,不要上來了”,“爸爸,要排隊哦,你排我後面”。看到有小朋友喫東西,忍不住一起去洗手,找到兩顆糖,一顆白色,一顆灰色,坐在公園的圓球上,就覺得開心,和發現腳印狠狠地踩幾下一樣。看得出來,她喫得很開心,很享受,目標轉睛地看着別人踢球。這就是公園的魅力,很多小朋友,各自沉浸在,或者互相沉浸在彼此的世界裏。“爸爸,星星”,擡頭一看,星星正盯着我們,開心的笑呢。碰見小夥伴玩球,妹妹眼饞了,一起加入踢球的行業,嘻嘻哈哈,好不開心!

4. 多年前的水果銀行,這次的理髮店,最後都悄無聲息地從路邊消失了,因小失大,買多少送多少其實並不划算。這兩個預存款的實體店,分別從自己腰包裏掏走3000和300元,不能攤小便宜,靠譜的老闆,批判性思維還是要有的。喫一線長一智,以後要多多注意,考慮頻次,考慮及時止損,有些東西不能順其自然,還是得有自己的原則纔行,工作如此,生活如此,交易亦如此。

5. 早上地鐵上,有個大姐帶着耳機,嘴裏在練習英語,爲她點贊,雖然公衆場合這麼讀不一定優雅,到地鐵的轟鳴聲基本可以覆蓋她的聲音,動手動嘴學英語纔行,停留在嘴巴上就能進步的主要就是語言學習了。想起多年前帶大姑娘坐公交車去兒童公園,路上有個中學生在做演講,講完大家熱不住爲他鼓掌,不曉得能否成功,但公衆演當然可以這樣訓練,放下臉皮和麪子就好。不一定提倡,但需要找聽衆的時候確實可以這樣,提前諮詢下乘客的意見比較靠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