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邯:從帝國支柱到三秦罪人

秦始皇死後剛滿一年,陳勝吳廣就在大澤鄉揭竿起義了,建立了張楚政權,天下紛紛響應,原先被秦始皇滅掉的六國豪傑爭先奪後掀起了復國運動。其中,自然還是以陳勝的勢頭最爲強勁。僅僅兩個月後,他麾下大將周文就氣勢如虹,攻進了秦國曆來仰仗的天險函谷關,一直進駐到戲這個地方,離咸陽近在咫尺。

之所以周文能長驅直入,一路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肯定有諸多原因。比如秦國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尚在北方長城那裏防衛匈奴。這支軍隊原先由太子扶蘇監軍,出生於將軍世家的蒙恬率領,但在秦始皇死後,秦二世和趙高派人逼死了扶蘇和蒙恬,長城軍轉而由也是將軍世家的王離統率。王離的爺爺,便是秦始皇滅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在此時此刻,長城軍遠水不能救近火,無法馬上趕回到中原戰場。周文自身也應該有一定領軍能力,他曾經在楚將項燕麾下擔任占卜師一類的職務,(注①:作者按:項燕是項羽的爺爺,楚國將軍,在秦滅楚的戰爭中兵敗身死,當時的秦軍統帥正是王翦。)並且侍奉過楚國春申君,他自稱可以領兵作戰,並且有一定的名聲,於是陳勝便讓他帶兵西進伐秦。周文一路高歌猛進,攻進函谷關時,已經有戰車千乘,士兵數十萬。(注②:《史記·陳涉世家》:周文,陳之賢人也,嘗爲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兵,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

而另一大讓周文不費吹灰之力就入關的原因,則是因爲秦二世忌諱聽到“造反”兩字,凡是報告有“反賊”的使者,都被生氣的二世皇帝關進了監獄。於是之後關東來的使者,只敢把起義軍說成是“盜賊”,不足爲患。

那麼問題來了,“反賊”和“盜賊”究竟有什麼區別,讓秦二世如此介意呢?

一、“反”與“盜”之辨

在回答兩者區別之前,不妨先來看《史記》各章中相關片段。

“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爲盜所驚。”——《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夜出逢盜蘭池。”——同上。

“(彭越)常漁鉅野澤中,爲羣盜。”——《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黥布)亡之江中爲羣盜。”——《史記·黥布列傳》

“老氏稱:……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史記·酷吏列傳》

之所以引諸上幾條,在爲說明如下事實:其一,即便是秦始皇在世時期,天下一統的局面下,盜賊仍然是很普遍的現象,他本人就在博浪沙、蘭池這些地方屢次因此遇險;其二,天災當然也能造就大批盜賊。但是秦朝百姓從編戶齊民淪爲盜賊,嚴苛的法令和統治是重要原因。大凡有守法日子不過而偏要落草爲寇,總是爲了避免死亡的威脅,而死亡要麼來自於刑罰,要麼來自於飢餓。其三,在滅秦戰爭中後來有重要貢獻的兩大人物:彭越、英布(注③:作者按:彭越、英布都是反秦豪傑,後助劉邦擊敗項羽,被封異姓王。),在起兵抗秦前,也早已是天下羣盜的一員。

其實非但彭、英二人,漢高祖劉邦本人,在陳勝揭竿而起之前,也已經淪爲盜賊。

“高祖以亭長爲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這段《史記》原文的大意是:送刑徒修驪山始皇帝陵墓,是劉邦作爲亭長的職務,但是路上無法阻止刑徒逃跑,畢竟人人都想活命。於是劉邦爲避免失責受罰,乾脆決定“從此逝矣”,也即自己既不能去驪山完成任務,也無法回到沛縣交差,只能亡命。而既然都是亡命,便有“十餘人”和他一起逃亡到山中,作爲一股勢力極小之盜賊。呂后找尋他的蹤跡,“常得之”,側面說明他並不僅僅隱藏在固定位置,而是要在山間野外活動,或爲躲避追捕,或爲剪徑求生,十餘人的生存口糧,不能僅憑呂后不定期的救濟和山野捕獵,四處劫掠行人和附近村居是山賊的求生本能。而沛縣的子弟竟有願意主動去投靠的,可見劉邦的盜賊活動已頗爲周邊所聞。

因此在陳勝起義後,蕭何曹參勸沛縣令招納劉邦,此時“劉季之衆已數十百人矣”。數十百人更不可能只是靠山間打獵活着,此是劉邦爲盜賊的明證。

但綜劉邦、彭越、英布爲盜賊的地點來看,無外不是山林、江湖之間,這是盜賊活動初期的顯著特徵。即成員是純爲求生而聚在一起,並無政治意圖,雖或有數十百人,也不得不以野外鮮少人跡處爲根據,爲藏身之所,避免遭到官軍圍剿。盜賊的求生手段如上所說,主要依靠打劫行舟或路人,實力較強者間或也會劫掠周邊村落、城邑,但絕不以佔據城市,進行城守爲追求,往往是劫後就跑,如風而逝。

如此盜賊,對秦朝的縣城而言,威脅有限,對六國遺存貴族而言,吸引也有限。這是秦的天下暫時平靜的原因。

假如都只是這樣的盜賊,則在秦治下處處都有,形成不了氣候,故能爲秦二世所勉強接受。而秦二世所不能預料的是,這些星星點點的盜賊勢力,就如同火種一樣,欠的只是一把首先點燃的光焰。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起事,有幾個很重要的特徵,這是區別於其他盜賊的地方。

第一,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爲口號,這是鮮明的政治口號,而遠非求生這麼簡單。故陳勝高喊:“等死,死國可乎。”是號召爲新建國家而死,從而把逃避遠戍漁陽的最初目標上升到了理想高度。

第二,在口號的引領下,陳勝吳廣迅速佔領了陳縣,這是故楚國曾經的都城。於是陳勝立刻定國號爲“張楚”,這更是清晰的政治主張。隨之,陳勝向各處遣兵攻打城邑,如此以迅速佔領城池爲目標的軍事戰略,又遠非一般盜賊可比。

第三,以“項燕、扶蘇”爲精神領袖,這一點也是深思熟慮的選擇。項燕作爲楚國滅亡前最後抗秦的大將,以他作爲領袖,無可厚非。而且項燕的封地項城,離陳勝佔領的陳縣,距離只有五六十公里,此地的原楚國百姓,無人不知項燕大名。但作爲復興楚國者,提出以世仇秦國的公子扶蘇爲領袖,卻殊可玩味。大約秦二世即位後,關於他謀害扶蘇的故事,天下都有耳聞,故陳勝擡出扶蘇爲領袖,正爲直指二世並非秦國正統繼承人,如此在激發楚人鬥志之餘,也能搖動秦人爲二世堅守之心。

綜上所述,陳勝吳廣之起事,有明確政治主張,有隨之軍事行動,這是其與一般盜賊形式、目的上的主要區別。如此可大致認爲,“反”即是帶有政治意圖之“盜”。這是秦二世最不願意接受的現實。而既然使者稱陳勝吳廣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秦二世也就不再重視,甚至懶得調動大軍去處理這一隱患。

等到周文兵臨城下了,秦二世纔開始惶恐、慌亂。不是說小小的盜賊嗎,怎麼跑到朕的身邊來了?

二、帝國支柱

秦宮大殿上的大臣們慌成一團,手足無措,僅靠皇城的守衛抵抗數十萬反秦軍,顯然寡不敵衆。而從周邊郡縣調發援兵也不夠時間,指望王離的長城軍來救命則更不現實。

正在慌亂之間,有一位官員站了出來,建議說:如今在驪山爲始皇帝修建秦陵的服役刑徒有七十萬之多,可以立即赦免他們,令他們從軍擊賊。而這名出主意的官員,願意親自爲帥。

聽到這一建議,秦二世彷彿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無比期待地允諾了他的奏請。

這位官員,名叫章邯。

章邯這個建議,其實順理成章。首先來說說他擔任的是什麼職務。在秦帝國中央政府中,有一個機構叫做少府,負責管理一部分稅收,用以支撐皇帝本人和宗室的私人生活。這個機構的負責人,也叫少府。章邯就是秦國的少府。而修建陵墓的事情,就歸他負責,所以這些刑徒本身就是章邯的管理對象。再加上製造武器的職能也在少府轄下,所以由章邯來率領這支刑徒組成的臨時軍隊,並給他們頒發武器出征,簡直再合適不過。

少府是九卿之一,已是秦廷高官。有人猜測,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官職往往要靠積累軍功來獲取,所以章邯必定也在滅六國時立下過赫赫戰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但事實上,關於章邯領兵之前的一切資料都不見於史書,我們既不知道他的籍貫,也不知道他的家世,更不知道他的成長經歷。他彷彿是上天突降給秦二世的一名救世英雄。

章邯率驪山刑徒出征,甫一交手就擊潰了之前戰無不勝的反秦軍。周文收拾殘部,倉皇逃出函谷關外,在曹陽修整了兩三個月之後,章邯再次追上來擊敗了他。周文又逃至澠池,這一次,僅僅過了十多天,追命一般的章邯三度進擊,周文潰不成軍,自刎而死。至此,陳勝手下滅秦希望最大的一支軍隊,被章邯輕鬆摧毀。

章邯的這三次進攻,前兩次中間隔了數月之久。儘管史書並沒有交代爲何,但從常理來推斷,第一次進攻應該是爲了儘快把周文趕出關,解決家門口的緊要問題。而在周文出關之後,章邯大約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從周邊調配兵員,對倉促組編的刑徒軍進行了充分地調整,以訓練成一支更爲勁猛的帝國軍隊。而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王離的長城軍也已經南下,對黃河北岸的反秦勢力開始了圍剿。

周文死後,奉陳勝之命圍攻秦國重要城市滎陽的吳廣和田臧產生了內訌,內訌的原因就是感受到了來自章邯的威脅。

滎陽是控制關中和關東的咽喉,附近又有重要糧倉敖倉,自古以來就是必爭的戰略要地。所以雙方都派了精銳之師對陣,秦國方面是李斯的兒子李由親自把守,而反秦軍這裏,則是“假王”吳廣親自領軍圍城。滎陽城被死死圍住,也減輕了周文當時挺進函谷關的壓力。只是如今,周文已死,章邯即將東進,而滎陽卻久攻不下,進退問題成了吳廣和將軍田臧的矛盾焦點。

田臧的意見是,不管如何都要早做應變的對策。否則章邯一到,和滎陽城裏外夾攻,反秦軍只有四路一條。(注④:《史記·陳涉世家》: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但吳廣卻爲人沒有太多謀略,遲遲下不了決心。最後,田臧一怒之下,殺死了吳廣,奪得兵權,把圍攻滎陽的任務交給手下李歸,自己領了一支軍馬主動前去迎擊章邯,延緩秦軍來解滎陽之圍的步伐。

章邯不慌不忙,戰田臧,田臧死;進擊滎陽,李歸死,滎陽圍解。

章邯繼續東進,進擊附近郯郡的鄧說,破之;進擊許縣的伍逢,破之。進擊房君,殺之。

這時章邯已經一路高歌,收復了被陳勝麾下攻取的大部分郡縣,大軍進駐到陳勝都城的西面。而秦二世尤嫌不穩當,增派長史司馬欣、董翳二人輔助章邯。陳勝親自出去監戰,又被斬殺大將張賀。

連續的失利,使得反秦軍內部人心渙散。戰無不勝的章邯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在陳勝軍隊每一個人的心頭。在這種心理壓力下,爲陳勝駕車的部下將這位掀起反秦風暴的第一人暗殺並向章邯投降。本來如火如荼,進展迅猛的反秦事業忽然遭受重挫。

而章邯拯救秦帝國的步伐並沒有因此停止,解決完張楚政權,他又領兵來到已經復國的魏國,大軍圍困魏王於臨濟。魏王囧急之下,四處遣使求救。齊王田儋、楚將項它紛紛趕來救援。此時的秦軍,士氣正無比高漲,章邯在一個夜裏,令士兵銜枚偷襲,大破聯軍,齊王被殺,魏王在求得章邯寬恕魏民後也自焚而死。

滅張楚和滅魏,除了挽救秦帝國於水火之中,還對反秦的格局造成了一些影響。陳勝死後,東方一些反秦將領羣龍無首,推出了新的楚王,而實際首腦則爲項梁。而齊王田儋之死,令齊國陷入了兩支田氏的紛爭中,這兩支田氏分別支持新楚王和項梁,引發楚國內部的奪權,與項梁之死、項羽兵變殺宋義都有關聯,此處不作累述。

而在聲名到達鼎盛後,章邯也終於將迎來他最重要的對手:項梁和項羽叔侄。

項梁成爲了第一個連續擊敗章邯的反秦將軍,或許更準確地來說,這兩仗能贏很可能是因爲軍中有項羽,因爲當項羽和劉邦離開項梁另外攻取的時候,項梁很快就被章邯反攻殺死了。

項梁死後,至少在章邯看來,黃河南岸已經沒有值得他太注意的反秦勢力了。他的下一個計劃,是支援正在圍攻鉅鹿城的王離。

三、鉅鹿之戰

鉅鹿城中,被圍困的趙王急得團團轉。而鉅鹿城外,王離的長城軍把城池圍得密不透風。章邯自己則駐軍在西南面,通過甬道給圍城的軍隊源源不斷輸送糧食。齊國和燕國的援軍紛紛趕來,但沒人敢率先靠近,生怕秦軍突然掉頭攻擊,所以在城北築了十幾個壁壘,且觀且守。所有人都在最後一支援軍的到來。

最後一支援軍,是楚國的項羽軍。

項羽一到,馬不停蹄,派手下驍將英布、蒲將軍領兵兩萬,先行渡河,圍城的秦軍立馬迎擊,無奈楚軍的實力的確非其他諸侯軍能比,秦軍雖兵力佔優,卻絲毫不佔優勢,反而屢屢處於下風。

項羽見狀,趁章邯還未來得及趕來營救,拔寨而起,令全軍砸毀炊具,只帶三日口糧渡河。到達對岸之後,又鑿沉船隻,以示萬衆奮力、有去無回的必死決心。

大軍一到對岸,立即和諸侯軍對王離形成反包圍之勢,並多次摧毀秦軍輸送糧食的甬道。王離軍缺糧少食,大驚,欲突圍,和楚軍一場曠日大戰。這一場戰鬥,只聽鼓聲陣陣,其間兵刃交鋒、戰馬嘶鳴、呼痛吶喊,各種響動混亂交雜,聲震於天,北面各國諸侯的援軍始終不敢縱兵來救,只敢作壁上觀,見項羽和楚軍士卒無不以一當十,奮死拼命,諸侯各將嚇得面如土色,人人惴恐。戰鬥結束,秦軍大破。楚軍殺將軍蘇角、俘虜王離。項羽因此安下營帳,召見各國援軍將領。將領們還未從之前的大戰的惶恐不安裏回過神來,一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不敢仰視項羽。(注⑤:《史記·項羽本紀》: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大喫一驚的還有章邯,他駐紮在離鉅鹿不遠的棘原,本想作爲王離的支援,但他怎麼也沒想到,楚軍竟然就這樣正面渡過漳水,迅速擊敗了秦國曆來引以爲傲的精兵。

鑑於這場慘敗,章邯決定避開項羽的鋒芒,先撤退再說。而項羽雖然緊追不捨,倒也沒有再主動邀戰,畢竟自己軍糧也有限,需要保存實力。

兩軍相持多日,當外部固化沒有發展的時候,事情就會從內部被打破。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將徹底改變章邯的立場和命運。

四、三秦罪人

改變章邯一生命運的人,正是之前秦二世派來支援他的部下司馬欣和董翳。

鉅鹿兵敗的消息傳到了咸陽,趙高既慌又怒,令人到前線責問。章邯十分惶恐。

令趙高憤怒、章邯害怕的原因除了大敗以外,可能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考慮到長城軍是趙高從蒙恬手裏奪來交給王離的,則王離很大概率應該就是趙高的親信。如今他被捕了,而他的爺爺王翦又是導致項羽爺爺項燕身死的罪魁禍首,所以儘管史書沒有交代,但多數人都願意相信,王離是慘死在項羽手中了。這場失敗導致趙高失去了一名親信將領,章邯沒辦法不趕到恐懼。

此時,司馬欣首先自告奮勇,願意回咸陽向趙高稟告實情。章邯這才稍稍心定一些。

但不多久,司馬欣就灰頭土臉地跑了回來,說:大事不好。

司馬欣所謂的大事不好是指,他回到咸陽,在司馬門等候了足足有三日,趙高非但不肯見他,還準備下令抓捕他和章邯。

於是他趁機勸說章邯:如今咸陽是趙高一人用事,嫉賢妒能。我軍若不能勝,回去必死;即便勝,也會被趙高忌恨、設計相害。與其一死,不如爲自己好好考慮。(注⑥:《史記·項羽本紀》: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爲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

史書記載如此,而實際上,這個司馬欣的一面之詞頗有疑點。

疑點之一是趙高有什麼理由不願意見他,歷史上的趙高非但不傻,還是個極其聰明、貪戀權位的人,他剛剛執掌內外,若想久居要位,一定不希望鎮壓反秦軍的軍事上出現任何差錯。疑點之二在司馬欣本人身上,他早年是和項梁頗有交情的,本就是項氏故人。(注⑦:《史記·項羽本紀》:長史欣者,故爲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這令人不得不懷疑,他自告奮勇的咸陽之行,會不會是和項羽串通好的策反章邯的計劃。

無論如何,他的話顯然是奏效了,準確擊中了章邯心裏最大的擔憂。作爲一名戰績卓著的將領,章邯並不怕打仗,但打完仗之後回到咸陽那未卜的前途,纔是他最爲恐懼的。

這個在最危急關頭爲秦續命的將軍,終於向時運低頭,流着淚寫下了向項羽投降的書信。

許多人讀到這裏,不免要想象,章邯和項羽作爲戰場上的死對頭,又身揹着殺死項梁的責任,到了楚營裏究竟是什麼心情,和項羽見面的第一番話會說些什麼。可惜,《史記》寫到這裏,只交代了一句:“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爲言趙高”。不免有些隔靴搔癢。到了明朝,有好事者寫了一本小說《西漢演義》,裏面就繪聲繪色幫章邯說了一番話。

《西漢演義》:邯進見,行禮畢,流涕而告羽曰:“邯因趙高讒言,二世不發救兵,反下詔賜死,拘謹老小,逼迫不過,無處容身,仰歸將軍,如嬰兒之望父母。但因昔日定陶行兵之際,奮不顧私,有傷尊公,罪當萬死。今蒙寬宥,恩同天地,敢不竭力報效,以圖建立微功,上報將軍不殺之恩,下雪夷族生死之仇。幸惟收錄,以任驅使。

小說家畢竟是小說家,不僅讓章邯一家老少都死在了趙高手裏,有了充分的邏輯推動力,又把殺項梁的點也照顧到了。

回頭來看,章邯的投降,顯然不可能是簡單的投降。論實力,兩軍相當,章邯情願反叛,但一定也換取了對等的條件,比如把秦國故地封給自己爲王。看起來似乎是等價交換,但真到章邯把二十萬秦軍交出以後,事情就進入了他不可控的地步。

項羽把章邯一個人留在自己軍中,相當於是處於嚴密的監視中,可見對章邯的不信任。可做對比的是:那二十萬秦軍,卻原封不動地全部交給了司馬欣統領,對其的信任,如沒有舊情,實難解釋。

項羽繼而坑殺二十萬秦卒,入得關中又對秦國百姓大肆屠殺,章邯看在眼裏,卻已經束手無策。最令他恐懼的是:秦國父老不僅怨恨項羽,也把這筆血海深仇算在了他章邯的頭上。(注⑧:《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因爲若不是他選擇投降,秦國未必會敗,也許數十萬秦人就能免遭項羽毒手。

項羽也沒有留給他任何撥亂反正、拯救靈魂的機會。在滅秦勝利分封諸侯時,項羽耍了個心眼,他把劉邦封在漢中,而把章邯封爲雍王,領有咸陽以西和隴西、北地郡,劉邦從漢中如想東出,有五條要道,除了子午道以外,另四條全都在章邯的雍地境內。項羽此舉,擺明了是要讓自己最不放心的兩人互相牽制。

那假如劉、章二人聯手東出怎麼辦?也沒關係,項羽又把司馬欣設在了他們東面,以防萬一。對,又是這個司馬欣。項羽對他的信任可謂推心置腹。可能這也是爲什麼劉邦最後獨獨把司馬欣在秦地梟首示衆的原因,其實他纔是真正導致秦民被荼毒的幕後黑手。

等到劉邦真的東出爭天下的時候,章邯已經幾乎沒了戰鬥力,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在廢丘堅守了快一年,才兵敗自盡。

經常有人問:章邯這次怎麼沒再投降?

錯過一次了,難道再錯第二回嗎?誰能說章邯最後的堅守和自盡,不是用生命在向秦國的父老贖罪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