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記:全馬330的夢想

“我必須特別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要永遠努力管理好自己。

本來打算2021年去打破2020年黃埔350的全程馬拉松記錄,疫情再來,恐怕機會不多。科學鍛鍊,加強力量,張弛有度,跑步的根本就是有好的身體,好的身體意味着好的精神狀態,好的精神狀態意味着更好地學習、工作和生活。挺希望自己能夠突破330,加入到業餘選手稍強的位置,而且是以穩定的心率穩定的配速完成的,這樣以後就可以保持住了。

有人認爲:跑步不就是爲了健康嗎?跑那麼快乾嗎?別忘了初心。

有人覺得:人如果不追求成績,不能不斷PB超越自己,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我跑步確實是爲了健康,但還是有追求速度的衝動。科學地堅持訓練如果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爲什麼說不呢?

循序漸進,活到老,跑到老,跑出自己完美的人生。全馬330提升方向:

1. 增加步幅步頻。如何增加?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堅持深蹲、原地縱跳、高擡腿等訓練,只有肌肉強而柔,才能邁更大的步子而不受傷。通過擺臂動作和加強腳踝練習步頻同樣有好處。

2. 提升耐力。全部最穩的方式是全程配速穩定,前程不加速,後程不掉速,耐力要求非常高。跑前三週有30-35公里的長距離有氧練習,慢而久,讓肌肉適應長距離。以有氧低心率練習,慢慢提高最大攝氧量,用鼻子呼吸的速度跑步。

3. 訓練習慣4分配。只有400-430的配速,10公里能跑進45分甚至40分,跑全馬330才比較有希望,最好是在有氧情況下進行的。預測比賽成績:全馬配速=10公里最好成績配速+30秒~60秒。真正的比賽有很多偶然因素,容易興奮,但大多數時候成績都還是依賴平時的有效訓練。

4. 全程保持勻速跑。全程平均5分配速,一般配速4分50左右,除去喝水等必要動作,不能耽誤一點時間。35公里左右的瓶頸期,再苦再累也咬牙堅持。這裏就不得不提佳明的PacePro的配速策略真的很有用,師弟介紹給我,我體驗了,真的對穩住配速很有幫助,隨時監控着,有目標,有節奏地達成目標,這纔是心之所向。

5. 買雙碳板鞋提速。碳板鞋可以在腳落地推蹬的時候增加回彈,支撐人體更快的向前運動,相當於彈簧。據說配速在5分以內的可以考慮飛一般的感覺,反正試了飛影后相同心率配速提升了10秒左右。以後可能會嘗試Nike、亞瑟士、李寧、多威、特步等牌子的炭跑,很多東西都要試一試才知道答案。

6. 嚴格執行訓練計劃。按照教練給戈賽隊伍的訓練,跑五休二,每週保證有間歇(間歇12*400,6*1200,7*800,3*1600等)、有節奏(馬拉松配速)和LSD(長距離勻速有氧)三次跑,其餘都是有氧低心率跑,確保八成以上都是有氧訓練。

科學地按照計劃堅持訓練,纔能有突破自己的希望。堅持慢起跑,平均配速,控心率有氧跑,期待夢想照進現實的那一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