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錦囊[26]:如何做好溝通準備,避免失敗和緊張?

Q:素心,其實我也學了一些溝通方法,但我在公司裏公開發言,仍然一直很緊張,它讓我大腦空白,原來準備好的都無法講出來,怎麼辦?

小白是一位剛入職場兩年的軟件工程師,不善言辭,剛被提升爲組長,當彙報時發現很難說服領導和下屬,前來求助。

@素心人生設計:我們在職場上常會遇到各種公衆發言的場景,例如述職彙報、產品說明、會議發言……我常常聽到不少人告訴我,我發言時特別緊張,怎麼辦?

《換位溝通》這本書爲大家提供了非常實用的指導,我也分享給大家。

01 公開發言的緊張原因

其實大部分人在正式場合講話都會緊張。緊張是欲求的表達,這說明你做好在衆人面前講話的準備了,包括專業人士也會緊張。

我們只要明確了導致自己緊張的原因,做好調整,就能夠更好地克服緊張。

第一類緊張,來自於心理狀態。

例如,以往曾有的失敗經歷造成了自己的心理陰影,認爲自己有發言恐懼等。對於此類緊張,我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能改善

第二類緊張,來自於自己缺乏說話技巧的技能訓練。

例如,自己顧慮多,使用自己獨特的說話方式,說話聲音小、語速快,不習慣在公衆場合講話,等等。

對於此類問題,我們一方面要學習說話溝通的技巧,通過技巧的熟練能夠幫自己克服以上的問題,另一方面則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訓練 ,例如,準備上可以比實際上至少多花3倍以上的時間。

但其實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來自於重複的實踐,以前我在公衆發言時會特別緊張,所以我會有意識地避開能發言的所有場合,當一個透明人,工作都只想做幕後。

但當我想傳播美好心理學時,我發現,它需要不斷公開演講普及,我開始正視並逐漸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目前公開講座和團輔已經接近100場,也收穫了不少好評。雖然我的緊張仍然存在,但我開始和它和平相處了。我的祕訣就是充分準備。

我會提反覆演練,有時會演練近10次,一直到自己覺得OK的地步纔會站上講臺。一次1小時演講,加上PPT製作,我會爲自己預留至少20小時來準備。

02 找到適合自己的準備方法

個人性格思維方法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在思考自己爲什麼準備後,好好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

請謹記:準備工作無法走捷徑;需要人付出誠實的辛苦和努力;做好萬全準備後,方能收穫滿意的結果。

作者山本昭生推薦,先把準備的工作量提升到以往的3倍,再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檢驗,看看多少量的準備工作最適合自己。

人們做準備時常有四種傾向類型,可以先認清自己的傾向類型,在此基礎上做好準備。

第1類:提前型

此類人常常提前準備,但準備地太早,現實如果在之後變化,又容易打亂之前的計劃和節奏,浪費準備的時間。

所以,此種類型的人要提前考慮到變動的可能性,增強自身的靈活性。

第2類:拖延型

此類人不斷拖延準備,往往在最後1天才完成任務,因此就很容易失敗。

所以,此種類型的人要強化只剩10天的緊迫性,先把難處理的部分搞定,認認真真把準備工作做紮實。

第3類:自我管理型

此類人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進度,紮實向前推進工作。但如果領導對他完全不聞不問,他會懷疑領導是不是根本不在意自己,因而動力不足。

所以,此種類型的人不要過度在意別人的關注和評價。

第4類:依賴型

此種類型的人會對別人形成依賴,期限意識不夠強烈,準備計劃似有若無。

所以,這類人要去掉習慣性依賴的意識,認真制定計劃,並把計劃貼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藉助周圍的力量強化自我管理。

03 通用的準備工作

瞭解了自己的準備風格和方法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溝通準備了。通用的準備方法從瞭解聽衆開始。

一、瞭解聽衆

我們要首先要傾聽聽衆的需求,在瞭解對方需求之後,根據他們的興趣程度介紹自己的內容,這樣他們才更會聽你講的內容。

在發言前,可以準備的瞭解聽衆的清單如下:

聽衆是什麼人?多少人?

聽衆的年齡構成,男女比例?地域特色?

聽衆的目的,興趣、關心程度,理解程度?

需要注意的事項?

當我們先從整體上了解聽衆,形成整體印象以後,再開始着手準備,就會胸有成竹。

二、整體把握準備工作

在瞭解清晰實際場景、主題和聽衆後,就開始準備。準備時要注意先着力構建整體認知框架,確認整體架構,之後再補充細節。

如果一開始就陷入細節中,你就容易做無用功。在整個準備過程中,請一定要及時跟相關人員和領導進行及時彙報和溝通,以便你能隨時調整,而不至於被反覆修改。

三、實行階段,一氣呵成

到了準備階段,最好能夠一氣呵成,因爲,此時自己的士氣是連續而高漲的。

四、提升演練效果

我們需要多次演練,可以把演練當成改善最終效果的必要行爲

演練的要點包括:

第一,自己在腦海中默想,這不是演練,而是正式登場。

第二,在多人面前練習,聽取對方的反饋,進行調整。

第三,儘可能找不懂講話內容,與該內容無關的人當聽衆。

第四,如果不懂講話內容的人也能聽懂,那麼講話者登場後的溝通基本就能成功。

白居易寫詩,就會念給不識字的婦人聽,如果他們能聽懂,纔會傳播,也是同樣的原因。

五、功夫在日常

請謹記:功夫在日常。無論和彙報還是公開演講,其實很多信息素材都在日常進行積累。所以,需要在日常持續積累,才能隨時脫口而出。

我們要重視日常的積累。就連準備能力,其實也可以通過日常練習提升。

女性的準備能力往往強於男性,這是爲什麼呢?是因爲女性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得到了鍛鍊。

女性往往從小會或多或少做一些家務,通過家務,其實已經開始逐漸形成準備的習慣。而且,她們會兼顧多件事情,例如打掃衛生,洗衣服,做飯,育兒,打扮自己等,還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兼顧家人的口味,做出一桌豐盛的飯菜。

所以,女性通過持續的訓練,具備較強的兼顧能力。

全職太太,其實你們也在通過家務培養自己準備的兼顧能力,請不要妄自菲薄;職場媽媽,則可以把家務中的兼顧能力用在職場上。

男性想要提高兼顧能力,則可以考慮多做點家務。太太們,還可以分享這個錦囊給老公,讓你的老公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兼顧的兼顧能力。

最後總結,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鑰匙,請大家做好萬全的準備。

小貼士:

今天的錦囊來自山本昭生《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山本昭生是日本說話研究所主任教授,從事溝通技巧培訓工作30年,期間出版了多部包含本書在內的溝通技巧暢銷書。

作者也是30歲以後纔開始學習溝通方法的,理科畢業的他從事技術類工作,感覺自己不善言辭,於是堅持一年參加“溝通方法講座”,收穫很多,現在已經在從事溝通技巧培訓工作。

從不會說話,到說話培訓專家,這樣的作者纔會更能體會到不善言辭的人所面臨的問題,希望此書也你也能有所幫助。

你如何做好溝通準備?歡迎分享和交流。


#成長錦囊# NO.26

心理/生涯諮詢師素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生涯規劃師,美國正面管教父母講師,沙盤遊戲治療師,人際關係諮詢顧問,英國思維導圖導師。

個案時長1000小時,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結果爲導向,陪你玩轉職場,情感家庭幸福,設計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