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錦囊[25]:影響他人 比說話更重要的是非語言溝通技巧


Q:素心,我已經掌握了職場溝通說話的方法,領導說有邏輯有進步了,但我發現還是難以說服人,說我表情就沒說服力,怎麼改善?

小白是一位剛入職場兩年的軟件工程師,不善言辭,剛被提升爲組長,當彙報時發現很難說服領導和下屬,前來求助。

@素心人生設計:我們掌握了說話語言的核心結構後,接下來就需要注意非語言內容。它包括聲音,語言,表情,動作,等等。

據統計,信息溝通傳遞的總效果=8%言詞+37%聲音變化+55%非語言。

所以,公開演講中尤其需要注意非語言溝通的內容。

01 聲音的影響

聲音能影響人的感情。

比如聲音速度,就能傳達很不一樣的信息。例如,每分鐘200字左右的講話速度,給人一種沉着穩重的感覺;300字的語速,則給人一種富有氣勢的感覺。所以,根據溝通的需要,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講話具有不同的節奏感。

同時,音量的大小,發音的標準清晰,語氣語調的使用,音質的好聽與否,都能傳遞出講話者的真情實感,需要練習和提升。

好在通過練習,聲音能夠變得更好聽,只是需要持續練習。

02 身體語言的表達力

身體語言的表達力不亞於語言本身。

我們要注意給他人留下的印象。你需要注意五個方面:

外形:服飾、妝容、髮型、鬍鬚、鞋……

表情:微笑、嚴肅、明朗、陰沉……

姿勢:駝背、上身傾斜、分腿坐……

動作:手勢、噘嘴……

視線:盯着對方的眼睛……

這五個方面可以隨時自檢。例如:揹着手、抱着胳膊、表情複雜、沒有表情、弓着背……這些都是非語言表達的“壞毛病”,只會爲我們精心準備的語言減分。

所以,在正式發言之前,先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隨時注意以上五方面,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自己的表情態度中包含真情實感。因爲,只有真情實感,才能從心打動他人,產生效果。

比如,你認同某一理念,在溝通中就會興奮地手舞足蹈,熱情洋溢地向他人推銷理念,這就是你內心的真實感受。但如果你不認同,那麼,他人也能明顯看出你身體的僵硬。別人的樣子就是你的鏡子,如果對方不高興,有可能我們的身體語言就出了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別人的身體語言,反思自己:“我做得怎麼樣?”

那麼,如何調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只有真情實感,才能說服他人。只有真情實感,才能說服他人。只有真情實感,才能說服他人。調整你的情緒情感,就能自然地說服他人。

小貼士:

今天的錦囊來自授三本昭生《換位溝通——掌握關鍵對話的溝通必修課》。三本昭生是日本說話研究所主任教授,從事溝通技巧培訓工作30年,期間出版了多部包含本書在內的溝通技巧暢銷書。

作者也是30歲以後纔開始學習溝通方法的,理科畢業的他從事技術類工作,感覺自己不善言辭,於是堅持一年參加“溝通方法講座”,收穫很多,現在已經在從事溝通技巧培訓工作。

從不會說話,到說話培訓專家,這樣的作者纔會更能體會到不善言辭的人所面臨的問題,希望此書也你也能有所幫助。

你在溝通中有什麼困惑?會如何使用非語言溝通?歡迎分享和交流。


#成長錦囊# NO.25

心理/生涯諮詢師素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生涯規劃師,美國正面管教父母講師,沙盤遊戲治療師,人際關係諮詢顧問,英國思維導圖導師。

個案時長1000小時,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結果爲導向,陪你玩轉職場,情感家庭幸福,設計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