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碼了一份材料

“獻、訪、送”讓師德提升自然而然

綿竹市遵道學校 俞華平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着神聖使命。只有教師師德高尚,才能引領良好的社會風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多年來,綿竹市遵道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認爲師德就是教學水平,師德就是教育質量,師德就是學校發展力。

師德師風的內涵伴隨着時代的進步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師德師風建設的方法和途徑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和優化,開創師德師風建設新格局。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是關鍵,學校是主體,但僅僅依靠這些還遠遠不夠,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與“校家社”關係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只有不斷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才能構建和諧的“校家社”共建關係,反之,構建良好的“校家社”關係,形成積極的共建關係,和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必然促進師德師風的建設和提升。綿竹市遵道學校通過“獻、訪、送”這三個字構建良好的“校家社”關係,並在這個過程中,讓教師的師德師風提升變得自然而然。

“獻”就是獻愛心,指的是遵道學校教師多年來長期堅持利用週末、寒暑假到各村、鎮文化中心開展獻愛心志願輔導活動。

我校將加強教師獻愛心志願服務看成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我們認爲,志願服務與師德師風建設在內涵上是一致的。志願服務體現的是一種無私的利他精神,而教師甘爲人梯、燭照他人的大愛也具有無私利他性。志願服務作爲現代社會進步的一種標誌,傳遞的是愛心、溫暖和希望;而教師作爲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在關愛學生精神成長的同時,也要用自身良好的師德師風和文化知識輻射周邊的社會人羣。

1.獻愛心志願服務的提出。

我校地處綿竹市九龍鎮,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因父母外出務工而造成留守孩子較多,缺乏父母監管的孩子週末問題比較突出。

經過我們入戶調查瞭解,很多留守孩子週末晚上熬夜看電視、打遊戲,白天睡懶覺,作業到最後突擊完成或者根本不完成,由於缺乏監管,他們還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除留守孩子之外,其實我們有的父母在家的孩子也會出現以上問題。這就造成了“2大於5”的現象。另外,農村的很多孩子也想週末參與學習輔導,或者多學習一些知識、技能,但因爲費用等原因沒有成行。

針對這樣的現象和問題,我校多次召開工作會商討措施,2018年5月與鎮關工委、各村委會共同確定了開展“週末愛心微課堂”活動。

2.獻愛心志願服務的實施。

學校組建教師志願服務團隊,在每週六、寒暑假到各村利用村委會會議室開展“週末愛心微課堂”免費送教服務活動。輔導的時間從上午9點到11點,中途輔導老師還會組織孩子們開展跳繩、打羽毛球、老鷹捉小雞等體育、遊戲活動,讓孩子們勞逸結合,喜歡來上週末輔導課。學期輔導結束,學校和關工委、村委評選優秀學員,頒發獎狀和獎品,以資鼓勵。

3.獻愛心志願服務人員的招募。

計劃提出後,學校對全校學生與家長做了調查,詳細瞭解了他們在週末的需求後,決定在遵文社區、棚花村、秦家坎村、雙土村、文風村等多個地點開設書法、繪畫、剪紙、年畫、象棋、閱讀、課業輔導等多種形式的免費輔導班。

根據開設的輔導班,我們在全校招募志願服務老師,招募過程中,黨員、行政帶頭參與,老師們也積極響應、踊躍報名,都爲這一獻愛心方式拍手稱讚,並決心爲這樣的愛心活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志願服務對師德師風的促進意義

學生說:“參加週末微課堂,我可以看書、畫畫、做遊戲,老師還輔導作業,我感到很有收穫,很開心。”家長說:“以前孩子‘野’得很,週末不是睡懶覺就是到處跑,讓我們擔心得很,現在孩子參加週末微課堂,輔導作業、學習知識,讓我們家長放心又高興。就是辛苦老師們了,我們很感激。”老師說:“參加週末微課堂,雖然辛苦,但能爲孩子們健康成長做點貢獻,又得到社會、家長的認可,心裏是很高興的,我覺得很光榮。”

獻愛心志願服務活動發揮了教師的榜樣作用,較好的契合了老師們思想的共鳴點,符合老師們個人發展的訴求和價值願望,激發了教師的高尚品德。

老師們通過這種身體力行的方式,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用榜樣的力量引導、激勵學生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使育人作用更加凸顯;另外,老師們在志願服務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完成自我教育並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這種崇高的道德情操轉化爲穩定的、內在的、良好的師德師風行爲品質,成爲學生敬仰愛戴的品行之師和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最後,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爲內涵的志願服務精神,會充分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老師們在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的身心會處於超越自我的境界,獲得幸福的體驗。

“訪”就是家訪,指的是我校堅持十餘年每期開展“家訪周”活動,以及在寒暑假開展的“關愛家訪”活動,保證留守、特殊學生每期至少兩次家訪。我校把家訪工作列爲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類容,統籌安排,爲教師家訪提供必要各類保障,適時督促指導教師制定家訪方案、落實走訪、電訪、來訪,注重抓教師家訪過程中的安全工作和家訪後的總結反思工作,藉此進一步強化教師服務意識,維護教師良好形象,推動學校師德師風建設。

1.家訪前,老師做足功課。一是教師對所訪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梳理,儘可能深入的瞭解。二是學校舉辦培訓班,由德育處和優秀班主任介紹家訪的意義、目的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思想上和行動上都做好充分準備,纔有助於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家訪中,老師細緻真誠。老師們向家長介紹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現,對家長的支持表示感謝,就如何更好教育孩子進行愉快的溝通。老師們向家長介紹學校發展現狀和目前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等,爭取家長的支持,達到家校合力的最大化。我們對地震再生育、建檔立卡、留守、單親、殘疾等學生採用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的方式。

3.家訪後,老師總結分享。有的老師談到:“家訪中,我受到家長熱情接待,感到很激動、自豪,我對教育又多了一份熱愛。”“通過家訪,我對班上孩子有了更真實瞭解,可以讓我更好地因材施教。”“每次家訪,都會看到感激的目光,聽到讚揚的話語,讓我感到我的工作很有意義和價值,讓我更有職業幸福感,我今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在家訪中,全體教師發揚主人翁精神,以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克服各種困難,認真完成家校聯繫工作,促進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銜接。

通過家訪,擴大了我校在社會的影響,切實加強了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聯繫,使教師瞭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環境,宣傳了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規、上級主管部門對規範辦學和教師教學行爲的要求,倡導樹立了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營造了全員關愛學生、教育學生的德育氛圍,營造了尊重教育規律、因材施教、激發學生潛能、張揚學生個性的育人環境,使學生身心健康都得到了良好發展。

在家訪中,我們發現廣大學生家長及周邊羣衆都對家訪舉措大爲歡迎,早早的就來到路邊等候,家長們一幅幅微笑的面孔,一個個細微的動作——端茶、倒水、跟老師們握手,一句句簡單的話語,都透露出對學校的信任和褒獎,對老師的滿意和感激。通過家訪,我們發現教師們的職業幸福感更足了、責任心更強了、服務意識更好了、育人水平更高了,學校師德師風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送,指的是我校堅持多年每學期期末與鎮關工委、家委會委員一起給優秀學生送獎狀,給留守孩子、特殊孩子送溫暖,給一年級和七年級新生送入學通知書,這是我校一直堅持的優良傳統。

在送的過程中,老師們帶着愛心,洋溢着喜悅,爲每個孩子帶去真誠的關愛和祝福,讓孩子們度過愉快有意義的假期。孩子們收到禮物,個個興高采烈,趕忙與家長分享。教師與家長、學生、社區的關係得到融洽,情感聯繫得到增強。

幾乎每一個接到喜報的學生和家長都會這樣說:“收到老師送來的喜報我很高興,感謝老師,您辛苦了。” 收到入學通知書的家長說:“孩子馬上就要上一年級了,既期待又有點緊張,今天老師親自把入學通知書送到家,還和孩子親切互動,減輕孩子的入學焦慮,讓孩子更自信,學校這樣做很用心,老師們也辛苦了。”

老師們把精心準備的禮物送到留守孩子家中,並和孩子一起與家長視頻連線。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深深關愛。家長們動情地說:“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放心,你們就是孩子的父母。”

在送的過程中,老師們也一次次被打動,被感動,享受到了只有老師才能享受到的成就感和榮耀感。師生感情、家校關係進一步加深、增強,對錘鍊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無疑是春風化雨般潤物無聲的作用。

參與“送”活動的關工委、家委會委員也對教育、對學生有了更多瞭解,對教育有了更多更全面認識,對教師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和敬佩。這無形之中又增添了老師被理解後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投身教育的理想信念也被點燃,幹事創業的計劃也在心中逐步增強。

結語

“獻、訪、送”很好地發揮了人性善的一面,讓師德師風錘鍊是主動地不是被動的,是生動的實踐不是枯燥的說教,是情感的共鳴不是制度的執行,是積極的參與不是消極的應付。讓老師們樂意、主動地把初心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愛獻給孩子。

“獻、訪、送”很好地發揮了教師、學生、家長、社會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作用。教師獻出愛心,拉近距離,贏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信任、社會的讚揚,這些又會讓老師享受到職業的幸福感,無悔自己的選擇,甘守三尺講臺,滿懷激情的投入到教育工作當中,這樣的良性循環最終是促進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

“獻、訪、送”很好的發揮了爲人師表、榜樣示範的作用。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獻、訪、送”就是讓老師爲人師表,做一個喚醒者,改變家長、社會對教育、教師的偏見,爭取理解、關心、配合和支持,形成家校社合力育人的氛圍,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優勢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才能提高教育質量和達到教育目的。

以上三點說明,“獻、訪、送”有助於促進教師樹立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信心和決心,形成甘於平凡、不斷創新的奉獻精神,打造獻身教育、愛崗敬業、愛護學生的集體風尚,使得學校老師師德師風修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