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情緒管理:事中判斷三狀態,“不正常、不健康、健康”

事前情緒管理重在溝通,遵循三個流程,感性理性加自主性,這是確保“大腦額葉皮層”上線,保證溝通順利。

關鍵點也是難點,就是把選擇權交給孩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藉助事情讓孩子管理自己,尤其是挫折中的成長。

很多事情帶來的情緒,其實在這一步就可以化解掉。

不過,還有不少事情突然發生,沒有預先溝通的機會,好比兩軍作戰,突然成了遭遇戰,這時候處理情緒就成爲關鍵。

只有冷靜下來,恢復理性,纔可能聚力於事情的解決,畢竟解決事情纔是我們目的所在。

事中處理情緒,遵循“判斷三狀態”,也就是先判斷對方心理狀態水平,包括不正常、不健康、健康三種,然後再合理應對。

判斷原則有各種標準,一般可通過表達訴求方式看心態,通過各種問題行爲表達訴求想法,比如憤怒、吵鬧、打罵、厭學、攻擊、自閉等,這是心理不正常狀態;通過情緒化方式表達訴求想法,比如生氣、不理睬、沒好氣、不配合等,屬於心理不健康;通過言語表達訴求想法,屬於心理健康。

相應處理就是,不正常的狀態,順着說或者不說;正常不健康的狀態,用心理方式說,也就是提問說,示弱方式說,講故事打比方說;正常健康的狀態,用道理說,也就是言語迴應。

回到生活中,看看具體例子。

1、孩子關上自己房屋門,拒不出來咋辦?

電視劇會看到這樣場景,父母和孩子因爲學習或者遊戲吵翻天,孩子甩手走人關門不出,這時候脾氣暴躁家長會騰地發火,敲不開門就會踢門甚至破門而入,看看有這樣人嗎?

事後大多數家長會後悔,畢竟以大欺小不如狗了,畢竟自己首先在情緒管理上就失敗了。

破解的方式,就是藉助“事中判斷狀態”來應對,比如這個情況下,孩子拒不開門,先判斷出孩子心態不正常了,因爲處於固執、問題行爲了,那麼接下來必須順着說,或者閉嘴不說,這是最困難的,但也是必須要遵循的。

接下來,如果情況有了好轉,那就可以心理方式和孩子交流。

2、孩子回家喊着要告老師甚至殺老師,咋辦?

事情發生中,也是先判斷孩子心理狀態再應對,憤怒中的孩子是不正常,生氣中的孩子是不健康,別刺激反駁人家,順着說,或者提問說,“咋回事說說聽”,或者“需要我做什麼”。千萬別擔心,這不過是孩子用情緒方式表達對老師不滿。

3、孩子早戀了咋辦?

早戀原本是個僞問題,因爲到了青春期這是自然事情,關鍵在於引導。如果發現孩子處於這個情形中,先防止粗暴對待,因爲固執中的孩子心態不正常,你打罵無效,講道理無效,反而順着認同會讓孩子詫異,然後提問生理和心理關係,學習和戀愛關係,喜歡和愛關係,當下快樂和長遠意義關係等。

4、孩子隨手扔垃圾不聽說教,咋辦?

幼兒孩子出現這個情形,多是心智不成熟,視作心理不健康,不能用道理方式處理,當然也要順着說和心理說,最好就是利用“趨利避害”心理,給孩子編個故事讓其主動改變。比如,自己好朋友踩到垃圾,摔倒了,一看是“你”亂扔的,就不再和你玩了,你就失去這個好朋友了。

再比如,孩子不洗澡,可以說身上不好聞,老師小朋友不喜歡。不喫飯,挑食喫,想象以後長不結實,無法強壯保護媽媽,不能當航天員、科學家。反過來做好了,就有好的後果。

小結一下,情緒的事中管理重在判斷,判斷對方所處心理狀態,關鍵避免被對方不正常狀態帶着走,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底線思維”。先判斷再應對,就是“看人臉色行事”,“察言觀色會意”,“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

怕就怕人家不正常了,自己跟着不正常,從而成爲兩個“瘋子”在互動。避免自己成爲瘋子,覺察到自己心理不正常,這就是事中情緒管理的勝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