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焦慮感:尊重邊界,做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心理羣看到大咖提醒區分“權利”和“權力”,比如我們有各種心理需要的權利,但是卻沒有改變別人的權力。

尊重別人獨特的心理特徵和心理需要的權利,這就是保持邊界感。

比如,兩個人閒談,說道某個熟人做的事情,感覺非常不恰當。一個說必須給告誡要改正,提醒人家,一個說沒有必要,除非是夫妻、父母、子女這三種關係,責任所在,不得不說,再遠一點點,哪怕是成年後的兄弟姐妹之間,也是不問不說。

倆人繼續討論,一個說知道人家處理事情不合適,不告知合適的處理方式,不主動詢問事情處理進展,屬於冷漠無情,一個說最好保持沉默,因爲需要的話會主動徵求建議,否則再好的建議對於人家來說也是白說,沒有效果,即便詢問,也牢記不要給任何建議。

這麼說的依據,是有個“悖論”理論,對於心理健康的人不需要聽建議,自己知道如何做,如果需要徵詢建議也會主動提出,而且對於建議會表示尊重,對認可的建議會堅決執行。而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外人看來真的需要聽取合適建議,可是沒有用處,因爲不會主動詢問,即便詢問了得到了建議也做不到,還是依然如故。

會的不難,難的不會,悖論就是如此而已!

因此,想想老祖宗忠告我們的那句話,非常有心理學道理,即“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不是冷漠,不是自私,不是無情,而是保持邊界感,尊重邊界感,允許擁有獨特言行權利,因爲我們看不慣卻無法改變。

接下來,倆人還有討論。

一個人說,假設你是牙醫,也帶着拔牙工具,你看到大街上有個人牙齒有問題,你會“熱心腸”立馬幫助人家給人拔牙嗎。另一個說,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就應該主動幫助啊,與人爲善啊,當然除了摔倒的會訛詐人的老人。

又轉到焦慮話題,人爲何如此焦慮,除了爲了未來最好的自己,需要不斷自我加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具有“上帝情結”,總是看不得別人的痛苦,聽說別人尤其熟人親人遇到什麼問題,不分大小性質,除了熱心詢問,就是給出各種主意,最後人家不認可或者做不到,還生氣抱怨指責。

很多這樣的人,爲了別人的事情,痛心疾首,指點江山,可是再看他自己的那些事情,搞得一地雞毛,亂七八糟。

這些人這樣做的時候,沒有意識到一個基本問題,這樣的幫助有效嗎?是人家需要的嗎?是否在彰顯自己的虛假優越能力?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憂之。一句話,就是在破壞邊界感!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看似不近人情,卻在尊重邊界感,而動輒給人建議只是自以爲是,純屬無效行爲,結果不僅不能降低焦慮,還提高焦慮係數,這就是“自找”“活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