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錦囊[08]:如何使用正念療法輔助治療強迫症?


Q:素心,除了暴露及反應干預、認知療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治療強迫症嗎??

產品經理小新因爲自己的強迫行爲和焦慮,前來求助。

@素心人生設計:在治療應對強迫症上,我們有很多不同的辦法,但並沒有一個對每一個強迫症患者都適用的完美辦法。你需要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應對方法。要記住的是暴露及反應干預必須是核心策略。

在這裏就給大家介紹治療強迫症的正念療法。它是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研究專家傑佛裏·M·施沃基博士所提出的,一共分爲四步。

第一步:重新定義。

積極的將困擾的想法和意向重新定義爲“強迫思維和強迫症大腦的產物”。

例如,小新不是說“當我想檢查時,就會想到如果我有一個文字出現了錯誤,就會給公司造成上億的損失”,而是說:“當我想檢查時,‘如果我有一個文字出現了錯誤,就會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強迫想法就會出現在腦海裏。”

這樣,你就同思想有了一段距離,會重新來看待這個問題。

第二步:重新歸因。

除了承認自己有強迫想法和強迫行爲的衝動之外,還要將自己從這個想法中得來的痛苦焦慮和不適,只歸因到一種東西上——人腦中產生的一種生物化學的不平衡,導致了大腦回路過熱,從而產生了不好的想法以及進行了過度的預警。

這也就承認了,這些衝動不是客觀評估而得來的,而是由強迫症的存在而產生的。

第三步:重新集中注意力。

在這一步,你要抑制“爲獲得安全感和輕鬆感而採取強迫性行爲”的衝動,反而選擇另一種行爲。這種行爲可以是任何有建設性的、或者做起來比較愉快的事情。例如看書、聽音樂等。

最開始你會覺得很痛苦,但當你重新集中注意力在其他事情上時,強迫思想的不適感最終也會自己安靜下來,因此,你就沒有采取之前的強迫思想或強迫行爲。

第四步:重新估值。

對你的情緒重新進行評估,你將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成爲“不帶偏見的觀察者”,更加獨立,對強迫症引發的許多情境,都不會產生太強烈的情緒反應。

以上的正念療法,需要配合暴露及反應干預進行,作爲它的補充。

在我看來,博士的正念療法,類似敘事療法,他通過重新定義問題,將問題與人分開,讓我們明白問題可以來、也可以去,做不帶偏見的觀察者,客觀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自此,我們學習了暴露及反應干預療法、認知療法和正念療法,暴露及反映干預療法是核心,認知療法和正念療法作爲輔助手段,相互結合使用,能對強迫症患者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希望今天的心理錦囊對你有所幫助。

小貼士:

今天的分享來自《強迫症:你和家人需要知道的》,書中的作者一位是強迫症患者後通過治療康復了,一位是研究強迫症患者的博士,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強迫症患者。

如果你不願意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或者你有輕微的強迫想法和行爲,但還沒到障礙的程度,其實也可以通過這些錦囊自助。

如果你有強迫的疑問,歡迎分享和交流。


#心理錦囊# NO.08

心理/生涯諮詢師素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生涯規劃師,美國正面管教父母講師,沙盤遊戲治療師,人際關係諮詢顧問,英國思維導圖導師。

個案時長1000小時,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結果爲導向,陪你玩轉職場,情感家庭幸福,設計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歡!

本錦囊來自布魯斯·海曼、切莉·佩德瑞克《強迫症:你和家人需要知道的》(第3版),在此鳴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