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分享】領導力(56)——處理衝突的五種行爲模式

【學習分享】領導力(56)——處理衝突的五種行爲模式

【課程】圈外商學院


衝突中我們通常有五種行爲的選擇:迴避、遷就、競爭、妥協合作

我們可以用一個生活中的場景解釋這五種衝突模式的區別:家裏只剩下一個巧克力冰淇淋,姐姐和弟弟都想要。

姐姐力氣大跑得快,一把搶過冰淇淋放嘴裏,這是"競爭"方式;

如果姐姐考慮到弟弟年紀小,故而把冰淇淋讓給弟弟,這是“遷就";

姐弟倆都不想爭,大家都不要這個冰淇淋。這是"迴避";

如果姐弟倆把冰淇淋—人一半,這是"妥協";

如果姐姐弟弟能花點時間討論如何實現每人都可以喫整一個冰淇淋,打電話讓媽媽下班多買幾個冰淇淋回來,晚上每人各喫一個,這樣兩個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這種方式就是"合作"。

這五種處理衝突的方式來自於著名的"“托馬斯—基爾曼”模型。

這個模型是一個二維矩陣,縱軸是“一個人努力滿足自己所關心的事的程度”,或者我們稱之爲“強硬度”;

橫軸是“一個人努力滿足他人所關心的事的程度”,我們也可以稱之爲“合作度”。

縱軸由下而上程度加深,也就是越來越滿足自己;橫軸右左向右程度加深,也就是越來越滿足他人。

強硬度和合作度在不同強度上的組合就形成了五種人際衝突處理模式:

1)滿足自己而不考慮他人的就屬於競爭型;

2)滿足自己也滿足他人的屬於協作型;

3)滿足他人而不滿足自己的屬於遷就型;

4)既不滿足自身利益也不滿足對方的利益,也就是“既不採取合作也不採取進攻”,屬於迴避型;

5)雙方都有所讓步,在對自我和他人的滿足程度進行折衷的屬於妥協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