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親子關係就是這2個理念:主動示弱與積極關注

之前寫過十幾篇文字,試圖說明互動關係中兩個重要理念,也是心理技術,即主動示弱與積極關注。

再簡單區分一下二者不同。

主動示弱就是“慢穩止”,少說點,示弱點,與常識道理的“快準狠”恰好相反,心理與道理反着的就是這個理兒。

這個示弱之所以叫做主動示弱,隱含之意就是以自我爲出發點,是“我要如何做”。

以自我謙卑、無知又自信的心理特性爲起點,用主動示弱方式嘗試着去處理人際關係。

而積極關注則是立足主動示弱基礎上,以他人爲中心,主動“看見”人家的長處、優點、好處、難得、積極,越是具體,越是細微,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越是效果最好。

關注人家不足很容易,發現並承認人家長處需要不斷訓練,因爲這是逆人性的。

上面這2點,其實就是自我在人際關係的四個階段或者水平:自戀、共情、自尊、邊界。

通俗說法是,問題根源在於把別人當自己,解決根本就是把自己當別人,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把自己當自己,進而能夠把他人當他人。

親子關係自然也是如此,作爲家庭教育經歷者和實踐者,不得不說祕訣就是上面兩條,更普通的說法是“閉上嘴,放開手”!

閉上嘴就是主動示弱,放開手就是積極關注,呈現出來就是“多祝福少擔心”!


具體使用這個辦法,還是要先區分再應對。

還是舉例說明。

第一類情況,當我們自己不順心時候,嘗試主動示弱。

今年疫情緣故,很多大學上半年沒有要求學生返校,不過孩子學校在6月份通知要求他們這個年級學生返校,屬於全體要求,必須執行通知。

說實話我們家長高興學校開學,畢竟家不是學習的地方,返校大有好處,至於疫情防控我們是相信政府和學校的,當然還有就是放心孩子應對能力。

不過孩子不高興,尤其對比知道其他同級外校同學,幾乎沒有返校的,表現的負性情緒很嚴重,搞得我們很生氣。

後來我們示弱,詢問緣故,知道涉及考試等不順心事情,也就釋然了。

不如心意,發發脾氣也要允許吧,遇到預期不合心意,還不能讓人家發泄發泄嗎!

可是,這個時候順着說話,真不是容易事情,也正是如此折射出主動示弱的力量。

這個時候示弱是體現“一夥的”,提供心理能量支持。

還有好不容易拿到暑期實習機會,經過一週體驗決定辭職,這也讓我們做家長的詫異,不過還是理解和尊重爲主,其實也是主動示弱。

第二類情況,當人家對方不順心時候,嘗試積極關注。

示弱是針對我們預期受挫的憤怒,主要處理自己的不順心,而對方不順心時候,除了我們的示弱,還有就是多積極關注,提供關係支持。

比如孩子參加暑期實習投簡歷,最有希望的一家,經過最後一輪面試,感覺希望非常大。當接到沒有通過短信時候,我們正在外面溜達,還在討論人家企業厲害之處,作爲大都市企業,國際規範沒的說。

那一刻,其實積極關注也好,別的安慰也好,都無法說出來,只能陪着問一句,“咋回事來”。

積極關注只能隨後進行,比如共識爲“能進入最後面試說明實力不錯了,畢竟全國範圍競爭”“不能通過面試說明這個老師不匹配咱的特點”。

當獲悉孩子要從後來獲得的那家暑期實習單位辭職時,我們喫驚之際,也意識到孩子經歷了不順心意思考,最後的結論是這是他自己決策的結果,獨立自主意識強,支持。

第三類情況,當順心如意時候,負責提醒,一起共鳴。

參加完那家暑期實習企業最後面試,很有把握的感覺,恰好又有另一家企業暑期實習內推生機會,不過面試時間與返校時間衝突,孩子起初婉轉拒絕了。

後來說起此事,孩子他老媽說,前一家通知尚未接到,還是參加這個的好,至於時間衝突,可以改車票時間啊。

就是這個簡單提醒後,又通知人面試官參加網上面試,最後經過幾輪測試後,順利拿到資格。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體驗大師。

比如,原本牴觸返校,實際上返校後不僅有益於學科考試,還順便組隊參加一個競賽獲得特等獎。辭掉暑期實習後,獲得另一家普通實習崗位,實習結束還獲得唯一最佳實習生獎勵,還有不忘給他老媽網購生日蛋糕。這一切自然開拓了新視野,也品味了難得的“社會毒打”體驗。

總而言之,所謂家庭教育體會和祕訣,不得不說就是主動示弱與積極關注,更普通的說法是“閉上嘴,放開手”!

只是,知道做到不容易,還是多嘗試多體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