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未必就是福气,也有可能是噩梦

今天提到的这本书《老后破产》是我在逛书店时偶尔发现的,光是看到书名就已触目惊心,它其实是2014年日本NHK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叫做《老人漂流社会——“老后破产”的现实》的特别节目的译文纪实。

我们都知道人正变得越来越长寿,而在节目录制之前的日本,独居老人已经接近600万人了。其中一半的人年收入都低于生活保护标准,年收入还不到120万日元(差不多6.6万元人民币)。而这些人当中只有70万人接受了生活保护,余下的200多万人只能依靠自己非常有限的养老金生活,书中的内容正是此类“破产”之前的老人们独居时的真实生活。

如果这些老人勉强够生活支出的养老金一旦需要支付医药费、手术费等,那么原本的生活就会不堪重负。最关键的是这些独居老人的人际关系正逐渐消失。

同时,因为要维持社会关系,也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所以久而久之,因为长期处在账户贫乏的状况中,他们只好舍掉维持社会关系所需的花费。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他们只能一直“孤身一人”,许多独居老人过上了持续节衣缩食的生活,除了在规定时间内会上门的护理服务人员之外,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遇到问题连求助的人都没有。

书中提到了一位化名为菊池的女士,当时已80多岁,每月养老金8万日元,房租、生活费及护理费用等累计11万日元,也就是说,她不得不每月从存款中取出3万日元来应对眼前的日常支出。

然而接受采访之时,菊池女士的账户上也只有 40万日元的存款,也就是说当时的她已经进入“老后破产”倒计时。

存款没有花完之前,他们无法接受生活保护,但是无奈的是在接受生活保护之前,他们即便相信自己能够申请到生活保护,也还是会因为账户上越来越接近零的数字而感到焦虑不安,所以许多老人都会尽量拖延存款花完的时间。

他们的做法就是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的上门次数,比如这位菊池女士,因膝盖以下腿部肿胀,她每天只能在床上度过,家政护理员每天早上8:30会准时上门,但只有1小时的服务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她要负责给菊池女士做早饭、午饭、清理床边的便携式厕所等。

菊池女士无法自己完成晾衣服这件事,所以她每天早上必须一只手扶着步行器,还要用另一只患有风湿的手配合完成注入洗衣液,以及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因为这样衣服就可以在家政护理员上门的1小时内洗好,也就可以请护理员帮忙把洗好的衣服一件件晾起来了。

其实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不曾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是怎样。菊池女士和丈夫在1950年的时候就在东京经营一家建筑公司,婚后不久便有了儿子幸一。他们在30多岁的时候买了车,闲暇的时候也会出去旅游。

因为有儿子在,所以他们从未为自己的晚年担心过,儿子就是他们的依靠。然而独生子幸一在40多岁时的某一天死在了家中,还是被他的同事发现的。据她回忆,自己的儿子没有结婚,从大学毕业就一直在一家运输公司上班,大概是过劳死吧。

在儿子去世5年后,丈夫也因肝癌离世了。由于菊池女士的丈夫曾经营过建筑公司,所以两人的国民养老金收入,加在一起,大概有13万日元左右。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在日常支出方面基本够用了。

“就算是夫妇一起生活,但总有一天会只剩下一个。”在经历了儿子和丈夫相继离世后的菊池女士,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养老金和存款来生活了,可以说是无依无靠了。

在书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而他们只是独居老人中的少数典型而已,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自己会过上如此“不堪”的晚年。

在采访过程中,节目组不止一次听到老人们说不想活了。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长寿的噩梦”这几个字,在看过这书中一段段真实经历后,再回头看看这本书的封面,简直不能再写实了。

我相信看过本书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几次陷入沉默。

人的寿命变得越来越长,那么我们需要提前为自己、为家人谋划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可是如果每个人都不去思考这些看上去很久远、或者说自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呢?

结局可能就会像书中的鲜活案例一样,存款越来越少,但是身体、精神状况又日渐衰弱,不得不加重医药费、护理费,但是在活着、却无法增加收入的后半段人生中,又该如何面对生活质量越来越低、身边的朋友相继离世的状况呢?

书中提到许多老人的做法是没有生命危险就不去医院,而在这样的行为驱使下,小病也会拖成越来越难治的大病,并且还会加重自身的痛苦。

同时,许多老人也会碍于面子问题而绝口不提自己不去医院就诊或复查的理由,只是以“已经不疼了”或者“过几天就去”这样的借口来搪塞医院。甚至有些老人已经把病情拖到了即便送去医院,医生都不知该如何救治的地步。

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医疗社会工作者们也提出如果老人们能实话实说,他们也会想办法为老人做些什么的,但当老人只是以借口搪塞,并希望快速挂断电话时,他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甚至许多正在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会提出“尽早出院”的请求。

总之不论能不能省的钱,都要省。可想而知,那除了医疗健康方面之外的生活费呢?一日三餐呢?他们是如何度过,或者说熬过每一天的呢?

正如书中开篇提到的田代先生,83岁。他之所以一直过着独居生活,是因为父母都已过世,自己也没有结婚,虽有一个哥哥和弟弟,但多年未曾联系,也无法因为贫穷而重新建立联系。

在接受节目组采访的时候,他家中的脏衣服堆成了山,厨房也是乱作一团,锅也没洗,卧室的被子也没有叠。每月10万的养老金,但光是房租就要6万日元,剩下的钱,还要交水电煤气、保险等费用,这样算下来,生活费就只剩下2万日元了,相当于1100元人民币。

田代先生已经把电都省掉了,不开空调,每天为了让风吹进房间,就开着门;不用洗衣机,而是手洗衣服,洗衣粉用完了,就用洗洁精来洗衣服;不看电视,在没有灯光的漆黑夜晚,就只能听那种安装电池的收音机。

有读者直言书中的内容比恐怖片要恐怖,因为你无法确定自己会不会遭遇类似的“老后破产”的经历。

除了生病、手术带来的急速破产之外,还有些状况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如今年轻一代的工作稳定性及收入方面都不如从前,所以子女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两代人都在靠老人的养老金勉强生活的状况也屡见不鲜;还有些50多岁的中年人不得不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而辞去自己的工作,也会造成两代人都将陷入破产的境地。

其实在日本,养老方面的政策还是很人性化的。许多老人都是可以选择申请生活保护的,这将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但是申请生活保护的前提是需要把存款花完、或是卖掉房产。

一方面有些老人自己无法接受这样的解决方案,他们既不甘心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房子,又害怕自己存款花完的那天无法顺利申请到生活保护费,所以就只好精打细算在每一件事情上。

也就是说当存款见底时,他们申请到的生活保护费加上自己原本的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破产”一步步逼近给老人们带来的恐惧让他们选择了拒绝或拖延破产。

另一方面也有些老人虽然是独居状态,但却有兄弟姐妹,所以当他们的家人听说要卖掉房产来为无法自理的老人提供养老解决方案时,他们就会以保住房产为目的进行阻拦。

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安心”养老这件事变得极其复杂。然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落到如此不堪的田地。

而书中那些老人的现状,也是在提醒我们多为未来做打算。对于年轻的朋友们,我想说,尽早为“养老”这件事做准备,准没错。

书中提到有些老人因为癌症做过手术,即便手术很成功,但是术后仍然需要继续打昂贵的抗癌针。这些晚年必须考虑到的开销部分,是年轻人很少会想到的。

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在时间、健康管理、财务及人际关系上都做好必要的规划,让慢性病、急症等尽量晚一点找上来的同时,能够保证自己在财务及心理方面都有相应的对策,不至于陷入整个晚年都焦虑不堪的地步,甚至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记得在《海边小屋》的作者梅·萨藤就有个很好的习惯,她一直和朋友们保持着书信往来,甚至有些人会不请自来地去家里拜访她,她甚至还一度因为无法腾出独处的时间来写作而感到焦虑。

但是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人越老,朋友就会越少,有去世的,也有联系不上的,也有些会因为大家身体状况不允许而逐渐断了联系。

所以为情感账户做好储备,也是一项必修课。至少在你有任何事情需要分享、倾诉或是需要帮助时,还有能够毫不犹豫就拨通对方电话的对象。

不是说单身、独居不好,而是独居老人正逐渐淡出社会关系的参与度的现状,并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心态、精神状况等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都会深有体会。

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我们能做的也只是以天为单位,把握自己每一天拥有的时间,尽量做出对自己的未来(也包括第二天)有益的事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