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解讀不可意思的心理現象

心理學領域有哪些業內常識是外行人感覺不可思議的?

這個問很難回答。因我作爲業內人士,對心理學領域的常識自然見慣不鮮,難判斷外行人“感覺不可思議“感覺指的是什麼。若回答,其回答的所有內容,也都只是我--業內人對“感覺不可思議”的感覺,或叫我對外行人感覺不可思議的猜想,代表不了外行人本身的感覺。

這樣想之後,這個問提也不難回答。俗話說,術有專攻,業有所長。凡很特殊的行業,在外人眼裏都有不可思議之感。

可我認爲,心理學領域令人不可思議的並不多,因爲心理學是最貼近人的學科之一。人,無論從他的生物性還是社會性,其結構都離不開他的精神系統,這包括人的感覺、認知、情感、情緒等,以及從這些結構所衍生出來的各種需求、紛爭、愛、仇恨、理想.....這是作爲人,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因爲每個人都生活在其中。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人都是心理學行家。

所以說,心理學常識性的東西,外行人並不陌生,而對於心理學研究的某些人類行爲,主要指人的心理怪象,對外行人來說簡直就是無厘頭,理解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舉例兩個方面予說明。

(一)投射性認同。人際裏,那些奇奇怪怪的關係模式...

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的現象:家庭成員常爲一些小事起爭執,同時或朋友之間,常爲看法而衝突,甚至相互傷害;極端的是我們心理諮詢所見的,許多人際焦慮、疑病恐懼或人際恐懼的來訪者,他們的心理現實,可用心理學的理論依據—投射性認同來解讀。

投射性認同,是心理學最基本的關鍵詞之一,也是心理學深奧的常識。比較接近通俗的理解是,以己度人的意思。但又不只是“以己度人”那麼簡單。

稍微科普一下,人的成長包括性格、思維、價值觀等的成長,是通過認同而獲得的,認同,是一個人自我意識形成的機制。投射是伴隨認同的,比如,我們小時候,大人或外界所投射來的感受(包括情感和想法兩部分),不斷被我們認同並內化,也叫內射成爲自我的感受。自我的形成過程中,我們也會將自己的感受外投射給他人。人早期的內心很單純,體驗只有黑白兩種,感到舒服就向你笑,感覺不舒服就衝你發怒,覺得是你的不好。這屬於嬰幼兒的投射性認同。

所以投射性認同,是人自出生後就有的一種心理機制,大部分是正性的。心理學關注的是神經症的防禦性投射認同,也叫病理性的投射認同。常見的有:依賴型投射認同,討好型投射認同,權力型投性認同。人們稍微留心,就不難識別你身邊多的是這樣的人。

比如,依賴型:使用這種投射性認同的人,通常在做決定或需要獨立行事的時候,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他會死皮賴臉有求於人,可實際上這種人是能夠獨立解決問題。

尤其在親密關係中,凡當事者以各種形式向你表達“如果你不幫我的話,我就走投無路”“如果你不關心我,我就活不下去了”,或以歇斯底里、自殺相威脅的行爲,都是採用的依賴性投射認同,迫使他人的關心或幫助。當然,是否接招(認同)對方投射性的東西,也取決被投射方的意志。往往是,那些“心軟”的接受者不得不就範,容易陷入當事者無條件地索取和求助中,成爲了當事者情感控制的對象。

再如,使用權力型投射認同的人,是誘導出他人的軟弱、無能感,以實現自己的控制慾和權力慾望。 例,有的人在工作環境中,總表現得盛氣凌人;與人交流中,總顯得“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厲害,這顯然在投射他的自負或虛榮。我們在心理諮詢中,也常遇見這樣的來訪者,他什麼都懂,甚至會講出許多高深的人生哲理,或提一些刁鑽的問題,或總是否定你的意見...讓你感覺到“他很強”“你不如他”的無助感和壓力感。但實際上,人的害怕被瞧不起的深刻自卑,會驅策人使用權力型投射認同,只是他無意識的把自己置於了一種強迫自己逞強的“高位”。

生活中的迎合型更多,使用這種投射性認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誘導他人身上的內疚和感激之情,從而實現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慾望。 例,某女士,她在生活中對人特別地好,從來是爲別人着想,愛幫助身邊人,但別人對她並不那麼感恩,甚至不理解,爲此她很傷心,也百思不得其解。人際中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總顯得很謙卑順從,不時地對你的衣着、說話、觀點...讚口不絕。這些行爲給你的初始感覺是被認可、被喜歡的好感,不久你會有一種說不出滋味的不舒服感覺。

解讀迎合型的人,他們是未建構足夠好的自我同一性,因缺乏自我認同,才渴求他人的認同以讓自己感覺有價值。但卻是 “ 以自己缺失的意義,只有在他人身上尋找 ” 的投射性認同而達到。

究其根源,作爲防禦性的投射性認同,其深層心理動機是分離焦慮、和接納情結。也可這樣來理解,那不同模式的投射性認同,是人們渴望被接納的種種手段。

(二)爲何有人總是,強迫性重複不好的事情?

強迫性重複,從字面理解,就是對某件事控制不住的反覆。人們也常聽說,什麼強迫思維、強迫洗手之類。但未必理解人爲什麼會有控制不住的強迫?

強迫性重複一詞,是由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所提出。他在對孩子行爲的觀察中發現,當孩子在經歷了一件痛苦或者快樂的事件之後,會在以後不自覺地反複製造同樣的機會,以便體驗同樣的情感。弗洛伊德把這種現象稱爲強迫性重複。

強迫性重複具有自動化反應的特點,即在人們的生活中,個體一但遇到與早年相似的情景,會激發人用早年相似的反應來應對,而且是不自覺的條件反射一樣的反應。此反應,可以在各個層面,如情感反應上、人際關係上、防禦手段上、認知上和行爲上,以直接的或象徵的方式重複體現出來。

對於強迫性重複,若是重複好的事情,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若重複的是一些自己都覺得很不好的事情,就不僅害苦自己,也會殃及他人。我們常見的例子:一個性格非常溫和的女人,她有過3次婚姻,每次婚姻在5年左右,每次找的都是她極其討厭的賭鬼;某中年男士,不僅有嚴苛的潔癖,選擇異性也一個標準,他的婚姻對象,以及婚外情對象,不是精明能幹者,就是霸氣強勢的女人。

也有,一個女孩每次找對象,她都遇到的是花心大蘿蔔; 某20幾歲的男孩,不知多少段感情,他都控制不住會迷戀上已婚的氣質女人,或單身的中年女人,親朋好友怎麼勸都無用,下次他仍然要找同樣類型的,死不悔改。

凡此現象,常不太爲人理解,只好無奈說:哎,這就是人的命吧。但,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完全可以理解。強迫性重複,之所以是自動化的強迫性重複,跟無意識的強烈動機有關,主要有二:一是對快感的依戀。因爲人早期所經驗的(無論是對食物、性、情感等)深刻的舒服感,會成爲一種極敏感的感覺記憶。也可以叫情結固着。

二是,重獲掌控感,這是強迫性重複背後的核心動力。任何情結的固着,跟過往的創傷性事件,以及對事件的處理方式有直接關聯。幼時的自我,在創傷性的情景中,正是自我處於極度虛弱、無助的失控狀態。他之後的歲月裏,不自覺地爲了掌控感,練習應對技巧,以期望控制和改寫當初——無助、無掌控力所致的不好結果。

因此可理解,爲何有的人受不了母親太黏,什麼事都要控制,長大後便娶了個很愛管事的妻子,然後開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戰爭,就是要從她身上重獲自己追求了一輩子的尊重,贏取心理空間與獨立自主的權利。也有人,受不了父親的太過懦弱,不能保護自己,長大後不知不覺地就嫁了個身上帶着自己所熟悉的父親懦弱特徵的“耙耳朵”,潛意識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這個“耙耳朵”變得強大,能夠帶給自己從父親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包括前面所列舉的,那些強迫性重複的例子也都一樣,其行爲背後存有一塊無意識黑洞,裏面是濃濃的、無可控的掌控欲。

心理學所研究的人類怪象很多,不能一一贅述。介紹的以上兩方面,算是人心理現象的典型,但願令外行人多少有點解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