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愛恨的緣起

從心理學角度看,爲什麼人們會喜歡一些人和討厭另一些人?

(一)自然的,本性使然

世界萬物,有奼紫嫣紅的耀眼奪目、有淒涼殺戮的慘不忍睹,有白有黑,有生有死,有美有醜....人類,亦然。

盧梭在《人類的不平等起源》中闡述了,人在原始人類時,部落羣中那些長相高大、好看的人就備受青睞和關注,弱而醜的被冷落。逐漸的羣居生活中,人們越來越傾向於愛美、愛強大。

弱肉強食,是動物本性。愛慕美好,是人的天性。

人類進化至今,都存在“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吸引力法則。

文明無論發展到何時,人的愛美厭醜之心,是永恆不變的。

因此,人們喜歡自己覺得好的人,討厭自己覺得醜陋的人,沒特別原因,本性使然。

(二)仿同,學會的

人的成長,大概是在比較中學習和長大。

在受外界教育中比較:好與壞、對與錯、愛與恨、可愛與否、正確與否、受傷與否、有用與否、出息與否......人,在這無限的比較中經驗着愛恨情愁、經驗着自我認識。

如果,撫養人和社會環境,從小賦予給我們的,更多是什麼叫誠實、可愛、善良、尊重、寬容等東西要擁有,什麼是欺凌、可惡、不好的東西要抵制,那麼,我們懂得也學會了與人爲善,也愛憎分明的爲人處世。

如果,人從小被賦予的更多是仇恨教育:恨他人太強,恨環境惡劣,恨他人的傲慢,恨世界不公,恨自己不如別人,恨吝嗇等等,那麼,他的內心埋進的更多是不好,人際模式容易是:既不喜歡或討厭別人,也不喜歡或討厭自己。

不同類型的人,如陽光活潑、樂於助人、誠信善良的可愛型,虛僞功利、狹隘、陽奉陰違的討厭型,都是人自小通過仿效、認同的結果。

(三)感受的使然

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很多時候是憑自己的感覺。比如有人喜歡晴天、討厭下雨,有人很喜歡下雨、看雨、聽雨。

我們喜歡誰,不喜歡誰,很多時候也是憑感覺。比如談戀愛,並不因爲你多麼有錢有才,也不因爲你長相一般,甚至很醜,而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感受的驅使你對誰誰有喜歡的衝動。

人的感受是豐富多彩,甚至是微妙奇怪的。

你很難解釋,有人爲何那麼厭惡一隻蟑螂,又爲什麼有人對捉蚯蚓,樂不知疲?

當我們被特殊關愛時,頓感溫暖,當被當衆責難時,會凸生尷尬,或怒氣湧動。

當我們遇見與自己共性多的人,自會有一種相見恨晚的好感;若遇與自己行爲習慣、價值取向相悖的人,也會悠然生起不那麼舒服的牴觸、反感。

可以說,是一切代表愛的行爲,代表真善美的東西,誘惑人驅之喜歡!一切代表恨的行爲,代表醜惡的東西,驅策人討厭和排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