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要点是什么?准确定义问题,关注时间和主体的准确性!

周六接了老人来城里,打算带着两家老人一起看海洋世界展馆,然后住一段时间再回去。

周日早上,老人接到老家亲戚电话,有事情必须尽快回去,初步确定上午按计划看完海洋世界展馆,下午可回去。

我的看法是,既然有重要事情必须回去,那就开车再跑一趟,没问题,毕竟个多小时路程罢了。

顺利看过展馆,一起在外面吃午饭,这时候开始有了疲倦和困意,自动思维是下午开车回去挑战性很大。

这时候,该如何处理情绪、解决事情呢?

我们知道情绪不是来自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不过最后还是要落脚到事情解决上。毕竟,解决事情是根本所在!

对于情绪而言,产生情绪的诱因是事情,其维持因素是想法。按照此事体验,对于导致情绪的想法要及时识别觉察评估与调整,对于诱因事件也要正确准确定义,否则就会源头出问题。

比如,此事情有不同的定义表述:

1、下午我要开车送老人回去。这个事情的表述里,时间、主体、任务都非常明确,但是要界定这是准确的吗?

2、明天我要开车送老人回去。这个事件的表述,改变了时间这个重要要素,导致事情很大不同。

3、下午别人送老人回去,或者明天别人送老人回去。这个表述里不仅仅改变了主体,还可以修改时间,意味着时间和空间对于事情多么重要。

事情都是发生在特定时空中,这个例子多么鲜明,解决事情就是妥善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时间观意味着不要局限当下,不要目光短浅,不要急于求成,要延迟满足,事缓则成就是这个意思。

空间观意味着跳出自我中心,不要忽视别人资源,要寻求支持帮助,要有边界,多问一句还有什么办法,别人能做什么。

事实上,这个事情很快我就觉察到了不同,后来证实不需要我下午送老人回去,第二天也不需要,有些事情是不需要我做的。

想说这个故事的含义,是说定义我们遇到的事情很重要,很多事情本身就定义错了,当然随之而来的想法就更加歪曲,情绪行为反应也就是离题万里。

具有“上帝情结”的人就常犯这个错误,遇到事情总认为自己要如何做好,忘记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范围,做多了反而是包办替代,伤害自己,也阻碍别人,例如溺爱孩子的家长,比如大包大揽吹牛的人,比如苛求完美的人。

事情定义清晰了,想法也就容易正常,由此带来的反应也就正常。比如上面事例,准确的事情定义是“送老人尽早回去”,多了时间和别人这两个重要属性,那么围绕事情解决这个目标的方法就多了去。

还有要说明的一点,如果意识到事情定义出现问题,引发想法和负性情绪,那就要及时表达出来,澄清诉求,与其他人达成共识,否则自己心事重重,就是自讨苦吃。

由此,延伸我们常说的故事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这对于我们来准确定义遇到的事情,非常有启发。不要局限于一元世界自我“一根筋”,还要有二元世界关系的“平稳大地”,更要有三元世界时间因素的“容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