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訣3.8.4 “三陽”開泰線---佩帶“天皇軍刀”的武狀元

3.8.4 “三陽”開泰線---佩帶“天皇軍刀”的武狀元


八角呷了一口茶,捋須道:“還是話歸主題吧。到了近代,中國最大的外部威脅顯然會從東部海疆而來,立都之事也不得不基於這一點來考量。”


“而從中國本身的戰略出發,面對外敵時有兩種狀況需要思考:一是當中國處於優勢該如何做;二是當中國處於劣勢又該如何做。此兩者在《國防論》中闡述得很清楚。”


小武詫異道:“什麼《國防論》?”


八角點了點頭,捋須微笑道:“《國防論》是民國時期大軍事家蔣百里的著作,匯聚了他一生軍事理論之精華。”


“由於當時中國面對的是正在亞洲東部崛起的日本軍國主義,外部威脅主要是日本由東面逐步侵華,而中國顯然居於弱勢一方。是故國防戰略必須多考慮弱勢的應對。”


“然而,當蔣百里在1923年、坐車經過徐州的時候,忽然間若有所思、跟同仁們講:‘將來有那麼一天我們對日作戰,津浦、平漢兩路必被日軍佔領,我們國防應以‘三陽’爲據點,即洛陽、襄陽、衡陽。’”


小武奇道:“我記得日本全面侵華,是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開始。那在1923年預測此事,算是提前了14年?”


八角點頭呵呵笑道:“蔣百里的話雖然被記了下來、傳了出去,但都被同仁們引爲笑談。因爲當時中國仍處於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直係軍閥貌似佔據了上風,不過其內部已開始分裂。國家尚未統一,革命遠遠尚未成功,談什麼對外全面戰略?”


“再者,1923年日本剛發生了關東大地震,大約14萬人直接喪生,救災也遇到極大困難。日本的國力因此銳減了十分之一,自顧尚且不暇,又怎會發動侵華戰爭?所以,當時沒有人願意關心這些虛無縹緲的事情。”


圖表13中國地圖(1923年)

圖片來自互聯網


說着,八角隨手扔出了好幾張地圖,小武翻看了其中一張1923年的中國地圖,上面軍閥林立、中國遠未統一,不由得震驚道:“在這個時候,如何能考慮清楚對日作戰的策略?就算依我看,也是百分之九十九可能完全不合用呀!難怪別人都將其當成笑談……”


八角哼了一聲,笑道:“但是問題來了,當1945年日本投降、侵華戰爭結束,蔣百里也早已病逝了7年之際,你再一翻開中國地圖---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巧合!”


“此時,中日兩方的軍隊已經血戰了8年之久,而將雙方相持的邊界連成一線、正是包含了‘洛陽、襄陽、衡陽’三地的‘三陽開泰線’?!”


圖表14日本投降之“三陽開泰”線(1945年)

【三陽開泰線以東的藍字爲日軍各部駐所】

【如蔣百里22年前所預測,中國軍隊最終守於三陽開泰線左、日軍阻於線右】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又看了1945年中國戰區日軍集結投降地圖,瞧着那上面標出的、異常清晰的‘洛陽、襄陽、衡陽’三城,不由得汗毛直豎、久久不能說話。---所有日軍投降的師團都恰好分佈在三陽開泰線以東,可見中國軍人硬是守住了這條底線,8年未讓敵軍越過雷池一步。


八角好整以暇,慢慢地喝着新茶,一時也沒有說話。好半天之後,小武方纔艱難地嘆道:“真是難以相信,世間有這樣之人、這樣之事!請你給好好介紹一下、蔣百里先生生平事蹟,我非常感興趣!”


八角點了點頭,捋須笑道:“蔣百里是杭州海寧人,青年時從浙江大學(求是書院)畢業後去了日本留學。”


“那時正是八國聯軍擊敗滿清之後,藉助庚子賠款返還部分的資助,有相當一批中國留學生都去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後來中國的軍方因此還多了一派勢力---即日本士官留學派,包括了良弼、許崇智、孫傳芳、閻錫山、何應欽、陳潛、湯恩伯等人。”


“巧的是,日本士官留學派裏早期最出色的三個人---時人稱之爲‘南方三傑’,恰好都出生於1882年,分別是蔣百里、蔣百器、蔡鍔。而在三傑中,後來蔡鍔最爲有名。另外二蔣雖名字相似、也都是浙江人,但其實沒有任何關係。以三傑爲首的留學生大多在日參加了同盟會,又在畢業回國後逐步進入了軍界和政界。”


小武欣然點頭道:“蔡鍔我當然是知道的!他曾在雲南首挑大旗、發動了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萬衆敬仰而青史留名!但我沒想到同一批人裏、還有另外二蔣的存在。”


八角呵呵笑道:“不同的人命運之路不同。但是在‘二蔣一蔡’的三傑之中,軍事方面的造詣顯然是蔣百里最高。這一點在日本上學的時候就已非常明顯---與蔣百里同一屆畢業的日本陸軍士官生裏,有小磯國昭、本莊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等陸軍士官生精華,彼此間的學習成績競爭十分激烈。”


小武點了點頭道:“這裏面我就聽說過鬆井石根---他後來是日本陸軍大將,也是南京大屠殺的元兇禍首。”


八角微微點頭,捋須道:“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典禮上,有一個特殊的儀式---爲考試成績最好的三個人唱名。如同中國科舉放榜一般、所有士子站在黃布矇住的皇榜之前,聆聽主持人唱出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字和籍貫,然後當衆揭開皇榜、公佈所有錄取進士的名次。在此之前,任何學生都不知道自己的畢業成績。”


“在每年的畢業典禮上,日本天皇都會親臨現場,以示對軍校畢業生的重視。並且,對於陸軍士官應屆畢業生成績第一名,天皇要親手授予其畢業證書、以及寶刀一把。所以,這把御賜的‘天皇軍刀’就是士官生的最高榮譽,相當於皇帝親自點其爲武狀元!”


小武驚道:“你是說……”


八角捋須呵呵笑道:“1906年的畢業典禮,唱名時揭曉第一名是蔣百里、第二名是蔡鍔、第三名是荒木貞夫。於是,蔣百里便成爲本屆畢業生中的‘武狀元’,在儀式上接過了日本天皇親手賜予的軍刀,並代表整屆300多名陸軍士官畢業生當中發表了講話。”


小武失笑道:“這豈不是讓日本本土的陸軍士官生蒙受了巨大的羞辱?”


八角笑道:“正是。日本籍陸軍士官畢業生在現場的超過了三百以上,然而最好成績只是排名第三的荒木貞夫、和排名第四的真崎甚三郎。此外,排名第五的張孝準也是中國人。”


“雖然外國留學生的數量只佔陸軍士官畢業生中的零頭,然而畢業成績卻好得出奇,這讓日本陸軍上下憤憤不平。”


“尤其是蔣百里堂而皇之地將‘天皇軍刀’帶走了,更是讓‘少壯派’無法忍受---所以從此修改了畢業典禮的規矩:每年預先查看總成績前三名的學生,確保他們都是日本人;如果不是就悄悄換成日本人,免得典禮上過於尷尬和羞恥。”


小武哈哈大笑,道:“好面子的日本人也就只能這樣做啦!”


八角捋須笑道:“當然,明治天皇明知要將軍刀賜給外籍士官生,但也並不反對;其大意也是用中國學生來刺激日本學生,讓他們知恥而後勇。”


“應該說,天皇的目的也基本上都達到了。這屆日本士官生後來頗有建樹,作爲學生代表的荒木貞夫和真崎甚三郎都成爲了陸軍大將,並分別擔任了陸相和臺灣總督等要職。”


“但是,讓明治天皇萬萬沒有料想到的是,當時由他親手賜刀的‘武狀元’蔣百里,竟然就是日後葬送掉大日本帝國征服東亞之千秋大業的掘墓人!”


小武嘆息道:“不錯,日本天皇對此是萬萬料想不到的。估計他認爲,陸軍士官生裏面的外國留學生,無論成績好壞,要麼將來爲大日本效力,要麼回國後也沒有大展拳腳的空間。”


“一般來說,以舊中國之腐朽和落後,無論是當時的滿清政府還是後來也好不了多少的北洋政府,都無法實現富國強軍的願望,所以只有任列強宰割的命運。不解決制度問題,靠一兩個能人是根本無法改變中國的命運的。”


八角點頭微笑道:“然而事在人爲,蔣百里之視野非常人所能揣度。而且他對於日本人的特性瞭解甚深,曾寫過《日本人》一書。”


“蔣百里的看法往往極精到、並且可執行性極高,比如:如果與日本人作戰,‘可以戰敗,但不可以認輸、不可以賠款’。任何有利於日本的條件、都會助長日本人進一步擴張的野心。”


小武張大了口道:“說得太對了!”


八角又道:“如果再換到日本的角度來看,其侵華‘利在蠶食、不利在鯨吞’。那麼中國只要以‘空間換取時間’,與敵死纏爛打、陷敵於泥沼,日本自然會因爲‘蛇吞象’而消化不良。”


“換而言之,只要不給日本人足夠的時間和條件、去一塊塊地消化其所吞併的中國領土,那麼到後來日本終將失敗。這些都在蔣百里所著的《抗戰的基本觀念》中得到充分闡述。”


小武深吸了一口氣,道:“蔣百里對日本人真是瞭解到骨子裏去了!”


八角呵呵笑道:“蔣百里的學問相當全面,其實他還有一本作品是《歐洲文藝復興史》---對歐洲的文化衝突有着非常深刻的認識。”


“我也非常喜歡此書。當然,那時候的中國很少有人能以(膽敢)批判的眼光審視歐洲,故大多數人沒有領悟其中之精髓。”


小武又倒吸了一口涼氣道:“天才的深度,真是常人所難以企及的!只是在那個大混亂的時代,人民連眼前的日子都過不好,哪裏還能夠研究其它深奧學問?”


“就算是中國少數精英人士去過歐美留學,但恐怕他們什麼也不敢質疑、以爲歐美一切都是好的!我必須得說,蔣百里生而爲中國人,真乃是華夏之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