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訣3.8.8真假淞滬會戰?---霧裏看花的第二戰場

3.8.8真假淞滬會戰?---霧裏看花的第二戰場


小武點頭道:“所以,淞滬會戰就開始了?我記得十九路軍的領袖蔣光鼐、蔡廷鍇率領部下英勇奮戰,給入侵上海的日軍以致命打擊、還迫使日軍三換主帥呢!”


突然,八角陷入了停頓,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小武。小武被他看得發毛,連忙問道:“我說錯什麼了嗎?”


好半天后,八角才呼出了一口氣、臉色古怪道:“你說的那個,是淞滬會戰嗎?不,你完全搞錯了!十九路軍跟淞滬會戰沒有半毛關係。”


緩了一緩之後,八角方纔捋須道:“有這種誤會也不是全無緣由的。我來澄清一下吧。”


“當然你得明白其中邏輯---爲什麼蔣百里會要求主攻上海?首先,上海得有日軍存在,中國軍隊才談得上進攻;其次,淞滬會戰是中國主攻、日本主守的,而不是相反。所以不存在日軍入侵上海的情況,需要十九路軍來抵抗!”


這下輪到小武震驚了,結結巴巴道:“不應該是日本進攻、中國抵抗嗎?不然又怎麼叫做中國軍隊‘抗日’呢?”


八角忍俊不禁、呵呵一笑道:“好吧,上海的情況需要從頭捋一捋。首先,在淞滬會戰之前5年半,發生過一次‘一二八事變’,日本稱之爲‘第一次上海事變’。”


“由於日諜川島芳子等人在上海導演了一場中日衝突,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開始進攻上海北部的閘北、虹口一帶。隨後,京滬衛戍司令陳銘樞(蔣百里弟子)命令十九路軍(粵軍)予以還擊;雙方連續激戰了大約一個月後,日軍並未討得便宜。”


“由於上海有租界和許多外國人的存在,英、美、法等國公使不願看到中日兩軍長期在上海交火、影響他們利益;便由國聯(聯合國前身)出面調停了雙方,允許日本人在閘北、虹口、楊浦三個區建立日租界。”


小武明白了一點,笑道:“原來是這樣?我把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當成了淞滬會戰!---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十九路軍與日本海軍陸戰隊交火、不也是中日戰爭嘛!”


八角捋須道:“當然,一二八事變也可以稱爲‘一二八淞滬抗戰’。但是這一場中日遭遇戰、跟五六年之後的‘淞滬會戰’不可同日而語,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不過,‘一二八事變’也值得一說,因爲其對中日局勢有着全方位的影響。首先,因爲九一八事變丟失了東北(1931年底),蔣凱申引咎下野了。但還沒過4個月、日本人居然又打到上海了;於是蔣凱申受到很多國人的呼籲而緊急復出,並從此坐穩了國家領袖之位。”


小武笑道:“還有這等事?那樣子蔣凱申是不是還要感謝日本人、感謝川島芳子啊?”


八角微笑道:“在蔣凱申以及蔣百里緊張了一陣子以後,這才發現當時的上海危機其實是一場虛驚。原本很擔心日本會提前動手,閃電攻取上海、威脅首都南京,似乎馬上就要大規模侵華。但是慢慢就發現了,該事變不過是由幾個日本間諜發動的而已---他們以爲拿下上海、會如同幾個月前拿下瀋陽一般容易。”


“況且日本參戰的陸戰隊是屬於海軍部的。衆所周知,日軍中的海軍跟陸軍分屬完全不同的兩個體系。如果下決心大規模侵華,日方大本營沒有理由不派陸軍前來。”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暫時妥協也就有了可能。於是民國政府同意,日本可以在上海新的日租界內駐兵,但數量控制不得超過3萬人、足夠‘保護’日本僑民了。”


圖表23上海三大租界分佈(英、法、日)

【日本勢力佔據公共租界東區、屬上海北三區(閘北、虹口、楊浦)之黃浦江北岸】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點頭道:“原來如此,看來當時的中國政府是在一再忍讓,以爭取時間、繼續備戰。只是這樣,也會讓日本軍國主義者得寸進尺。”


八角笑道:“當然中國民意對此非常不滿,比如調停之後被調去福建的十九路軍就不斷抗議民國政府---他們原本在上海阻擊日軍非常成功,迫使對方三換指揮官也未獲寸進。”


“而且按照和議,所有中國正規軍都必須撤出上海,退到蘇福線(蘇州至福山)、嘉乍線(嘉興至乍浦)後駐紮;上海只能留下吉章簡領導的一個保安總團,以維持治安的需要。”


小武思索道:“雖然是妥協,但中國方面的讓步也太大了!先前19路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不是挺不錯的麼?”


八角點頭捋須微笑道:“不錯。這樣一來,國內很多人都會質疑政府:上海還算不算中國領土?爲什麼中國不能在上海駐軍?”


“從道義上來講,當時的輿論對民國政府是很不利的;但是從軍事上看,局勢對民國政府又是很有利的。尤其是、若你把上海的日租界當成是日本領土,那麼一旦開始全面抗日、近處就有了一個現成的靶子可以當做抓手。”


小武恍然大悟,道:“怪不得蔣百里總是惦記着要進攻上海呢!這裏也可以算是日本人的七寸了,對吧?”


八角笑道:“不錯。但是在大戰開始之前,無論是哪一方都是心裏沒底的。而淞滬會戰分爲5個階段,正說明了雙方都在不斷改變思路、不斷採用新的方案應對的動態演變。”


“就日方戰略考量,這一仗本不必打、只須直接拋棄上海、撤回海上就行了。那麼就可以按照原定的‘蠶食’攻略、先逐步吞併華北再說。”


“但是根據日方將1937年8月13日開始的、雙方總計出兵百萬的‘淞滬會戰’、稱爲‘第二次上海事變’來看,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場驚天動地的決戰就此決定了雙方此後的戰略方向。”


小武心裏猛地一跳,顫聲道:“中、日雙方總計出兵百萬?分爲5個階段?你沒有誇大吧?這個‘淞滬會戰’,竟有如此之規模?”


八角捋須笑道:“不錯。中方前後投入上海戰場的軍隊大約有75萬,而日方前後投入上海戰場的軍隊大約有30萬。而且雙方的數字均爲正規軍人數,不算輔助人員。”


“不過在第一階段時並非如此。8月13日,中央軍王敬久的87師、孫元良的88師率先趕到閘北、沿蘇州河對日軍展開了進攻。緊接着,粵軍張發奎的56師、57師推進浦東,準備切斷海上的日軍支援。”


“日本海軍雖然用炮艦對着岸上猛轟,但是由於中方的正規軍兵力很快就增至十幾萬人,然而日方海、陸軍隊加在一起只有3萬,故只能背靠黃浦江、沿日租界防線苦苦支撐。”


小武睜大了眼睛,急速思索道:“那麼國軍能否迅速喫掉上海的日本軍呢?而且上海既然有日租界,那麼還有很多日本僑民吧?我還聽說楊樹浦有日本紗廠,那麼他們就算想撤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八角點了點頭,捋須笑道:“其實,蔣凱申並沒有打算一口吞沒掉上海的日本軍民,否則大可以投入更多的軍隊。”


“在他而言,一方面要先打一仗給英租界、法租界看看,讓外國人都知道中國人的全面抗日是怎樣的決心;二方面,要藉此機會、檢驗一下全國動員令的效果;第三方面,看看日方到底有什麼反應、會不會放棄上海。”


“所以蔣凱申任命了馮玉祥(西北軍首腦)爲淞滬會戰的總司令官(第一位)---這也是籠絡西北軍的做法。中方總指揮部設於上海嘉定的南翔鎮,京滬警備司令官張治中(前任陳銘樞在一二八事變後被撤)擔任馮玉祥的副手。”


小武點頭道:“原來如此。”


八角微笑道:“到了8月19日,宋希濂的36師(陝西),夏楚中的98師(湖北)趕到上海蔘戰。同一天,藤田進的第三師團從日本名居屋開來上海增援,在楊樹浦和吳淞口登陸。”


“8月23日,山室的第十一師團又趕來上海蔘戰,眼見得火力就要升級。這下,雙方都已明白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於是緊鑼密鼓地準備第二階段戰事。”


小武皺眉道:“我真有點不明白---到了8月23日,中日兩軍都血戰10天了,雙方這才明白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八角捋須笑道:“淞滬會戰是一場非常古怪的戰爭。首先,這是一場中日間的‘不宣而戰’。甚至過了一兩個月後、歐美各國纔有點明白,中日之間是開始決戰了、而不是一場小摩擦。”


“應該說,除了中方以外、沒人預先明白這場戰爭會是什麼樣子的。而即使是中方、一開始也不是特別明白,要先試探一下日方,打起來了再看看。”


“其次,這場戰爭甫一開始就是逐街逐廠的巷戰;雙方短兵相接、手段齊出;而且是在上海這麼繁華的城市、不適合打仗的地方。當88師攻克日本紗廠之時,甚至有一個營中了日本人預設的高壓電網,全部死在了紗廠裏面。”


圖表24國軍87師、88師進攻上海日佔區

【淞滬會戰序幕、國軍進攻日租界】

【閘北、虹口、楊浦三區臨黃浦江北岸地帶】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低下了頭,道:“我可以想象那是怎麼一個亂法,中國人民的犧牲是很大的。”


八角點頭道:“在會戰初期,由於日本陸軍短時間內無法趕來,故出動了空軍支援海軍陸戰隊。在日本飛機的轟炸下,上海老百姓也遭受了池魚之殃。單在最繁華的南京路上就炸死炸傷了1600餘人(包括百貨公司大樓倒塌)。”


“同一天還有很多旅客正在上海南站候車,但因火車站突遭炸燬、200餘人死在候車廳裏。上海南站一天之內片瓦無存,直到2006年方纔修復。當時沒有人能從外部看清楚這場戰爭,也不知道參戰方的訴求是什麼。”


圖表25上海南站之今昔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的頭更低了,嘆道:“中國人民的犧牲太大了。”


八角道:“在開戰的同一天(8月13日),中國海軍在長江江陰段(今無錫江陰大橋旁、江面比較窄)炸沉了數艘軍艦,以悲壯的沉船方式來堵斷長江上下水路。”


“這其實已經顯露了戰略意圖---日本海軍艦艇再也無法進入長江、控制中國內河水路了。然而,根據諜報消息、驚覺不妙的日本船艦隻顧拼命逃往下游,居然沒有將這個信息同中日之間的決戰聯繫在一起。所以,日方大本營大約是過了10天、方纔明白過味兒來。”


小武又皺起了眉頭道:“日本明白了什麼?上海戰役會是一場決戰?”


八角捋須微笑道:“日方大本營只是明白,上海那裏好像發生了什麼……中國軍隊在反抗大日本?所以需要增兵、對中國軍隊迎頭痛擊。然而他們根本沒有明白,增兵之舉將改變日本侵華的戰略方向。”


“而根據蔣緯國(蔣凱申次子)回憶,淞滬會戰的真正意義是:開闢第二戰場!中日之間既然決戰,那就是全國一盤棋,不能僅侷限於華北戰場;而要主動開闢另一個戰場、即華中戰場,這樣就可以反客爲主、牽動日本。”


圖表26蔣緯國回憶二戰圖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聚精會神地看着一張八角拋出的蔣緯國回憶圖,問道:“平漢路和津浦路?這指的是哪兩條火車線?”


八角解釋道:“這是民國的南北方向最重要的兩條火車線,與今天的京廣高鐵和京滬高鐵基本重合。”


“平漢路,指的是北京到武漢的火車線路;津浦路,指的是天津到浦口的火車線路。浦口也就是南京江北。那個時候,南京還沒有長江大橋,故此火車無法過江、到浦口即止,未同滬寧線對接起來。”


小武明白了過來,緩緩分析道:“蔣緯國的意思是,第一戰場是對中國不利的。如果日軍在華北取勝、再分兩路南下,很可能將國軍主力隔絕在東南幾省。那麼,華北日軍與東北、朝鮮相連,海上也肯定是日本強勢,國軍主力勢必被左右夾擊,戰略形勢就非常糟糕了。”


“而開闢第二戰場的意義,就是吸引日軍從東海過來登陸、然後順着長江自東向西進攻。由於長江已被堵斷,日軍必得放棄軍艦火力;再加上江南水網阻礙,顯然日軍形勢就不那麼好了。可見,這個第二戰場對中國是有利的。”


圖表27全面抗日的戰略規劃

圖片來自互聯網


八角點頭捋須微笑道:“不錯,正是如此。其實日本朝上海增兵,在戰略上就已經輸了。因爲數十萬軍隊的調動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旦調過去了就無法回頭。”


“日本侵華第一種策略、由北平進攻武漢,纔是日方的最佳策略。根據蔣凱申回憶,這條乃是‘忽必烈滅南宋’之路,當然也得防範。但是日軍絕不可能在一兩個月內消化掉華北,那就無法飛越北方軍閥的地盤來到華中。”


小武恍然道:“所以日軍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通過陸路來到南方,故只能從海上調兵。”


八角捋須道:“而且,既然蔣凱申已經防着這一招,那日本就算控制了平漢線也還是沒有用的。因爲還有一招肯定可以破壞一號作戰,那就是炸開黃河。”


“後來,國軍也確實使用了這一招數。所以直到1944年、距離日本投降只剩一年的時候,日軍才完成了一號作戰,順利打通了平漢線和武廣線。但是到了此時,已經不可能改變中日戰爭、以及二戰的最終結果了。”


圖表28日軍“一號作戰”計劃的實施(1944年)

【日本的理想作戰路線】

圖片來自互聯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