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前概念,讓我們的思維更清晰

下午五(2)班的李老師跑過來跟我說,他們班今天有七、八個學生請假,全部是流感,我們申請換一間教室上課。我說那間教室放學後進行消殺,明天教室環境就好一點了。李老師說,不行,要換教室,不然有病毒。我跟她說了一大堆還是不理解,我說換一間教室就沒有學生感冒了嗎?原教室消毒後跟換一間教室有什麼區別?但李老師就是說不通,她的前概念裏就認爲原來的教室裏有病毒,不能上課了。

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學生身上,有時候我們跟學生講一道題,我們儘管講得很清楚了,但學生總是聽不明白,這很可能是他的前概念影響了對解題思路的理解。一個人腦海裏的前概念佔據了主導地位的話,那他就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了,在日常生活中,那種思想固執的人往往就是前概念作怪,影響了他對事物的判斷和分析,導致思想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了。這是前概念阻礙了新概念的吸收,因此始終在以前概念中解決問題。如學生在做應用題時,看到什麼比什麼“多”,就用加法,什麼比什麼“少”就用減法,這在大部分題當中是適用的,但有些題中“多”要用減法,“少”要用加法,學生的前概念當中就存在原有的固定思維,他們沒有理清題裏的數量關係,所以題型一變就不會做了。

在新網師的學習中,我就對一些概念搞不清楚,儘管是看了許多次,但頭腦裏總是對這些概念不能深入理解,如“元認知、底層邏輯、第一性原理”等,感覺這些概念在我頭腦裏很模糊,看過了就忘,我覺得問題就在於沒有真正理解這些概念背後的背景,沒有把理論與實踐打通,思維裏總是以前概念來認知,不能相通。

在這裏我們說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一隻小蝌蚪和一條小魚在水裏是好朋友,它們無話不談。小蝌蚪長成了青蛙後,離開了水裏,來到岸上,看到了一頭奶牛,回去就跟小魚描述,我在岸上看到了一頭奶牛,有兩隻角,有四條腿、有黑色的斑塊,有尾巴,有乳房,小魚根據它的描述,在自己的內心就形成了對奶牛的認知,這是一頭這樣的牛:像魚一樣的頭,像魚一樣的尾巴,有四條腿,這活生生的成了四不像動物了。在魚的前概念裏,牛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青蛙跟它描述十次,小魚兒對奶牛還是這種概念。這個例子說明魚的腦子裏沒有建構起牛這個動物的核心形象。

我們埋怨學生總是犯錯,或者很難掌握某些概念,這往往是因爲學生的前概念,或者說先前的經驗阻礙了新概念的掌握。學困生經常不交作業,調查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他們根本不會做。上課時老師講過的知識,他們基本上是聽不懂,很多老師就認爲學困生腦子太笨,理解能力太差。殊不知,是他們對某個知識點的真相搞不清楚,有些概念沒有真正地明白。有時候上課老師講的知識,聽明白了,但課後題變換一下內容和數字學生就不會做了,學生總是用前概念來解決問題,新概念沒有被吸收,雖然是反覆地練習,多次的講解,但總是不見效。

要讓學困生們真正掌握知識,達到融匯貫通的程度,我們要找到問題的癥結,真正讓他們瞭解知識背後的背景,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讓學困生們真正的成長起來。如一年級教學1+2=3,如果你光靠嘴來講這個算式,估計一些學困生是理解不了的,而我們老師認爲這個太簡單了,講一、二遍還聽不懂,就責怪學生太笨了。而學困生確實理解不了,在他們的頭腦裏沒有這個表象,如果老師能用直觀的教學來讓學生加強感性認識的話,效果就不一樣了。老師拿出一顆糖果,問學生這是什麼?學生很快地說出是一顆糖果,老師再拿出兩顆糖果,問學生一共有多少顆糖果?有實物給學生看,學生頭腦裏就把1轉化成了一顆糖果,把2轉化成了兩顆糖果,這樣來理解這個算式學生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說了那麼多,我們現在知道什麼叫前概念嗎?百度百科裏是這樣說的:前概念一般是指學生在學習某科學概念之前由長期的日常經驗形成的對事物、現象的看法和觀念。小學生由於考慮問題不成熟,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所以容易形成一些錯誤的前概念。老師們只有理解了前概念的含義,才能真正理解學困生的無奈,站在他們的角度換位思考,幫助他們理清知識的內涵,讓他們真正衝破知識的束縛,達到豁然開朗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