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9聽書筆記:《第一財經》雜誌年度洞察發佈

人們看待電動車這類新事物似乎總陷入一種進化論:新的總比老的強。2020年11月,蔚來這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電動車公司市值,一度超過了老牌車企上汽集團,蔚來是三千多億人民幣,而上汽當時的市值是2800多億。但事實上,蔚小理的年銷量合計不足20萬輛,而上汽2019年銷量卻高達600多萬輛。

那麼,這些成立不足十年的創業公司,他們究竟給上百年的汽車業帶來什麼創新?

不可否認,創業公司的確開闢了一些新氣象,比如改造傳統汽車研發流程,從串聯改爲並聯,縮短了一個車型的開發週期,從五到六年縮短到三年半;再比如他們還開創了新的銷售渠道,把4S店開在購物中心的一層,他們還提供了較完善的服務體系,這些舉措贏得了新一代消費者,也切實推動了近年來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但是很遺憾,我們研究發現,電動車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概念。

首先,產品就不新。人們普遍認爲電動車比汽油車的發展要晚,技術水平要高。其實早在1881年,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就發明了全球第一輛電動汽車,比福特T型車的問世還早了26年。

第二,電動機的技術難度不如內燃機和變速箱,作爲一臺機器,電動車的構造比燃油車簡單很多。

那麼,是不是創業公司對市場的嗅覺更敏銳?恐怕也不盡然。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1996年,通用汽車就量產了全球第一款純電汽車,EV1,最終因石油公司的抵制而停產;2007年,寶馬也啓動電動車計劃,因爲每年造成幾十億歐元的損失,而被終止。

可以說,在技術、產品和商業嗅覺上,傳統汽車公司的能力及資源儲備仍高於新型電動車品牌,但爲什麼他們沒有更早抓住新機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汽車巨頭要揹負成本壓力、回報股東的盈利壓力、政治壓力、乃至社會壓力,而創業公司擁有豐沛的資金來源,(相對而言)小而靈活的公司管理模式,發展初期免於擔負種種責任,相比之下,在新機會面前,創業公司比汽車巨頭表現得更激進。

如今,情況正在發生反轉。2021年,包括大衆、通用、福特、寶馬在內的傳統汽車巨頭,都將電動車產品投放市場,歷經市場沉浮,他們又成了電動車市場的新玩家。

2021年11月19日中午,趕在廣州車展之前,兩個品牌同時購買微博開屏廣告:寶馬和奔馳,他們都在宣傳自己的新款純電動車。除了大量推出電動車,如今巨頭參與競爭的方式也發生變化,同樣是11月,一個電動車新品牌誕生,它叫“阿維塔”,具有汽車業罕見的複雜背景,它首先獲得了長安汽車和蔚來的投資,後來又成爲長安汽車,華爲,寧德時代合作的一個新物種。

當然,傳統汽車巨頭現在入場,整體的市場條件也更爲成熟。在11月召開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沃爾沃、福特、通用汽車、奔馳、比亞迪、捷豹路虎簽署承諾書,在2040年或之前停產燃油車。這意味着,未來二十年,巨大的市場空間將從燃油車轉移給電動車。同時,電池的成本五年來也下降三分之一,而對電動車更重要的充電設施,這兩年普及率明顯提升。

總的來說,汽車行業終究是一個依賴大規模製造,精密的生產能力,強悍的供應鏈管理和渠道管理能力的產業。可以說初創公司撬動了市場,但今年,傳統汽車巨頭大規模入場,電動車市場將進入真正的爆發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