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与社区工作】第一模块第三次作业-实践背后的思考

一、这些阅读材料提供了什么?

这一辑的六篇文章帮助我理解后结构主义的理念,以及体会到如何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变迁下,基于这些理念去理解不同的群体和主题,特别是一些问题性、创伤性的主题,比如虐待儿童、性别歧视、代沟与多元文化冲突等等。

二、在你实践的不同方面,这些内容是否有任何方面与你自己的经验或所学产生共鸣?如果是,以什么方式?

我主要通过这一辑的阅读,体会叙事治疗中后结构主义的理念和方法。首先进一步理解后结构主义对“什么是真实”的定义,以及如何理解“真实”,这个what与how的答案是相辅相成的:

真实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所以要对不同视角和可能性怀有尊重和好奇;

真实是在具体的、本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建构而不是标准化、类型化标签,所以要从特定的个体经验和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真实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所以要关注一个人横向的(主流模式以外的例外)和纵向(不同时间)的变化;

真实不仅包括看得见的事实和现象,还包括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和赋意,所以要尊重每个人内心的和表达的真实,同时也相信故事的丰厚对生活的塑造。

我很认同Leonie Thomas介绍后结构主义文章中引用的一些心理治疗师对于后结构主义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叙事治疗师的一个主要定位就是帮助来访者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叙事治疗师充当一个见证者,关注社会文化背景(直接体现在来访者的社会关系中)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及叙事对身份的建构,一个重要的背景可以利用来见微知著,那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这在我的咨询工作中也得到了验证,幸运的是,我有几个二十出头、成年早期来访者的长程个案正在进行中,使我有充分的机会跟来访者一起去反复回溯他们的成长背景,不断丰厚其生命故事,伴随我们的关系发展去激发来访者的觉察、反思和对关系模式、自我理解的改写,在这个过程中见证来访者身份建构的变化,帮助他们获得能拥抱更多可能性的开放、积极的人生。

我感谢和珍惜每个个案,在工作中实践后结构主义的理念,也努力将后结构主义的生活理念潜移默化给来访者,影响他们新的生活态度的塑造。在个案积累的基础上,我想还可以比较、总结出叙事治疗在成年早期个案中应用的共性和差异。另外,《为跨文化的性别公正而努力》这篇文章也给我提供了一个用集体叙事的方式引导一个普遍议题的工作示范,我会伴随后续的课程,进行这样的尝试,或许处于升学、就业的成年早期群体和他们对于身份认同的探索会是我首先尝试组织的主题。

三、你如何将阅读材料中的想法付诸实践?

后结构主义的理念会贯穿我的咨询工作始终,结合对这部分的理解和实际的个案工作,我最近特别意识到我的一位来访,用精神动力学的概念来讲,他有着比较刻板的人格特征。在他的身份定义里,正是渗透了很多根深蒂固的、极端化的结构主义理念,比如,对于社会等级和序位、对于权威意见的过分看重和敏感,对于确定性、唯一性的近乎强迫的追求,等等,限制了他在现实的亲密关系、学业职业等重要方面的发展,而是利用明星组合等外壳在头脑里建构了一个以他自己为中心,具有等级、圈层的一个虚拟的皇室贵族体系,在其中定义他和重要客体的身份和位置,从初中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来访者无法面对现实压力的时候,就会沉溺于这个幻想的建构世界中。

他很清楚这样的体系建构来源于其极度自恋和控制的母亲,他的父母形成的对于人、事、物的评判标准以及拿这套标准在来访者身上施加的影响又有其社会和家族文化的背景,虽然来访者因此感受到伤害和摧毁,但是他目前仍然习惯做的还是“以其道还治其人之身”,继承了这样极端“结构主义”的模式,固着在与父母的,很少能够体验新的方式去发展现实的关系、定位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和身份。

我的反思是,结构主义不是全无道理,毕竟所有个体和系统都具有结构上的相对稳定性,给人带来确定感和安全感,但是极端化地追求结构的固定和唯一,反而就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和压力源,比如这位来访者也能体会到还有很多自然地吸引他兴趣的人和事物不符合其定义的标准,不属于这个严苛的体系,当他面对不同于他熟悉的主流框架外的“诱惑”时,他会产生“不合法”的心理冲突,这些“例外”是我们可以深入讨论的,让他看到有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只要不是极端的、伤害自己和他人的,都是合理合法的,这是叙事取向的工作方向,我们已经有了开始。

四、这些想法对你的实践有什么影响?

因为我也学习了并仍在不断学习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和方法,其中精神动力学是一个重头,它有更多的结构主义的历史积淀,同时在其新的发展中也引入了后结构主义的思想,我思考得比较多的是如何在咨询工作中将结构主义传统中获得的对于某些截面的相对理解和假设与后结构主义的开放、流动结合起来,在与来访者的共同工作中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不将“后结构主义”当成唯一真理,正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念。所以,相同当中有不同,不同当中有相同,永远是一体两面的,我们更加不带偏见、更灵活地选择、应用和整合不同的咨询方法本身就是后结构主义的实践。

所以,我在系统学习叙事疗法的同时,会结合个案的实践和督导以及其他同行个案的观摩,体会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在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取得互补和平衡。

五、 它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和/或困境?

尽管在理论上,我理解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取向的相对性,也有试图在两者的具体方法层面上进行整合的考虑,但是结合我以前接受个案督导的经验,会有些担心当我在咨询工作中遇到具体困难的时候,什么样的督导能够给我更有效的指导呢?有些在某个取向上比较纯粹的督导,会不会否定我实践中采取的其他取向的想法和做法呢?如果从理念上说,好像后结构主义取向会更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会尊重我作为咨询师的个体经验,所以我更倾向于用后结构主义去兼容结构主义,希望实际工作中能够从资深的督导处得到与这些理念一致的体验。

六、它们在哪些方面激发了你的好奇心?

其实,我会觉得有很大的空间让我去尝试、去体验基于后结构主义的理解和探索,如前所述,我会先从成年早期群体的个案与集体叙事议题开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