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脫口秀大會5

我是唐斬,一個夢想以文字爲業的讀書人。

這是我的第【345】篇個人原創。

感恩關注,歡迎轉發。

《脫口秀大會5》開播了,這是我近期最關注的網絡熱點事件,別的大事也有,只是絕大多數輪不到普通人來關心。有人說娛樂是普通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以前我還不信,總覺得言過其實,但現在我很爲自己當初的天真感到抱歉。

前幾期播出之後,向來各執一詞的網友們針對領笑員那英和周迅進行了幾乎一邊倒的批評謾罵,這也屬意料之中。雖然她倆在各自領域都屬於佼佼者,但面對自己不懂的行業時的拙劣表現也着實讓人大感意外,她們再一次證明了什麼叫“隔行如隔山”。本來作爲普通觀衆不懂也沒什麼,可她們偏偏掌握着事關每位選手去留的“生殺大權”,結果就上演了一出外行指導內行的拙劣戲碼,並因此被批得體無完膚。看着兩位的窘相,我想起一句話,都說人要勇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但有時候老老實實地待在舒適區裏面纔是最優選擇。

不過深想一層,也許她們是在替節目組背鍋。爲了引起討論製造熱點,故意找幾個外行來當評委,她們多半不及格的表現和由此引發的爭議恰恰帶來了更多流量,這正中節目組下懷……據說一切綜藝都有劇本,對於一檔即將開播的節目來說,哪怕是爭議甚至謾罵都絕對要遠遠好過無人關注無人討論。孰是孰非不重要,誰走誰留不重要,節目大火纔是雙方共同的利益訴求點。就這一點來說,節目組顯然又贏了。

我的另一個感受是對於那些老選手們持續創作能力的佩服,比如王建國、程璐、龐博他們。他們中的有些人在這個行業已經連續創作超過十年,現在居然還能寫出各種新鮮段子,這種能力真是讓現階段同爲創作者的我望塵莫及。要知道脫口秀這種表演形式並不是那種完全虛構的創作,許多內容都來源於真實生活和創作者的親身體驗,但每個人的生活總共就那麼多,要不斷從中挖掘萃取出全新的內容,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強的能力。

而且他們還要不斷接受和新人之間的比較,要滿足觀衆對他們天然比新人更高的期待,這些都足以讓我對這幫老炮兒的每一次上臺都充滿敬意。這種持續輸出的能力,這種不忘初心的熱愛,都令我豔羨。

除此之外,我另外一點最大的感受就是,這些年針對文化領域內容創作的監管確實正變得越來越嚴厲。有些段子首播時一個樣,重看時就是另一個樣子;有些表演據參加過現場錄製的觀衆說最精彩的段落早已被剪得乾乾淨淨;還有些選手明明參加了錄製,段子也很炸,結果卻因爲敏感詞太多根本沒有出現在播出的節目中,一整個被刪除乾淨了……

觀衆根本無從知道,這是“相關部門”的審覈結果呢,還是節目製作方的自我審查的嚴格要求——爲表誠意,先自宮爲敬。不過作爲觀衆我也能理解,畢竟影響力這麼大的節目,隨便一點非議或者舉報就很容易招致滅頂之災,尤其是在當前的輿論環境下。

好巧不巧,這幾年的公開寫作經歷也給了我同樣的感受。拿目前我正在使用的幾個自媒體平臺來說,就沒有一個不曾屏蔽刪除過我的文章,就連上一篇  這種純吐槽創作不易的內容,也在其中某個平臺被刪禁了。我自檢了一下,猜測問題也許就出在文中使用了“疫*情”這個敏感詞吧,就是說有些東西不管對錯,反正你只要一提到就是錯,就要被刪除。平心而論,我覺得自己已經夠小心翼翼的了,稍微敏感點的話題都不敢寫,但這仍然不能完全擺脫幾年被刪幾十篇的命運。無語,無奈,但又只能接受。

總體感覺,目前的創作尺度也許都趕不上十多年前甚至幾十年前了,所以你才能時不時就看到網友們的這種話:這是可以說的嗎?這都能拍?這都能過審?這也太敢說了吧……敢說啥呀,真敢說的你今天不太可能看得到,以前倒是更有可能。那時一大批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的大V,現在許多人連號都不在了;那時可以明擺出來各方共同討論的話題,現在連提都不許提了,一提就是嗶嗶嗶。當中文敏感詞庫越來越壯大的時候,我腦中閃現的盡是小說《1984》中關於真理部的魔幻情節,因爲直到今天,我也並無100%的把握說它未來一定不會出現在現實世界。

算了算了,還是別想這麼多徒增煩惱卻又無能爲力的事情了。還是把謀生之外的那一點點閒暇,分出一部分投入在娛樂自己上面吧,畢竟環境再難,“每個人(也)都可以快樂5分鐘”。



《如是我聞》

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

——喬治·奧威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