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秋景

在九月的一天上午,我和妻子不想繼續悶在家裏,也不想辜負秋天裏這個陽光明媚清風涼爽的好天氣,決定到雲岡石窟景區轉一圈,去看一看那裏的秀麗風光,順便欣賞一下家鄉的秋景,在這個不方便出遊遠方的特殊時期,權當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本地遊。

雲岡石窟景區,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武周山南麓,跟我的家鄉晉華宮礦隔河相望,離我家不遠,大概四五里地,坐公交車只需坐一站地,步走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

我們還是按照過去的老習慣——去的時候,趁着天氣不熱,再加上精神頭十足,以健步走的方式,不緊不慢的,像遛彎那樣悠閒自在走完全程。回的時候,正趕上臨近中午,烈日當頭照,天氣也熱,人也疲乏,再選擇坐公交車回家,既省時又省力,輕鬆愉快的結束旅途。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樹木花草綠意盎然,十里河河水清澈流淌,一羣麻雀在濃密的枝條上歡歌,幾隻黑白相間的喜鵲從空中飛過,一隻知了躲在樹叢中的某個角落,發出陣陣微弱的蟬鳴,縷縷秋風輕輕吹過,整個雲岡峪瀰漫着濃濃秋意。

我倆邁着輕盈的步伐,漫步在柏油馬路邊上,邊走邊聊,輕車熟路的,感覺沒怎麼費力氣,便來到了雲岡石窟景區。我們沒有休息,直接從最右邊的大門進入景區。待我倆沿着一條小坡路來到景區的一個停車場時,正趕上一輛從外地來的旅遊大巴車停在身旁,遊客們紛紛下車,跟着導遊急匆匆地朝景區售票廳走去……

我非常理解這些外地遊客迫切的心情,他們不管是開車自駕遊,還是乘坐旅遊大巴跟隨旅遊團出行,或是乘坐火車再倒公交車出遊,他們大老遠的不辭辛苦來到雲岡石窟景區,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領略一下世界聞名的雲岡石窟大佛的風采,目睹那些我國古代工匠所留下的精湛的雕刻藝術瑰寶。

至於遊客們旅遊的初衷是什麼?只是單純的爲旅遊而旅遊,或是心懷着什麼,詩和遠方,臨摹繪畫,學術研究,禮佛,朝聖,信仰……當你踏入景區之後,你心中一定會發出由衷的感慨:好一個雲岡石窟景區,無愧於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的稱譽。簡直太震撼了,值得擁有,真的不虛此行!

對我們而言,雲岡石窟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景區。裏面的每一個石窟,石窟裏所雕刻的幾萬尊形象逼真的佛像,衆多神態各異的浮雕,以及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彩畫。在我們的眼裏,一點也不陌生。畢竟我們曾經無數次往返於雲岡石窟景區,從景區的東頭走到西頭,再從西頭回到東頭。說句心裏話,更多的時候,是爲了體驗、感受和享受一下國家5A級景區裏面的那種氣勢恢宏的氛圍。爲我的家鄉與舉世聞名的雲岡石窟爲鄰而感到自豪!

我們選擇的路線與來雲岡石窟景區旅遊的人們“背道而馳”,沿着一個個石階緩慢攀登,來到東山頂。這些年,景區爲了打造旅遊品牌,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興建了許多旅遊配套設施,用大量的礦山廢舊工業器材,把一個個鏽跡斑斑的廢棄的鐵疙瘩,切割焊接成一個全新的後工業文明的鐵藝世界。讓昔日充滿了煙火氣集兩座村落和與之相連的工人村和東山居民區,徹底改變了模樣,建成了若干個漂亮的停車場和許多各具特色的小景點,爲遊客們準備了一個又一個的休閒娛樂場所,使整個東山頂這片空曠荒蕪之地,以全新的面貌煥發出新的活力,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當然,許多外地來雲岡石窟的遊客,就沒有那個眼福啦!他們由於旅遊出行時間緊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般都是到雲岡石窟裏面遊覽那些石頭上雕刻的精美絕倫的佛像,與景區外面的這些獨具匠心的現代藝術品,所構建的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煞是好看的旅遊小景點,非常遺憾的失之交臂。

我們這些本地人,有着得天獨厚便利的條件、充足的時間和那份閒情雅緻,儼然把雲岡石窟景區外面的這些免費的景點,權當是熱愛與呵護着自己的“後花園”一樣對待。從晨光熹微那時起,到夜幕降臨後,喜歡來這裏的人們,就絡繹不絕,一年四季,不曾間斷。尤其是在夏秋兩季,天空湛藍如洗,白雲悠悠而過,陽光明媚,徐徐清風拂面,空氣清新,放眼望去,滿山坡都是樹木花草綠意盎然,讓人心曠神怡,自然而然成爲人們喜歡前往的鍛鍊身體、休閒娛樂的打卡之地。

山上的旅遊項目,斷斷續續的,似乎沒有停下來的徵兆。建成的景點,還在逐步修善。在建的景點,正在加緊施工。待建的景點,基本雛形已經呈現,大量的廢舊鋼鐵器材建築物堆放在一旁。這也成爲我們這些常來的人,特別關注和牽掛着的事兒。

登高望遠,是我最愛的一種遊覽賞景的方式。擡頭是一望無際的藍色蒼穹,還有那耀眼的溫暖的陽光;眺望南邊,是我熟悉的並且深深地眷戀的家鄉全貌,那條蜿蜒流淌的十里河,是承載着我許多童年歡樂時光的母親河;環視西邊,裸露殘缺的古長城,城堡,烽火臺,似乎在訴說着過往歷史的煙雲,雲岡石窟景區裏千年洞窟的全景,盡收眼底。

我們漫步在山上,感受着秋色的靜美。忽然間,刮起來瑟瑟秋風,陣陣松濤聲,在山坡上的松林間迴盪;那些懸掛在鐵塔角上的風鈴,發出了悅耳動聽的聲響;那些長在路邊有一人高的蒿草,還有那些漸漸枯萎的野花,在搖晃中展示着它們自由的身姿;家鄉濃郁的秋景,無論怎麼看都看不夠。

我們除了欣賞那些已然建成的風格獨特的景點外,竟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新景點:一座大型的庭園建築鑲嵌在停車場東邊的山坡上。由一座座集古今中外建築風格的亭臺樓閣構建,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長廊、牌樓、照璧,有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塔樓,有雅緻的古色古香與現代風格完美融合的咖啡屋。十幾個工人正在忙着自己的手頭活,屋裏凌亂的堆放着他們的工具和建築材料。他們只是擡頭看了一下我們,也算做是一種默許。我們自由走進各處,隨意觀看,拍照留念。

我們接着往前走,來到北邊的一個大型的空蕩蕩的停車場上。一些我認識的自行車騎行愛好者,正圍着幾個停車場一圈一圈的騎行。許多家長領着孩子們,還有一些年輕人,則是饒有興趣在兩個大秋千場臺上,開心地蕩着鞦韆。我很高興,看到這些人們盡情享受着家鄉美麗的秋天。

我們順着山坡往下走,繼續欣賞着雲岡石窟景區外面的風光。一輛輛大巴和自駕車繼續駛入景區,不過,與幾年前熙熙攘攘的遊人相比,確實少了很多。

當我們來到景區門外候車亭長廊等車的時候,旁邊的一個我有點面熟的小攤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三十多歲,個子不高,身體胖乎乎的,臉上被曬得黑黑的。他的父親,一個60多歲的退休礦工,領着他五六歲的兒子,滿臉愁容地站在他的旁邊。

正在這時候,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也來到了候車廳裏,他顯然認得小攤販的父親。兩個老人客氣了幾句,便交談起來。

“你這是領着孫子出來玩兒呢?”老年人試探性地問道。

“嗯,也算是玩兒吧!主要是小孫子,想要看看他爸爸。”小攤販的父親回答道。

“啥情況?”那個老年人有點不明白。

“這個攤位是我的兒子承包的,已經幹了四個年頭了。”

“哦,我一直也不知道。唉!這新冠疫情沒完沒了的,今年的買賣不好做,賣東西的遊客太少了。”

“沒辦法。繼續堅持吧!看看國慶假期能不能好轉點。”小攤販的父親臉色凝重地說。

“炎熱的夏天早就過去了。你掛了這麼多各式各樣的涼帽,能賣出去嗎?”那個老年人,看了看掛在貨架上的那麼多頂涼帽,用關切的語氣地問。

年輕的小攤販擡頭看了看老人,苦笑了一下,沒有接話題,隨即低下頭繼續玩着手機。

“咱們這裏,只有夏秋兩季,樹也綠了,花也開了,是一年裏最佳的旅遊旺季。要是在幾年前,買賣好做,一直能持續到十月底秋季結束天冷的時候。這兩年,疫情對做買賣的影響不小,還能怎樣?繼續做吧!”小攤販的父親,雖然一臉無奈,但他說話的語調,儘量避免傷着兒子。

“期盼疫情早日結束。我到景區裏轉一圈。”那個老年人說完後,朝景區大門走去。

公交車來了。小攤販的兒子,依依不捨地跟他的父親道別,然後,被他爺爺拉着手走向公交車。我們也沒有怠慢,趕緊上了公交車……

家鄉的秋景真美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